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733七絶 14710五律 8693七律 14651五排 836七排 96 1042四言 119六言 292古風 2150樂府 227 4 274 58辭賦 7琴操 1 51其他 330 313
共104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续上)
高野竹隐 1862 - 1923 一首
高之騱 一首
顾光旭 1731 - 1797 二首
顾翰 1782 - 1860 一首
顾太清 1799 - 1877 三首
顾贞观 1637 - 1714 二首
顾贞立 二首
归真道人 一首
郭麟 1767 - 1831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二首
何绍基 1800 - 1874 一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一首
洪炳文 1848 - 1924 一首
洪亮吉 1746 - 1809 一首
黄逢昶 六首
黄侃 1886 - 1935 一首
黄琬璚 一首
黄燮清 1805 - 1864 一首
黄永 一首
纪松实 一首
沁园春 清末民国初 · 高野竹隐
陈髯替身,森髯小身,填词乃工。
托竹山乡里,竹垞称汝,飞扬青兕,竹屋论同。
共拍红牙,闲分绣壤,赘我朱陈村落中。
茶烟侧,飏丝丝鬓绿,个个豆红。

西湖一别匆匆。
记如雪杨花洒客鸿。
料故人无恙,三春行乐,恨人有事,终日书空。
茉莉园里,探环来未,早诞佳儿授国风。
吾行听,听丹山雏凤,春满房栊。
墀边柳影竹边风,夹竹桃开一树红。
小院无人惊午枕,觉来身在落花中。
江南好,溪路夹烟丛。
五里春塘山色里,数家菉竹鸟声中。
吹面落花风。
江南好,烟树五湖东。
西子偶然从范蠡,孟光端合嫁梁鸿。
山色有无中。
吾乡好,徙倚小房栊。
烟树楼头团暝鸟,露花阑角听秋虫。
开到雁来红。
清露下,月明中,凤凰栖老碧梧桐。
吹箫仙子凌风去,十二楼台花自红。
恼人最是西风,断肠听尽归鸿。
谁把胭脂画工。
者般调弄,染成芳草娇红。
正月烧灯暖气融,天涯何处不春风。
请看八九沿河柳,尽在生机浩荡中。
按:【注】《柳枝词》十二首,原载诗集卷一中。原钞本上有顾太清朱笔眉批:“此移入《东海渔歌集》。”据此今移词集。
不是图中是梦中。
非花非雾隔帘栊。
窄衫低髻正相同。

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
此时携手月溟濛。
萧萧落木江空。
月明中。
一阵惊寒多少、欲栖鸿。

人不寐,醒还醉,倚孤篷。
今夜满楼清景、与谁同。
东亭好,阑砌玉玲珑。
一点烟鬟留夕照,三层楼阁接垂虹。
人在画图中。
一痕新月挂疏桐。
人倚画楼东。
悲怀独自,黯然无语,目断归鸿。

数声嘹亮楼头泣,清露滴芳丛。
罗衣渐湿,香衾乍冷,不耐秋风。
深夜静,归雁泪秋空。
几点横侵银汉里,一声清彻碧云中。
斜月画楼东。
鹤背吹笙下,桥头步屧通。
云鬟雾鬓太玲珑。
只恐五铢衣薄,晓起不禁风。

好梦浑难觅,重游未易逢。
郁金堂北画楼东。
记得楼头,一树碧梧桐。
记得碧梧桐外,两度月如弓。
古殿凄凉晒马通,居民犹指耿家宫。
一株榕树荒唐甚,也要拿云上九空。
青崖二月雨濛濛,只采仙芽不解烘。
搜遍御茶园里种,嫩香分裹小筠笼。
消受山寒水涩,任吾抹月批风。
苏辛小令摘成丛。
夜半声如饥凤。

莫笑篷窗冷澹,烛光照得通红。
儿时嬉戏早成空。
烂漫镫毬入㝱。
鹧鸪天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一角高楼倚翠桐。
经香黯淡簟纹空。
昔来空巷迟迟月,今去虚帘悄悄风。

芳径畔,小园中。
秋花弹泪不成红。
插天飞塔栖禅地,只有疏钟挂落虹。
秋色上帘栊。
霜信难通。
堤边砧杵塞边鸿。
错认三春桃李放,绚烂东风。

点缀到江枫。
暮景霞烘。
酡颜人醉绮罗丛。
好趁多情流水去,诗句题红。
才歇雨冥濛。
月甚朦胧。
玉阶处处有吟虫。
咫尺好山都不见,说是秋中。

少壮去如风。
老尚飘蓬。
别家还喜住江东。
金粟玉簪开已遍,閒却帘栊(舍閒厅事侧多此二花)
作霖有愿代天工,欲雨何眠乱石中?
不信卧龙冈在上,请看烛照海门红
⑴ 《山海经》:烛龙照天
⑵ 台北有石烛坑,乱石参天,光如烛照。天将雨,则有声如龙。又呼龙洞。
其二十九 (1882年)
落霞掩映夕阳红,海外花开别样工。
日下扶筇桑下望,教人错认牡丹同(大红花,即扶桑花,宜兰县最盛。)
其六十 (1882年)
鸮音駃舌苦难通,翻笑唐人话不同。
欲问前程何处是,但凭指画辨西东。
⑴ 唐人呼内地人为唐山郎
其六十三 (1882年)
独怜血刃尚流红,手举头颅作碧筒
有酒盈樽招客饮,衔杯争说助英雄。
⑴ 取酒灌死者口中,以瓦樽承接,和血畅饮。
其七十四 (1882年)
莲花向晚绽罗东(台北府属),彩映枝头夕照红。
忽讶海棠春睡醒,天台胜会一时同
⑴ 罗东美少年号莲花郎。有番女,秀若彩鸾,轻如飞燕,冰肌玉骨,美艳绝伦。与莲花郎两相属目,不能通。一日,山中老猿变番女状,冶容毕肖,卧林下。少年过,女忽惊曰:海棠睡犹未足,愿效桃花仙,请到天台一共衾枕。少年欣慰入林,三年辞妇,女送去,如刘、阮还家。
其七十五 (1882年)
谁将解赠助英雄,海外犹存太古风。
鸡黍不时缘客具,教儿切莫问穷通
⑴ 唐时进士负才名,游遍天涯。见宦情冷落,世态炎凉,遂入山结社番为邻,子孙百馀人,守家训,有勤俭风。异客停留,具鸡黍、助行囊示儿曹。与客言,莫问功名得失、遇合穷通,惟以礼相接。居近后山,名曰“古唐社番”,台北府属。
南歌子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宝匣收残黛,罗衣褪旧红。
幽花无语夕阳中。
引得春愁一片堕帘栊。

微意何曾达,离愁暗许同。
此生幽恨本无穷。
分付深情流水共朝东。
飘上下,落西东。
霜林树树不禁风。
一叶先惊秋信到,教人长是恨梧桐。
临江萧寺夕阳中。
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
喷作杜鹃红。
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拊掌说曹公。
天下英雄。
秦皇汉武略相同。
豪举今朝堪想见,铜雀春风。

金碧嵌瑶宫。
锁翠围红。
虬髯如戟字当中。
只有二乔空伫望,虎视江东。
秋波媚(望湖) 清 · 纪松实
万顷清流接碧空。
帆影有无中。
平沙宿鹜,微云飞雁,点缀天工。

垂纶人在烟波里,潇洒对秋风。
只应无累,何须出险,不哭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