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辞赋(续上)
物不可久,势将自穷。
欲民生而无倦,在世变以能通。
器当极弊之时,因而改作;
众得日新之用,乐以移风。
昔者世朴未分,民愚多屈,有大人卓尔以运智,使天下群然而胜物。
凡可养生之具,莫不便安;
然亦有时而穷,使之弗郁。
下迄尧舜,上从轩羲。
作网罟以绝禽兽之害,服牛马以纾手足之疲。
田焉而尽百谷之利,市焉而交四方之宜。
神农既没,而舟楫以济也;
后圣有作,而弧矢以威之。
至贵也,而衣裳之有法;
至贱也,而臼杵之不遗。
居穴告劳,易以屋庐之美;
结绳既厌,改从书契之为。
如地也,草木之有盛衰;
如天也,日星之有晦见。
皆利也,孰识其所以为利;
皆变也,孰诘其所以制变?
五材天生而并用,或革或因;
百姓日用而不知,以歌以抃。
岂不以俗狃其事,化难以神。
疾从古之多弊,俾由吾而一新。
观《易》之卦,则圣人之时可以见;
观卦之象,则君子之动可以循。
备物致功,盖适推移之用;
乐生兴事,故无怠惰之民。
及夫古帝既遥,后王继踵。
虽或不繇于圣作,而皆有适于民用。
以瓦屋则无茅茨之敝漏,以骑战则无军徒之错综。
更皮弁以圜法,周世所宜;
易古篆以隶书,秦民咸共。
乃知制器者皆出于先圣,泥古者盖生于俗儒。
昔之然今或以否,昔之有今或以无。
将何以鼓舞民志,周流化区?
王莽之复井田,世滋以惑;
房琯之用车战,众病其拘。
是知作法何常,视民所便。
茍新令之可复,虽旧章而必擅。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夫何懈倦!

民之枉直难其辩,王有刑罚从其公。
用三法而下究,求舆情而上通。
司刺所专,精测浅深之量;
人心易晓,断依狱讼之中。
民也性失而习奸邪,讼兴而干狱犴。
残而肌肤,不足使之畏;
酷而宪令,不足制其乱。
故先王致忠义以核其实,悉聪明以神其断。
盖一成不可变,所以尽心于刑;
此三法以求民情,孰有不平之叹?
若夫老幼之类,蠢愚之人,或过失而冒罪,或遗忘而无伦;
或顽而不识,或冤而未伸。
一蹈禁网,利口不能肆其辩;
一定刑辟,士师不得私其仁。
孰究枉弊,孰明伪真?
刑宥舍以尽公,与原其实;
轻重中而制法,何滥于民。
虽入钩金,未可谓之坚;
虽入束矢,孰可然其直?
召伯之明,犹恐不能以意察;
皋陶之贤,犹恐不能以情得。
必也有秋官之联,赞司寇之职。
臣民以讯,谳国宪以何疑;
宽恕其愆,断人中而无惑。
然则圜土之内,听有狱正之良;
棘木之下,议有九卿之详。
五辞以原其诚伪,五声以观其否臧。
尚由哀矜而不喜,悼痛以如伤。
三宽然后制邦辟,三舍然后施刑章。
盖念罚一非辜,则民情郁而多怨;
法一滥举,则治道汩而不纲。
故折狱致刑,本丰亨而御世;
赦过宥罪,取解象以为王。
得非君示天下公,法与天下共?
当赦则赦,奸不吾惠;
可杀则杀,恶非汝纵。
议狱缓死,以《中孚》之意;
明罚敕法,以《噬嗑》之用。
彼吕侯作训,赦者止五刑之疑;
而《王制》有言,本此听庶人之讼。
噫,刑德济而阴阳合,生杀当而天地参。
后世不此务,百姓无以堪。
有苗之暴,以虐民者五;
叔世之乱,以酷民者三。
因嗟秦氏之峻刑,丧邦甚速;
傥踵周家之故事,永世何惭。
大哉,唐之兴三覆其刑,汉之起三章而法,皆除三代之酷暴,率定一时之检押。
然其犹夷族之令而断趾之刑,故不及前王之浃洽。

事有六者,本归一焉。
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
官继条分,虽等差而立制;
吏功旌别,皆清慎以居先。
器尔众才,由吾先圣。
人各有能,我官其任。
人各有德,我目其行。
是故分为六事,悉本廉而作程。
用启庶官,俾厉节而为政。
善者善立事,能者能制宜。
或靖恭而不懈,或正直而不随。
法则不失,辨别不疑。
第其课兮,事区别矣;
举其要兮,廉一贯之。
蔽吏治之否臧,必旌美效;
为民极之介洁,斯作丕基。
所谓事者,各一人之攸能;
所谓贤者,通众贤之咸暨。
拟之网罟,先纲而后目;
况之布帛,先经而后纬。
于冢宰处八法之末,厥执能分;
在西京同大孝之科,于斯为贵。
乃知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茍务渎货,都忘属厌。
若是则善与能者为汗而为滥,恭且正者为诐而为憸。
法焉不能守节,辨焉不能明贤。
故圣人恶彼败官,虽百能而莫赎;
上兹洁行,在六计以相兼。
此盖周公差次之,小宰分掌者。
考课则以是黜陟,大比则以为用舍。
彼六条四曰洁,晋法有所亏焉;
四善二为清,唐制未之得也。
曷曰独摽兹道,分贯其馀?
始于善而迄辨,皆以廉而为初。
念厥德之至贵,故他功之莫如。
譬夫五事冠于周家,闻之诗雅;
九畴统之皇极,载自箕书。
噫,绩效皆烦,清名至美。
故先责其立操,然后褒其善理。
是以古者之治,必简而明,其术由此。

