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63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挽李先生栋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松筠无改岁寒姿,订忘年交近四十年,佳句偶评量,辄承拊掌称知己;
桑梓每深吾土恋,饮元日酒才二三日,良辰惊幻化,谁料招魂在异乡。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鸿绪(1882——?)字栋材,号静园,湖北省阳新县人,先后服务于交通界、司法界数十年,国学渊博,忠厚木讷,先后受知于湖北大老石蘅青(瑛),居觉生(正),及张怀九(知本)诸公。随政府赴台后,供职司法界,不忮不求,怡然自得,公余之暇,沉潜典籍,每以诗文词章自娱,颜其寓所曰「静园」。有《静园联草》《静园全集》(包含文稿,诗草,词苑,诗钟,联草续集五卷)传世。
成氏《静园联草序》中有“邑有贤士曰李先生栋材,东塾读书,志程朱之正学;西湖游宦,挹苏白之清芬”云云。另有《静园全集》有成惕轩的题诗。成惕轩有诗《病中喜栋翁枉过》《栋翁视所撰江陵张怀老寿词百阕,属题其端,为书一律》疑赠李鸿绪,另有骈文《<静园联草>序》。李鸿绪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拊掌:拍手。
吾土:李鸿绪与成氏同为湖北阳新人氏。
元日:元日本义为吉日,从《东京赋》以来相沿以正月初一为元日。
幻化:变化,变幻。后来婉称人死为幻化。
笺:清代陈继昌集句联:
各勉日新志;
能为岁寒姿。

挽吴先生雪香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手书多朱孝定格言,驷乘大闾门,遗泽自流千载永;
家祭见陆放翁诗句,凤毛在瀛海,明年当告九州同。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先生为吴立法委员望伋之尊人,遗有诗篇及手札。
吴允让(1876~1965),本名友梅,字季能,又字季直,号雪香,又号一公,允让是其考名,南街节孝门人。1903年入庠,是东阳最后的秀才之一。1905年,吴允让自金华府学堂返乡,改私塾为学堂,并在南岑吴氏义房小宗祠天官第(今剧院后半部分)创办“广益初等小学堂”,自任校长。1913年,自愿将广益小学校址改办官立学堂,更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吴宁一校前身)并任校长。广益小学则迁至泮东徐氏宗祠(现黉门广场东南隅)。上世纪30年代,吴允让幼子吴望仁任广益小学校长,将学校搬迁至小西门南岑吴氏贞房小宗祠继续办学。民国四年,获捐资兴学二等银质嘉祥章、办学得力奖给七等嘉禾章,是浙江省获奖的44人之一。北伐军兴,吴允让奔赴广州投身革命,入总司令部审计处。北伐成功后,受审计院长于右任之聘,先后任审核委员、审计部荐任审核。1933年退居故里,参与东义公路建造,筹创东阳商办电气股份公司、浙江地方银行东阳分理处。抗战期间,任东阳县抗敌后援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出任东阳县文献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审计刍言》、《吟香诗草》、《民情风俗》、《一公文存》等。红椿巷拆迁,其后裔将祖屋补偿款人民币八十五万元捐出,设立“吴一公妇女儿童关爱基金”。
朱孝定格言:指《治家格言》,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一,私谥孝定,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驷乘大闾门:《汉书-卷七十一》: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家祭见陆放翁诗句...明年当告九州同: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凤毛: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
吴望伋:见寿联18【寿吴立法委员望伋】。
尊人:对父母的敬称。此处指父亲。
手札:手书,亲笔信。

挽沈院长刚伯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有细君并育英才,志切中兴,岂共伯鸾歌五噫;
于诸史最饶述作,绪宏前轨,不徒司马号三长。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沈刚伯(1896——1977),名汝潜,字大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学者。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31~1948),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沈刚伯应教育部长朱家骅坚请同赴台北协办台湾大学,遂去台大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设立了考古人类学系、图书馆系。1949年增设文科研究所,后于1956年增扩为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考古人类学4个研究所。 1967年起中国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招收博士班,把历史研究所的硕士班分为一般史学、近代史、中国艺术史三组。沈刚伯于1954年3月与在台史学家组织成立了台湾的中国历史学会,任理事长,理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中有胡适、张其昀等学者。1970年被遴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沈刚伯于1965年70岁时患有肺癌, 1969年辞去院长后仍坚持教学与研究工作,1977年7月31日终因心脏衰竭而病逝,享年82岁。有《沈刚伯先生文集》传世,书中分历史、哲学、文学、教育、世局、记事等多项,堪称巨著。
细君:古时诸侯的妻称小君,也称细君。后为妻的通称。此处指沈刚伯夫人曾祥和,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伯鸾: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后因以伯鸾借指隐逸不仕之人。亦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五噫:东汉梁鸿作。诗五句,每句末都有一噫字,故名。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后来诗文中多用五噫作为告退的意思。
前轨:犹前辙。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鉴乱亡之未远,而蹑倾车之前轨。”
司马号三长: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写历史必须有三长,即才、学、识。见《新唐书·刘子玄传》。
笺:戴戟挽梁士诒联:
伏枥万里心,理财甄士推刘宴;
击节五噫句,经世纡筹惜伯鸾。

