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85,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偃枕窘炎蒸,火帝初持世。
莺呼都不应,鱼泳愿俱逝。
颓乎盥栉去,甚矣啸歌废。
安得一曲泉,隐者之所憩。
既有嘉石列,亦多茂树艺。
濯足又散发,杖履从所税。
风月为宾友,猿鹤充鸣吠。
如此是仙乡,何必袭芝制。
今读桃源篇,神往脚未诣。
鹤性本缥缥,见月愈凌厉。
地静是太古,人閒为乐岁。
境虚照无碍,始知定生慧。
俗人语名胜,古今以为界。
贱鸡而贵鹜,多为名所蔽。
谁能傅我翼,高举埃壒外。
愿逐渔舟子,洗心托末契。

浟浟鱼忘水,澹澹云忘岫。
吾闻九美号,意思不苍茂。
木石尚婴情,天机焉得觏。

其二 (戊午)
我昔游华山,振策白云台。
一去不复恋,有如鹤踏苔。
悠悠江海外,谁与一徘徊。

其三 (戊午)
我欲倩鲁公,大书龟渊壁。
邹人孟子车,一字各十尺。
金子曰如此,蛟龙避窟宅。

其四 (戊午)
君言镜浦游,镜浦我所欲。
昂然先我往,潇洒立于独。
曷不携吾子,俾之豁心目。

其五 (戊午)
吾子颇质厚,譬之良田畴。
尚之以雨露,庶其兴油油。
乃翁事情阔,不穑敢望秋。

其六 (戊午)
阿侄万斛船,驾海指遥屿。
风高帆不饱,犹未离洲渚。
何如我渔舟,烟波閒来去。

其七 (戊午)
少弟剧美好,濯濯莲出池。
文字稍入理,有似春茧丝。
终不学乃兄,一生坐钝迟。

其八 (戊午)
我性良钝迟,钝迟甚害事。
因之损外事,泊然无喜恚。
时时应世俗,盖亦多剧戏。

其九 (戊午)
吾尝与子戏,画子于苍岩。
手持一编书,萧然倚古杉。
安贫是吾师,草屦而布衫。

俞生茅堂醉歌(戊午) 清 · 南有容
我心于世无住着,有似白云天中泛。
最喜东湖江色阔,狎鸥亭下三系缆。
今冬大雪尤壮观,李生邀我尝新酽。
把酒高歌望江色,寒冰莹莹开新鉴。
江北大野纯被雪,独有龙门青一点。
醉来捉衾要一睡,又被俞生撼我枕。
言我茅茨有新筑,虽无异观潇洒甚。
但愿夫子强登临,一为歌诗题小槛。
理我杖屦扶我去,宿醉满面红如染。
出门已复兴飘飘,江市出日烟霏敛。
小亭得地颇静散,新覆白茅清可荫。
斯须赤脚致一樽,开樽绿醅方滟滟。
软泡香饭进稍稍,山厨风味剧疏澹。
贫家仓卒焉致此,具取惟应为老俺。
久向吾人识好意,今我何辞一痛饮。
喜君眉宇多清气,此中幽事仍可念。
江有鱼兮山有薪,匹士生涯常易赡。
父母怡怡兄弟湛,荒田数亩在东崦。
东窗蕴藉可读书,纸帐乌几朝光艳。
人生安命自有乐,何必区区叹坎壈。
富人万事苦难足,贫者之乐不可减。
爱君固穷似君子,岂尝有戒穷斯滥。
为赋长歌记壁间,吟罢可与李生览。

我如海鸥本无机,不择贤愚耐久处。
好人固好发吾趣,俗人不恶减吾语。
近者天寒雨雪繁,好人俗人俱见阻。
一旬都无嚬笑事,孤坐默默如羁旅。
俞生怪我何嗒然,无乃子穷心愁沮。
我言吾非故嗒然,化翁奔走为我所。
悲欢荣悴剧分付,来非我招去非拒。
万事一毫不用力,都将躯子听夺与。
一嚬一笑各有然,我无忧乐谁为许。
东山茅屋四十年,世人笑之为囹圄。
我自乐此亦非强,其中澹澹足俦侣。
古人已远诵其言,胜与俗人纷尔汝。
一室空处皆神明,我身如玉水中贮。
寸心不动自无垢,日赖神明为涤去。
静观此理颇分明,方觉天人不龃龉。
生乎不见织锦妇,往来经纬只一杼。
不然丝缕各自谋,焉得整整不错序。
鸢飞戾天岂尔力,耸身直翅从风举。
世人调我喜大言,初非细也孰增巨。
我言似禅实非禅,理妙发发孰吾禦。
俞生大笑赏嘉言,再拜献我一觯醑。

