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17,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訚訚洙泗乡,彬彬君子人。
诗礼自家传,孝弟由其身。
艺术高国子,齿德冠乡邻。
青冥云路阻,丘壑任清贫。
新筑何萧洒,清溪水潾潾。
习静遵学轨,居闲慕先民。
优游足可乐,聊以送馀辰。
门外轩驷绝,岭上松雪新。
孤琴响高堂,幽音仪古淳。
白发映轩槛,雅襟无俗尘。
共拟一方尊,相期百年春。
大运难力挽,夫子遽返真。
简编恍如昨,杖屦迹已陈。
寂寞新帷设,凄凉旧门宾。
小子偏多感,兴言涕沾巾。
念昔先契厚,更蒙过与亲。
岂惟戚谊密,恐孤曲成仁。
三复向里教,述文意未伸。

观条识根深,见流知源长。
惟彼二子才,由母导义方。
名胄归名贤,闺閤烂生光。
太白镇东海,桃源流水泱。
雅操辞芬华,苦节甘遁藏。
幽襟不自托,承顺有诸郎。
空谷日月闲,邃林鸣禽翔。
忠信道可行,诗书倡蛮乡。
周官传阿逞,无用绛纱障。
女士有遗编,托意蒿里章。

自古妇人行,多因天资得。
孰如罗家母,更由学文力。
汎爱祖订顽,孝敬由小学。
忆昔斯文祸,愤嫉肆狼毒。
夫子叫阊阖,一语蓁路辟。
群党竞睢盱,跳踉迷天目。
肃肃抱衾裯,随子投关北。
关北三千里,悠悠傍鸭绿。
家人利女贞,素履君子德。
讲诵及闺闼,婉婉季女则。
柔顺与博施,古训心所服。
闻斯而行之,丈夫犹难觌。
二子才且贤,式似是导谷。
萨川流汉水,太白天外碧。
京华饶风尘,幽栖性所癖。
山花向人开,岩头云起白。
子侄竞满园,提携卧松石。
闲居成真趣,啜菽亦足乐。
清享复履绥,遽觉百年促。
可怜寸草诚,难挽春晖寂。
灵柩下江去,首邱愿何极。
孝子善继述,撰言俱实迹。
徵兹述不作,聊助蒿里曲。

昨日蓬莱客,今日瀛洲路。
瀛洲赤海外,山上饶烟雾。
隐隐金银阙,峨峨出天宇。
六鳌奋其须,九万见高羽。
安期与羡门,拍手共相晤。
轻舟御冷风,若藏祝融驱。
星子庆且抃,穴灵来与遌。
南极曜精芒,丹元灵光树。
翠盖橘柚园,花騣渥洼聚。
仙曹天府署,受命此中住。
主管总仙圣,龙伯拜伛偻。
妻子固弊屣,五欲偏可数。
是乃帝之恩,溟海连县圃。
余惟卢敖徒,虚发虫鹄慕。
临风发浩歌,托意列缺赋。

立马长程北,惨惔云色悲。
崎岖山海路,怊怅别离时。
掺裾复何言,努力更孜孜。

风雨茅山夕,忽逢沧海仙。
更揩十年眼,共说一生缘。
腰钱换村醪,深情在那边。

昨日子在堂,今日子在殡。
遗却百年忧,孤卧一身摈。
伶俜有三娘,斩绝无一胤。
狐兔缤踯躅,野鸟乱飞迅。
黄昏月华迟,黑云日色进。
风雨长幽晦,唯有鬼火燐。
一恸何深情,双涕映衰鬓。
感念交臂语,怅叹行谊峻。
遗札空留箧,抚览犹可认。
临风更欲语,欲语且复讱。

三世同漂泊,百年共死生。
天涯为别后,万里相思情。
其时阿叔在,相见辄倒倾。
共叹贫无资,骨肉未合并。
阿叔今已亡,之子独典刑。
死者长已矣,生者又远征。
空山馀白首,亲爱如晨星。
悲伤感存殁,欲语泪先零。
去去各自保,君子耻无名。

太支本多贤,茂礼乃其选。
世世承厥美,至公无更变。
仁厚自天性,儒雅从师传。
林泉虽自爱,时文元所擅。
乡士俱属望,经史旧贯穿。
晚倦文人业,便逐菟裘恋。
诗书动满架,幽赏契宿羡。
中子擢嵬科,食报理可见。
伫期大家后,门阑复光炫。
谁知杨家鸠,复作卫氏燕。
东门太猖狂,西河圣所谴。
公岂不知义,祸变自来荐。
祸福信无门,吉凶谁所陈。
同题父子挽,共致叔侄唁。
悠悠复何语,欲语泪如霰。