霄凤自孤骞,承蒸左儒冠,昌兹南学;
隙驹真一瞬,听山阳邻笛,凄绝东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廖维藩(1898——1968),字华荪,湖南衡山县岳北江东桥人。湖南高等师范附中毕业后,入国立北京大学,获法学士学位。曾任湖南私立三湘学校校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商民部长,江苏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商民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内政专门委员、法制专门委员,湖南省党部书记长、代理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委员等职。先后被聘为国立劳动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上海法学院及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教授。1949年春携眷去台湾,为国民党终身立法委员。国学造诣广博,尤精易理工科。1948年,在《湖南文献》第一辑发表了阐述易理的专题论文,长达万言,剖析宏深,识者嘉许。其他著作还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财政史》、《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等书。1968年2月17日病逝。
孤骞:唐杨炯《<王勃集>序》:“得其片言而忽然高视,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骞,高举,飞起。
蒸左:王夫之,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石船山。
南学: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疑此处为湖南之学或“吾道南矣”之典。
笺:李寿蓉挽王槐青中翰:
平生知己更无多,读秋霜蟋蟀之诗,剧怜季重工愁,安仁善病;
薄命才人竟如此,得春水鲤鱼之信,争抑山阳痛哭,杜曲哀吟。

挽张部长厉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兰台视草,樱峤观风,卓立粲勋施,一鹗早为当世重;
芸砌流芬,槐庭济美,多才弘继述,双麟直觉近时稀。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厉生(1900——1971),字少武,河北乐亭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不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在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后,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忠于“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1971年4月21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72岁。
兰台:唐人诗文中常称秘书省为兰台或兰省。
视草:指古时词臣奉旨修正诏谕。后来泛指代皇帝起草制书。
樱峤:应指日本。
一鹗:鹗,大雕。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芸砌:疑同“芸署”“芸台”。为秘书省或藏书室。
槐庭:宋王祐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此处应指子孙成材。
济美:继承祖先或前人的业绩 。《左传·文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继述: 继,承受,继承。述。遵循。
笺:吴恭亨题武汉鹦鹉洲祢衡祠:
岷江骇浪雷鸣,犹想象三挝怒骂;
汉口夕阳鸟渡,窃唏嘘一鹗荐章。

挽吕局长著青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挥麈恣清谈,胜集曾同书画舫;
骑箕惊噩耗,良辰为罢菊花杯。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吕咸 (?——1960),字箸青,一作著青,吕复之六弟,直隶(今河北)涿鹿人。北京大学毕业。工书。历任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河北省政府工商厅、民政厅长,江西省财政厅长,督办中俄事宜公署秘书长,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后赴台湾。
挥麈恣清谈:执麈尾而清谈。多指魏晋名士风仪翩翩。
书画舫:《清河书画舫》成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全书12卷,取北宋米芾“书画船”故事,冠以张氏清河郡望而为书名。所录从三国至明代中期,计有书画家一百四十人,先书后画,书迹四十九件,画迹一百一十五件。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用款识、印记,后附《米庵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咏历代著名书、画、碑、帖。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以作者为纲,以其流传书画为目,记其名迹的流传、题跋等。
骑箕:箕、尾二星宿间有一傅说星,旧传为殷王武丁贤相傅说死后升天所化。后因谓大臣死为骑箕尾或骑箕。
菊花杯:犹菊花酒。旧俗于重阳日多饮此酒。疑此处切逝日。
笺:镇远府署联:
人上翠微梯,蓬岛春阴天尺五;
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