明亡九十有五岁,我王戊午十四年。
黄钟十二日南至,小臣盥手石上泉。
手执一编拜稽首,云是崇祯大统历。
中记丙子丁丑事,笔法简严如史册。
借问何以得此书,出自外氏箱箧藏。
忆昔南汉受围时,吾祖执靮随仁王。
乱事始终手自记,至今见者涕盈眶。
腊月辛巳(十一日也)国有科,壬午虏马蹙西闉。
呜呼呜呼一呜呼,我何呜呼国无人。
纵贼入国国不知,方伯郡县首可悬。
甲申王入南汉城,是日庙社江都适。
呜呼呜呼再呜呼,我何呜呼国无策。
国君社稷乃异处,庙堂大臣肉可食。
丁酉(二十七日也)我人𩝝虏师,大臣亲擎虏书至。
呜呼呜呼三呜呼,我何呜呼国无义。
叔度痛哭亦何补,三军解体无斗志。
戊戌以后援师集,部伍相望如云拥。
呜呼呜呼四呜呼,我何呜呼国无勇。
外内挟攻失奇策,裹粮坐甲将安用。
丁丑一月日己巳(二十九日也),我执大夫投虎狼。
呜呼呜呼五呜呼,我何呜呼国无良。
赖尔三纲得不坠,不然社稷存亦亡。
翼日庚午王出城,百官饮泣天为冥。
呜呼呜呼六呜呼,我何呜呼国无灵。
洪武天子太祖王,嘘唏怵惕天不听。
二月戊寅(初八日也)虏锋旋,世子大君军中留。
呜呼呜呼七呜呼,我何呜呼国无谋。
归师一袭自一奇,既当忌器鼠敢投。
自昔宵人动言天,其实成败皆人为。
才说天时岂容人,遂令国猷无所施。
议者皆言显皇仁,背之不祥大造在。
是言乌足号国人,使无德恩谓可背。
箕子立国武王初,康献受爵洪武帝。
礼乐优优进中国,名言堂堂比服内。
恩虽骨肉有隆杀,义在天地无成坏。
用夏变夷古未闻,去顺从顽理则悖。
谁将此义说分明,撑拄万世无休歇。
呜呼既往莫可谏,独有人心不随灭。
是书虽微不食果,珍藏百袭无坠失。
西方美人不可见,小臣感怀聊一笔。

高松戴白雪,吾亦岸吾帻。
相逢欲相揖,清孤意不隔。
近者少人事,门关常寂寂。
今宵友朋至,雪里纷屐迹。
登高骋遥目,月华颇狼藉。
清泠满怀袖,长啸倚翠壁。
啸罢有馀响,翛翛入竹石。

不眠踏晴雪,孤吟抚竹树。
月气泻虚壁,青天无寸雾。
倘无我友至,良宵几虚度。
歌啸发金石,霄汉寄高趣。
男儿百年事,廊庙及耕圃。
此事已商量,万事一鸿羽。
东岩有故人,眷余一回顾。

尝读翠轩诗,一讽有馀悼。
丈夫不遇世,有怀谁与讨。
哀哉二三子,不废平生好。
忧乐辄相求,有如火就燥。
痛饮作歌词,豪气薄青昊。
顾视世间人,未足充舆皂。
志气乃如此,何得及老耄。
吾闻古朋友,承筐求大道。
寥寥鹿鸣意,讲之恨未到。
择之固胜流,盖亦少头脑。
士华狐鼠耳,所取岂文藻。
短褐贮奇璞,胡乃不自保。
人亡志不灭,断烂一编稿。
醉后每一读,悲歌泪浩浩。
吾友有二子,与我同此抱。
我生甚孤畸,交际不草草。
吴子仕方达,颇亦择所蹈。
李生气卓迈,宁复怨枯槁。
萧疏外声利,馀事无烦恼。
旷世一相感,恨不及此老。
不叹我生晚,但悲公生早。
聚集不设期,有兴径相造。
沉冥无愧怍,文章愈杰骜。
聊复适意耳,岂恤群儿噪。
昨逢韩山子,一言为忠告。
吾侪并一世,可敬不可傲。
所勉君子道,何遽自颠倒。
男儿生有志,素履必可考。
谁将百年事,文酒以为号。
我初闻此言,心中烦郁懊。
我曹百年身,如今头半皓。
谁能不痛饮,风埃一乌帽。
归来闭关卧,飞霜流檐橑。
起行视夜色,江空月如扫。
静思故人语,未必非善导。
世道茫无涯,匹士敢自暴。
嘉言敌金玉,吾敢私吾宝。
二子谓如何,作诗以相报。

今晨有酒食,家人为我辰。
临觞不能御,有怀我二人。
关岭阻且长,岁暮霜霰频。
胡为婴薄宦,九旬旷昏晨。
弟妹虽在傍,不如吾身亲。
昨也拜手书,十行意谆谆。
忧我喜杯杓,戒之勿近唇。
仰惟忧疾念,吾敢轻吾身。
睽离逢生日,取醉似无因。
为酌一樽酒,遥祝寿千春。

考钟舞猿猿惊透,抱鸡使斗鸡啄臂。
捕蝉恐飞莫撼树,牵羊不前况蛰趾。
死鱼贯钩岂真钓,拊膺酒悲实非醉。
群嚣难诘莲子讼,妄意偶中藏钩戏。
谁将此画作小屏,张之司寇郎省里。
司寇郎省文簿堆,昏愚谲诈不可理。
礼乐不兴鞭扑行,下拂其性民风伪。
屈者何苦伸者庆,纷纷笑咷儿戏耳。
我欲更唤龙眠手,此中画着一老子。
正色敛衽气清远,坐令群儿皆走避。

故人有好期,今晨起余早。
自惭非徐孺,烦君一榻扫。
寒暄除俗态,一笑色不槁。
樽酒可能辞,数子真好抱。
五也亦痛饮,岂欲从吾道。
敬父索我书,字画半倾倒。
挥洒颇快意,古法谁复讨。
向夕微有雪,翛翛竹声好。

故人何所赠,赠我以竹简。
竹以立吾气,简以策吾慢。
是日门无客,颓然屏栉盥。
拥被卧日中,诗书懒不看。
惊起拜嘉贶,开缄色灿烂。
知君有意赠,匪直充把玩。
何物以报君,将此一青管。
输写君子心,安乐与忧患。
吾衰欲省事,文字谢点窜。
持以属吾人,且可置几案。


共285,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