丁巳秋。叔通以湖南都事。遘疫殁于临陂客馆。叔通王考公。亦以疫殁于银溪邮馆。
君去拥皂盖,君来柳车轻。
君去亲戚喜,君来朋故惊。
湖南邈千里,魂魄何怔营。
逸驾摧长途,兰桂收时荣。
官微事业隐,志高行谊并。
国工拣遗材,恨失竹箭勍。
词林程文华,叹乏撞金声。
妻儿复何依,雁行中自倾。
况复楚猿肠,实因西河盲。
逝者其有知,有知独茕茕。
忝在姻戚后,谊兼骨肉情。
吊哭不及时,伤惜使心怦。
更望银山高,为尔复吞声。

瀛州古耽罗,涨海渺无际。
鹢首届两旗,薤歌动兰枻。
魂去橘园青,魂来橘园黄。
孔镛蛮人爱,曹古赙仪光。
千秋马伏波,裹革事悲伤。

为士当固穷,为官当勤职。
常画希文粥,复剸桐乡剧。
沃川韩人馀,江陵獩之俗。
江界北狄土,济州岛蛮域。
穷养与达施,随分能自力。

白老德业尊,鹤翁道学表。
公是名家子,兰玉自天标。
少擅时文誉,行义亦自皦。
屈伸有龙蛇,升沉观鱼鸟。
随分无忮求,世事孰缠绕。

昨过临瀛路,临瀛旧父老。
皆言我侯德,皆言我侯道。
我侯恩何深,我侯去何早。
今云我侯亡,使我心如捣。
岿然七事堂,是乃我侯造。

我是狂简者,独为公所知。
可妻非南容,归女是鲍师。
岂惟姻家好,相与是襟期。
台观风雨凄,池塘花草衰。
秋风一掬泪,空洒西门歧。

神马忽悲嘶,荣州暮江边。
㫌旗谩明灭,华盖自飘翩。
亲戚皆来会,朋旧亦相延。
玄室一已闭,已闭难重穿。
妖梦复谁徵,天数自其然
⑴ 余忽感异梦。觉而怪之。其日公讣至。

曩我游海上,飞雪盈数丈。
以此遂濡滞,濡滞绝来往。
累月始旋归,灵榇入重壤。
重壤不复开,我心何惝恍。
追为此挽诗,凭寄九泉响。

行年五十岁,始登竹岭道。
危磴接天高,宿云封树老。
南北三十里,冰雪滑玛琉。
征马无驻蹄,仆夫时颠倒。
畏道不可行,拊膺心自悼。
回首古里庐,叹息将何告。

维岁四月八,观灯城南陌。
寥廓泰宇霁,月明众星历。
灯光缤炜煌,恍惚忘南北。
都邑百万家,富丽冠八域。
繁华此一时,竞高聊自适。
高者连千丈,下亦百馀尺。
纵横百二坊,一望无涯极。
香烟郁腾雾,天色为黯黑。
掫人撤夜禁,来往多豪客。
香车引宝马,遏云轰丝竹。
士女竞合沓,罗裙青紫绿。
分曹结队伍,穷宵为娱乐。
我从乡谷来,始见心内惑。
此事起何代,无亦先王俗。
试向长者问,愿闻其始作。
长者乃答云,在古西天竺。
佛祖初降生,实维是日夕。
心心自相印,比诸灯传烛。
流传入中华,遂复来我国。
我国亦因循,至今未之革。
我得闻此语,沉吟更叹息。
圣朝法三代,治教何沕穆。
衣冠遵周孔,道学宗伊洛。
斥邪辨异教,拔本要源塞。
如何尚容此,公然为放僻。
佛乃胡之产,其法异禹稷。
服饰既殊诡,言辞无伦脊。
虚无以为教,涂民之耳目。
此宜绝之去,毋使民俗易。
云胡王城里,四方所观则。
千灯复万灯,高张无所惜。
固知执事者,燮理穷心力。
年丰道既泰,民安时复若。
幸此太平乐,嘉与共恩渥。
是亦为民耳,为此固无刻。
民心未厌邪,岂宜示之辟。
张弛文武道,厥德亦无忒。
此风不可长,在法所当辟。
不塞不为流,不止不为作。
在门墙挥之,如淫声乱色。
勿谓其何害,天地久蟊蚀。
谁回此灯烛,尽焚其书籍。
反经民自正,圣法固明析。
当时诸君子,为我任此责。
语罢灯亦熄,钟鸣天澄碧。

孔李通家久,相见即许心。
洛里秋色晚,霜落禁苑林。
柏下谈道机,泮中论文深。
世事堪一笑,幽怀托鸣琴。


共117,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