挽范先生韵珩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置身在儒法之间,学治管商,行宗颜闵;
得寿与期颐为近,芳流楚乘,福备箕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范韵珩,字品瑶,湖北应城人,邑中名儒剑门公之季子也。剑门公生三子,先生为最少,幼而颖悟,有异常童,早秉过庭之训,习闻诗礼之言,自知读书勤业,数年学问大进,适清廷废止科举,遂弃私塾,而就官校,由小学中学毕业,考入官立湖北法政学校,成绩优异,试列前茅,法校毕业,值武昌起义,民国成立,奉派为湖北钟祥初级地方审判厅推事,曾任地方法院院长、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官。
管商:指管仲商鞅。二人分别相齐秦,行法治,使两国霸诸侯。后言大臣能治国富强者常以管商并称。
颜闵:指孔子弟子颜渊闵损(子骞)。二人贫而不仕,在孔门皆以德行著称。
乘:史书。
福备箕畴:《尚书》卷十二〈周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箕畴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箕子所述,故名箕畴。此处强调的是“九畴”中的“五福”。
笺:清代王景贤贺沈葆桢寿联:
荷一品芝纶,福备箕畴,天爵更兼人爵贵;
持三山荡节,欢承宫锦,使星正傍寿星明。

挽余先生天民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热不因人,独持墨翟子之言,以自苦为极;
诗非媚俗,始信欧阳公所说,盖愈穷始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余天民(1891——1969),字凤鸣,今湖南临湘市坦渡乡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外国语学校,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次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连续研究法学6年。回国后,佐蔡元培治教理政多年,曾任三民主义丛书编纂、香港新亚书院教授。1950年去台湾后,任司法行政部刑事司司长、中央政大教务长、考试院法规委员等职。1969年在台北病逝。著有《国际公法要义》等书行世。
热不因人:意指不依赖人。 《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墨翟子: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
以自苦为极:出自《庄子杂篇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媚俗: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出自明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欧阳公:指欧阳修。
盖愈穷始工:穷而后工,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自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笺:清代颜乃来题堂联:
性不因人热;
情能到处流。

挽贺先生伯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芸编拥海滨,七十古稀,曾吟子美;
棣萼辉江右,二难今觏,遽悼元方。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贺伯烈,学者,研究民国新疆县制变革,发表《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续)》《二十四年度中央对于蒙藏回苗教育之设施》《新疆各县局沿革考》。在《边事研究》上连续撰文三篇,详细介绍了高玉柱的请愿活动。他认为:“夷苗民族,僻处西南各省,久为国人所漠视。尤其以汉、满、蒙、回、藏五族所组成之共和国体,竟遗我国最古之夷苗民族。”他对高玉柱的请愿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开了“沟通中央与地方之先河”,并且对请愿活动寄于厚望,希望能团结国内民族,共渡国难。
子美:杜甫,字子美。此处应指杜甫诗。
棣萼:犹棣华。喻兄弟。
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后来称江西省为江右。此处疑贺为江西人。
二难...元方:谓兄弟皆佳,难分高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群与陈忠﹞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觏:遇见。
元方:陈元方,名纪,字元方,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陈寔之子,享年七十一岁。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笺:清代唐炳元挽曾国荃联:
棣萼勋华冠今古;
竹林风雨黯湖山。

挽何主席雪竹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佐命比邓仲华、耿伯昭,若论裘带雍容,雅范更同羊叔子;
遗爱在武昌柳、汉阳树,所惜乡邦殄瘁,归心竟负鹄矶潮。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何雪竹,见【寿联4.寿何总监雪竹六十、孔参政雯掀七十】。
佐命:辅助帝王创业的人。古代帝王建立王朝,自谓承天受命,故称辅佐之臣为佐命。
邓仲华: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耿伯昭: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裘带雍容...羊叔子:《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合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后遂以“缓带轻裘”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清代林昌彝《过羊流店》:裘带仰雍容,蔼然铃阁里。羊祜不酖人,陆抗独知己。羊叔子: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西晋时期,巨平侯羊祜都督荆州军事,曾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
武昌柳:《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侃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汉阳树: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处切湖北。
殄瘁:困病,困苦。殄、瘁,皆病。 出自《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鹄矶:指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
笺:清代长庚挽曾国荃联:
平生未及见文正公,幸曩时矩范趋承,裘带雍容钦斗北;
吴会早已祀威毅伯,感当日荩劳再造,旌旗驰骤战江南。