复改科赋(1086年闰2月2日) 北宋 · 苏轼
新天子兮,继体承乾。
老相国兮,更张孰先?
悯科场之积弊,复诗赋以求贤。
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
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
原夫诗之作也,始于虞舜之朝;
赋之兴也,本自两京之世。
迤逦陈、齐之代,绵邈隋、唐之裔。
故遒人徇路,为察治之本;
历代用之,为取士之制。
追古不易,高风未替。
祖宗百年而用此,号曰得人;
朝廷一旦而革之,不胜其弊。
谓专门足以造圣域,谓变古足以为大儒。
事吟哦者为童子,为彫篆者非壮大。
殊不知采摭英华也簇之如锦绣,较量轻重也等之如锱铢。
韵韵合璧,联联贯珠。
稽诸古其来尚矣,考诸旧不亦宜乎?
特令可畏之后生,心潜六义;
伫见大成之君子,名振三都。
莫不吟咏五字之章,铺陈八韵之旨。
字应周天之日兮,运而无积;
茍合一岁之月兮,终而复始。
过之者成疣赘之患,不及者贻缺折之毁。
曲尽古人之意,乃全天下之美。
遭逢日月,忻欢者诸子百家;
抖擞历图,快活者九经三史。
议夫赋曷可已,义何足非。
彼文辞泛滥也,无所统纪;
此声律切当也,有所指归。
巧拙由一字之可见,美恶混千人而莫违。
正方圆者必藉于绳墨,定檃括者必在于枢机。
所以不用孔门,惜扬雄之未达;
其逢汉帝,嘉司马之知微。
噫,昔元丰之《新经》未颁,临川之《字说》不作。
止戈为武兮,曾试于京国。
通天为王兮,必舒于禁籥。
孰不能成始成终,谁不道或详或略。
秋闱较艺,终期李广之双雕;
紫殿唱名,果中祢衡之一鹗。
大凡法既久而必弊,士贻患而益深。
谓罢于开封,则远方之隘者,空自韫玉;
取诸太学,则不肖之富者,私于怀金。
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三舍既兴,贿赂公行于庠序;
一年为限,孤寒半老于山林。
自是愤愧者莫不颦眉,公正者为之切齿。
思罢者而未免,欲改之而未止。
羽翼成商山之父,讴歌归吾君之子。
谏必行言必听焉,此道飘飘而复起。

快哉此风赋(并引)(1077年) 北宋 · 苏轼
时与吴彦律、舒尧文、郑彦能各赋两韵,子瞻作第一第五韵,占风字为韵,馀皆不录。
贤者之乐,快哉此风。
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
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
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
若夫鹢退宋都之上,云飞泗水之湄。
寥寥南郭,怒号于万窍;
飒飒东海,鼓舞于四维。
固以陋晋人一咉之小,笑玉川两腋之卑。
野马相吹,抟羽毛于汗漫;
应龙作处,作鳞甲以参差。

跋邢敦夫南征赋(1089年4月16日) 北宋 · 苏轼
邢敦夫自为童子,所与游皆诸公长者。
其志岂独蕲以文称而已哉。
一日不见,遂与草木俱尽,故鲁直、无咎诸人哭之,皆过时而哀。
今观此文,亦足少慰。
旧尝见江南李泰伯自述其文曰:「天将寿我欤?
所为固未足也;
不然,斯亦足以藉手见古人矣」。
吾于敦夫亦云。
元祐四年四月十六日。

跋君谟书赋(1084年) 北宋 · 苏轼
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
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
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

自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1094年闰4月21日) 北宋 · 苏轼
始,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
其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余,戏为作赋。
后余为中山守,以松节酿酒,复为赋之。
以其事同而文类,故录为一卷。
绍圣元年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
东坡居士记。

跋自书赤壁二赋(1084年) 北宋 · 苏轼
元丰甲子,余居黄五稔矣,盖将终老焉。
近有移汝之命,作诗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
独潘邠老与弟大观,复求书《赤壁二赋》。
余欲为书《归去来辞》,大观砻石欲并得焉。
余性不耐小楷,强应其意。
然迟余行数日矣。
苏轼书。

跋自书后赤壁赋(1083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
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
时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
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
然岳州复有华容县,未知孰是?

相如长门赋(1093年) 北宋 · 苏轼
陈皇后废处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工为文,奉百金为相如、文君取酒。
相如为作《长门赋》,以悟主上。
皇后复得幸。
予观汉武雄猜忍暴,而相如乃敢以微词亵慢及宫闱间。
太史公一说李陵事,以为意沮贰师,遂下蚕室。
陈皇后得罪,止坐卫子夫,子夫之爱,不减李夫人,岂区区贰师所能比乎?
而于相如之赋,独不疑其有间于子夫者,岂非幸与不幸,固自有命欤?
世以祸福论工拙,而以太史公不能保身于明哲者,皆非通论也。


共3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