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398七絶 7695五律 9528七律 10156五排 569七排 45 1271四言 119六言 173古風 3407樂府 187 6 180 20辭賦 12琴操 4 39其他 200 284
共7695,分19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本寂 840 - 901 一首
蔡希寂 一首
曾庶几 一首
沈宇 一首
陈陶 803 - 879 一首
陈羽 753 - ? 一首
程洛宾 一首
冲虚子 一首
崔道融 ? - 907 一首
崔萱 一首
崔致远 857 - 928 三首
戴叔伦 732 - 789 一首
独孤及 725 - 777 一首
段成式 803 - 863 二首
法珍 一首
方干 809 - 888 二首
斐公衍 一首
高蟾 三首
高骈 821 - 887 一首
顾况 727 - 820 一首
贯休 832 - 912 一首
胡曾 840 - ? 三首
皇甫冉 715 - 768 一首
辞南平钟王召 唐 · 本寂
七言绝句
① (一作答盐官齐安国师见招 一)。(一作法常诗)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大河东北望桃林,杂树冥冥结翠阴。
不知君作神仙尉,特讶行来云雾深。
放猿 五代 · 曾庶几
七言绝句
孤猿锁槛岁年深,放出城南百丈林。
绿水任从联臂饮,青山不用断肠吟。
代闺人 唐 · 沈宇
七言绝句
杨柳青青鸟乱吟,春风(一作花)香霭洞房深。
百花帘下朝窥镜,明月窗前夜理琴。
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戏题山居二首 其一 中唐 · 陈羽
七言绝句
云盖秋松幽洞近,水穿危石乱山深。
门前自有千竿竹,免向人家看竹林。
鱼雁回时写报音,难凭剉蘖数年心。
虽然情断沙吒后,争奈平生怨恨深。
还丹口诀 唐 · 冲虚子
七言绝句
叹羡巨江月影沈,金之主起见铅心。
须当努力求仙诀,莫使蹉跎岁月深。
故友从来匪石心,谏多难得主恩深。
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沈。
豪家子 唐 · 崔萱
七言绝句
年少家藏累代金,红楼尽日醉沈沈。
马非躞蹀宁酬价,人不婵娟肯动心。
济物能回造化心,驱山偃海立功深。
安南真得安南界,从此蛮兵不敢侵。
济川终望拯湮沉,喜捧清词浣俗襟。
唯恨吟归沧海去,泣珠何计报恩深。
和友人除夜见寄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与君相见且歌吟,莫恨流年挫壮心。
幸得东风已迎路,好花时节到鸡林。
织女词 唐 · 戴叔伦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七夕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
将还越留别豫章诸公(761年) 唐 · 独孤及
七言绝句
客鸟倦飞思旧林,裴徊犹恋众花阴。
他时相忆双航苇,莫问吴江深不深。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题谷隐兰若三首 其一 (859年) 唐 · 段成式
七言绝句
风惹闲云半谷阴,岩西隐者醉相寻。
草衰乍觉径增险,叶尽却疑溪不深。
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山居 其一 唐 · 法珍
七言绝句
烟暖乔林啼鸟远,日高方丈落花深。
积香橱内新茶熟,轻泛松花满碗金。
越中逢孙百篇 唐 · 方干
七言绝句
上才乘酒(一作醉)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
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① (一作经严陵钓台)。(一作杜荀鹤诗)
苍翠云峰开俗眼,泓澄烟水浸尘心。
惟将道业为芳饵,钓得高名直到今(此首一作杜荀鹤诗)
春夜宿云际寺 唐 · 斐公衍
七言绝句
境静闻钟声易响,庭高见月影难沈。
青山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吴门春雨 唐 · 高蟾
七言绝句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沈沈。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天上梦魂何杳杳,日宫消息太沈沈。
君恩不似黄金井,一处团圆万丈深。
永夕 唐 · 高蟾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向隅
云鸿宿处江村冷,独狖啼时海国阴。
不会残灯无一事,觉来犹有向隅心。
池上送春 唐 · 高骈
七言绝句
持竿闲坐思沈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咏史诗 郴县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沈。
咏史诗 豫让桥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咏史诗 杜邮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
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沈。
临平道赠同舟人 盛唐 · 皇甫冉
七言绝句
远山谁辨江(一作山)南北,长路空(一作长)随树浅深。
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应行客共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