奇谋以荡大艰,功在邦家,真同曲逆;
左癖乃为余事,名标史乘,讵让征南。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曲逆:西汉陈平,曾被封曲逆献侯。
左癖:好读左传成癖。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注引晋裴启《裴子语林》:“(晋)武帝问杜预:‘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泛指读书成癖者。
史乘:泛称史书为“史乘”。
征南:指杜预,杜预卒赠征南大将军。
笺:
1.上联用陈平事,下联用杜预事,隐用作衬。
2.清代朱篪题关帝庙联:
前杜氏而好春秋,仗义宣威,此老原非徒左癖;
后岑侯而镇荆楚,奉词伐罪,彼苍何忍听彭亡。

挽简先生叔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浮家避万里烽尘,遥追辽海高风,无惭皂帽;
继志盛一门才俊,若比谢家故事,岂让乌衣。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简叔乾,南社诗人,作品收入《红薇感旧记》、《中华诗苑》等。藏《谭延阎手札》,史丛本。出版《近代湘贤手札》(龙伯坚,简叔乾·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简叔乾有诗《惕轩寄示一九四八年高闱典试诗,次韵奉寄》《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辽海高风: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故此处指管宁的高风亮节。
皂帽:《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宁常着皂帽、布襦裤、布裙,随时单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
谢家故事...乌衣: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笺:上联隐用管宁事。

挽严先生立三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谙韬钤曰武,具述作曰文,鹏翮高骞,诸将孰如投笔早;
负伊吕之才,行巢由之志,鸿施未罄,斯人竟以灌园终。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严重(1892——1944),又名严立三,湖北麻城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曾经担任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总队长、训练部长,被称为“黄埔良师”。北伐时,他出任东路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屡挫强敌,赢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抗战期间,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省主席,为人清高,超世不群,被视为湖北三“怪杰”之一。1944年4月30月病逝于恩施。
韬钤:兵法之书《六韬》及《玉钤篇》的合称。亦指用兵谋略。
鹏翮:大鹏的羽翼。
伊吕:指伊尹和吕尚。伊尹佐商汤,吕尚佐周武王,都是开国元勋。常并称以颂扬人的地位和功业。
巢由:指巢父和许由。相传为尧时隐士,尧欲让位于二人,皆不受。诗文中多用为隐居不仕的典故。《汉书·鲍宣传附薛方》 :“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灌园:浇灌园圃。谓从事田园劳动。后来以灌园为退隐家居的典故。
行巢由之志…斯人竟以灌园终:严1941年后即辞去所有职务,在宣恩县开荒种地,下联切此事。
笺:清代张君权题健园联:
道不远人,法天行健;
货恶弃地,抱瓮灌园。

挽戴先生安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尊翁为开国人豪,尚礼独能承戴德;
茂绩念殊方汉使,浮槎曾不让张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安国先生,为考试院故院长戴公季陶之令子。公以革命元勋,佐国父暨先总统创立建国规制,而于礼为尤兢兢,尝建问礼亭于试院华林馆侧,广征题咏,播诸士林,复与群彦讨论有关礼制问题,撰有《学礼录》一书行世。盖礼者闲邪定分,为社会之常经,而启后承先,又戴氏之家学也,距今三十八年前,不佞与陈翁天锡、周兄邦道、侍公南京待贤馆中,簪笔余闲,偶闻绪论,历历有如昨日,兹惊悉其哲嗣谢世,石城待复,宝树先零,遥睇孝园,倍增凄惘。安国先生夙任空军要职,年来驻节西德,致力外交工作,梯航互达,樽俎为劳,故特以博望拟之,并惜其才之未竟云。
时间: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上旬。
戴安国(?——1984),浙江吴兴人,于德国完成中学,大学学业,通晓德法英三门外语,归国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后参军,任二十二兵工厂工程师,交通部民航局首任局长,为我国空军奠基发轫有突出贡献,后在台湾任过“中信局”驻欧代表,曾在空军服役,以中将衔退役。亦曾任中央电影公司董事长等职,1984年11月11日因胃癌在台北去世。
尊翁:对人之父的敬称。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春秋宋国君主宋戴公的二十二世孙,西汉时期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家族显赫。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代表作《大戴礼记》。此处切姓。
浮槎曾不让张骞:博望槎典。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张华《博物志》: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而还。”张骞曾封博望侯。后因以指张骞乘槎至天宫事。
华林馆:1930年成立国民政府考试院,次年在废址上陆续建立了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宁远楼、待贤馆、华林馆等建筑。
闲邪:防止邪恶。
定分:确定名分。 《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及紃(循)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
陈天锡:见【寿联58.寿陈先生迟庄琴楼两昆仲】。
周邦道:见【挽联229.挽周邦道先生之妻杨夫人】。
簪笔: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
哲嗣:旧称人之子为哲嗣,即令嗣之意。
石城:石头城的省称,指南京。
孝园:戴季陶号孝园居士。
驻节:旧指高级官员驻在外地执行公务。
梯航:梯与船,登山航海之具。也指登山与航海。,也指水陆交通。樽俎:尊俎,酒杯与盛肉之器,皆宴会上用品。后多泛指外交谈判为折冲尊俎。 出自《晏子春秋·杂》上:“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战国策·齐》苏秦说齐闵王曰:“...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博望:指博望侯张骞。
笺:成氏联语中,博望侯张骞,浮槎,灵槎常用切受者出使或出国事。

挽许先生子光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拨乱矢丹心,鲲溟不恨身为客;
教忠偿素愿,鹏路争看子克家。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许子光:待考。
拨乱:平定祸乱。或治理乱政。
鲲溟:应指台湾。
教忠:谓教以忠诚之道理。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克家:本指能治理家族的事务。后转为能继承家业。

挽温教授晋城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老耽朴学曾笺孟;死傍仙源不帝秦。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温晋城(1890——1969),原名学峤,字晋城,后以字行,江西宁都梅江镇人。早年东渡日本,留学于高等工农学校,并在那加入同盟会。民国后,历任李烈钧任都督的江西都督府副官处长,赖世璜部军政治部主任、师长等职,参加讨袁护法战争;1927年12月,赖世璜被李宗仁、白崇禧、熊式辉谋杀之后,和陈国屏等人转入政界,先后任建设厅秘书、县长、行政区专员、省政府委员、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中将主任秘书等职,1949年4月赴台湾。在此前和此后,曾任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教授、总务长,中正大学法学院院长台湾商学院教务主任,中兴大学教授、行政系主任。是赣南较有影响的民国要员和现当代知名大学教授。创办宁都首座私立中学——莲塘中学。著有《孟子会笺》、《孙子兵法注释》、《国学概要》等。
朴学: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来泛指经学为朴学。清代乾嘉学者继承汉儒学风,致力治经考据,以区别于宋儒性命之学,也称朴学。
笺孟:笺注《孟子》,温晋城著有《孟子会笺》。
仙源不帝秦:双典,桃花源中人避秦与鲁仲连义不帝秦。
笺:清代佚名挽张之洞联:
五洲同文,存古朴学,维新欧学;
四朝开济,顾命元臣,立宪名臣。

挽黄先生仲良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闽士例能诗,定知香草斋中,永传法乳;
台员曾集禊,忍向新兰亭畔,重话流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黄祖汉(1887——1970),字仲良,福建莆田人。光绪末留日,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过福建省民政厅秘书长暨代厅长,私立莆田砺青中学校长,莆田县参议会议长,福建公立法政学校教授等职。1949年赴台湾任台北师专教授、台北莆仙同乡会第五届理事长。病卒。著有《倦知楼诗》、《亦径词》。
成氏有骈文《<亦径词>序》。
香草斋:清代著名诗人黄任斋号。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著有《秋江集》《香草笺》。此处切姓兼切地。
法乳:以正法之滋味长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出自《涅盘经》:“饮我法乳,长养法身。”
台员:指台湾。
新兰亭畔,重话流觞:兰亭集会典。
笺:清代杨青题茶山实际寺联:
古寺扫劫灰,佛国重开无遮会;
逆川延法乳,释家亦有中兴年。

挽魏先生清德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于鹤算古稀之际,叨承嘉约,偶预华筵,清醑照榴红,十载难忘康定路;
自鲲瀛光复以来,默数吟俦,当推钜匠,古芬流竹素,一编曾诵了翁诗。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曩者先生七十初度,不佞忝荷嘉招,曾赋五律一章为贺,安榴照座,转眼便及十年,噩音骤传,曷胜黄垆之感,先生居北市康定路,以吟啸自娱,遗有诗稿若干卷。
魏清德 (1887——1964),字润庵,号佁儗子、尺寸园,台湾新竹人,后迁居台北艋舺,清邑庠生,记者、作家、翻译家、收藏家。自曰学习诗文旧学并接受新式教育,日据时期,他长期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主任,是该报位阶最高的台湾人,且诗艺超群,还创作侦探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具代表性地位的古典文人。1920年起,魏清德陆续任台湾劝业无尽株式会社监察役、台北市社会事业委员、台北市学务委员等。1923年获颁学者褒章,同时获颁褒章的还有《台湾日日新报》同事谢雪渔。1927年成为台北诗社瀛社副社长。另外是日人汉诗团体南雅吟社中,仅有的台湾人社员。同年1927年7月成为《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主任。1930年7月至8月间,在《台湾日日新报》发表共计25篇的〈岛人士趣味一班},介绍台湾人的各种嗜好,包括金石书画收藏、台湾的收藏家及其藏品、围棋、猜灯谜、园艺、音乐等等。1936年任台北州协议会会员。晚年任台湾省合会公司总经理,仍热心文艺活动。去世前一年的1963年,膺选为国际桂冠诗人。著有《满鲜吟草》、《润庵吟草》等,2014年,国立台湾文学馆与台湾大学台文所教授黄美娥出版共8册的《魏清德全集》。
成氏有诗《过魏润庵先生宅》。
叨承:忝受;承受。
清醑:清酒。
鲲瀛:指台湾。
钜匠:应同“巨匠”。
竹素:竹𥳑和绢帛。指书、史。义同“竹帛”。
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此处切姓。
安榴:安石榴的省称。语出: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八年秋九月》诗:“长乐含初紫,安榴拆晚红。”
北市:台北市。
笺:过魏润庵先生宅:
耆齿尊天爵,高名动海邦;鸡林诗有价,鲲岛士无双;兰桂香浮砌,蕉椰绿映窗;东宁容大隐,那数鹿门庞。

挽张先生剑芬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慧业自多生,结绀宇胜缘,直与龙树马鸣为友;
词华本余事,歌鼎湖遗烈,尚闻黄钟白雪之音。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龄(1910——1979),字剑芬。号“无诤居士”,湖南湘潭人。自幼悟性奇佳,九岁能文,乡里目为神童。十九岁时,任湖南彬州县长。此后历任国民政府秘书等政界公职。并在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校执教。氏自幼崇信佛教,及长,先后皈依太虚、虚云、南亭等大师,且热心于佛教弘法事业。其书法及所撰诗、文、对联颇为佛教界所称道。台湾各大寺院之碑文、塔铭、对联等,出诸其手者为数甚多。故氏在台湾佛教界享有“湖南才子”之美誉。民国六十八年逝世,享年七十。张龄老居士有佛门联圣之称,其作品多署名“张剑芬”。
成氏有诗《武公吟长约与剑芬万谷眉叔宗烈蒸民同游宜兰归途有作》。
慧业:佛教指生来赋有智慧的业缘。
绀宇:佛寺。也称绀园。唐王勃《王子安集》《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朱轩夕朗,似游明月之宫;绀宇晨融,若对流霞之阙。”
胜缘:佛教语,善缘。
龙树:约公元三世纪。印度古代高僧,南天竺人,释迦灭后七百年出世。其母于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为梵语树名,以龙成道,故以龙配字号,号曰龙树。亦称龙猛龙胜。为马鸣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
马鸣:梵名阿湿缚瞿沙。北印度人,生于公元约一至二世纪时。先奉婆罗门教,逢胁尊者,遂归依佛教。其著作经中国译出的有:《佛所行赞》《大乘庄严论经》《尼干子问无我义经》《大乘起信论》等。
鼎湖:地名。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古代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上天。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后因以鼎湖为皇帝死亡之典。
遗烈:前人遗留的业迹,或烈节、风操。或指前朝或历史上的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
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最洪大响亮。
白雪:阳春白雪之典。

挽李先生绍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耄齿富吟篇,教孝教忠,宜为鲲峤采风者告耳;
孑身兴矿业,其人其事,安得龙门列传以张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建兴(1891——1981),字绍唐,祖籍福建安溪,台湾台北县人。曾任中央银行理事、台湾省政府顾问、中日文化经济协会常务监事、瑞三矿业公司董事长、瀛社社长、中国诗社联合社理事长等职。秉性诚挚,虽富而仁,义之所在,不惧水火。诗如其人,平铺直叙,毫不牵强,真诚之处,令人感动。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华召开,李氏被推为名誉副主任委员。有《绍唐诗存》行世。
鲲峤:指台湾。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
龙门:《史记·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后因以龙门为司马迁的别称。
列传:汉司马迁作《史记》,有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各类。列传主要是记载历史人物的事迹,即唐张守节《正义》所说其人行迹可以序列,故称列传。
笺:清代包延祺挽曾纪泽联:
松北遂抠衣,道范亲瞻,后起英才曾勖我;
瀛西旋使节,枢垣尽瘁,名臣列传又沾公。


共63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