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63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续上)
挽杨主席子惠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汗马茂前勋,齿近百岁,心雄万夫,公真不愧杨家将;
只鸡招近局,春暖四筵,潭深千尺,我亦难忘稻子园。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杨氏常于稻子园寓庐为粥会雅集,园在新店青潭旁,颇具林泉之胜。
杨森(1884.02.20——1977.05.15),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惠,祖籍湖南衡阳草堂,生于四川广安。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先后在川军、滇军任职,加入同盟会。1920年脱离滇军,先后任川军混成旅旅长、师长、军长、四川省省长、四川军务善后督办、十四路讨贼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等职。1926年底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总司令、第一集团军左翼总指挥、四川“剿匪”军第四路总指挥,围攻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率二十军参加淞沪抗战,将士英勇冲杀成为抗日光荣一页。后参加长沙会战等,历任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贵州省主席等职。1939年制造杀害新四军的平江惨案。1947年5月调任重庆市长。1949年兼任重庆卫戍总司令、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同年12月28日去台湾。1952年脱离军界。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及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台湾体育协会理事长、奥林匹克运动会理事长等职。1977年5月17日在台北病故。
成氏有诗《寿杨子惠八十》、《稻子园杨将军宅冬日粥会》。
汗马:指战马奔走而出汗,喻指劳苦征战,原指立的战功,泛指后工作中作出贡献。
心雄万夫: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过。雄心胜过一万个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极大。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杨家将:北宋著名军事家族杨继业家族。明朝熊大木有《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此处切姓。
只鸡招近局: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五:“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只鸡:一只鸡。常指菲薄的祭品。南朝梁简文帝《征君何子哲先生墓志铭》:“桥曰只鸡,徐称酹素。”近局:近邻;关系密切的亲朋。”
潭深千尺:《赠汪伦》唐代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稻子园:杨森结束官场生涯后,不愿居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县新店镇稻子园买了一座山,修建起别墅,在此度晚年。可印证作者原注。
粥会雅集:古代佛教徒及善男信女于饥荒年间常有赈灾普济的施粥活动,称为粥会。1924年,丁福保邀约吴稚晖、蒋维乔、裘保良等好友在上海发起粥集文会,在沪上梅白格路丁家吃粥相叙,并助成丁福保编印《说文解字诂林》。于是粥会成为文士雅集的方式之一。
新店:新店区是台湾省直辖市新北市下辖的市辖区,位于大台北都会区的南郊,原为台湾省面积第二大的县辖市,也是原台北县面积最大的县辖市。
青潭:新店市下辖69个里,其中包含清潭里。
笺:
1. 寿杨子惠八十:
矍铄伏波同,堂堂八十翁,名高九州牧,气作万夫雄,玉醴浮杯暖,琼枝绕座红,花前介眉寿,长喜接春风。
2.稻子园杨将军宅冬日粥会:
一瓯味隽敌千钟,况有园蔬胜泽葑,何氏山林真不忝,坡翁笠屐偶相从,晴晖已破连冈雾,静趣还参隔涧钟,东去青潭无尽水,春来看取起蛟龙。

万众揭竿从,往事差侔铜马帝;
廿年枕戈待,归心竟负碧鸡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数年前,识将军于莼老弧觞座上,曾接杯酒之欢,沉陆未还,强弓先委,骤闻噩耗,为之黯然。
李弥(1902——1973),字炳仁,号文卿,1902年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时为腾冲县太平街),1926年黄埔第四期毕业。1936年任江西瑞昌县长。1939年参加昆仑关战役。1940年,枣宜会战后,调升为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师长。1944年奔赴滇西松山战场,打响松山战役,因功升任第八军军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何思源、庞镜塘、臧元骏(三青团山东省支团部主任)、裴鸣宇、贺执圭(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参谋长)、李弥(第八军军长)。1948年任十三兵团司令官。淮海战役中,奉命支持黄百韬部未果,不久第十三兵团全军覆没,李弥化装逃到山东潍县、青岛、乘海轮赴南京、上海。后任第十三编练司令部司令兼重编第八军军长,往闽西、云南征兵。1950年李弥率部撤往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地,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54年撤往台湾。1973年3月10日病逝于台北。
万众揭竿从: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铜马帝:即汉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击铜马于鄡……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枕戈待: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心切。《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碧鸡山:山名,位于昆明市西。切李之家乡云南。
莼老:应为张维翰,见寿联【13.寿张副院长莼鸥】。
弧觞:寿宴。
沉陆:比喻沦陷于敌手的国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委:同萎,婉词,去世。
笺:清代李鸿章挽谭宗浚联:
铜马门高,谁厌承平出严助;
碧鸡山远,竟看回谷失王裒。

代挽朱将军一民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少日起东南,曾与萧曹同佐命;
浮云黯西北,愿生韩范再安边。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朱绍良(1891——1963),字一民。祖籍江苏武进,生于福建福州。同盟会会员,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四星上将),抗日名将。朱绍良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毕业,后被选送日本振武学校,讨袁战争,失败后再赴日本留学。1916年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1963年12月25日病逝;后被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
佐命:古代帝王建立王朝,自谓承天受命,故称辅佐之臣为佐命。
浮云黯西北:《杂诗二首其二》(魏晋·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韩范再安边:宋代洪咨夔:《风流子(和杨帅芍)》正韩范安边,欧苏领客,红芳庭院,绿荫窗扉。韩范为宋韩琦与范仲淹的合称。安边指安定边疆。
笺:清代梁章钜题况钟祠联:
姓字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
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代挽郭司令悔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海上迓旌旗,听夹道欢声,曾来竹马;
江南念涂炭,知九原遗恨,不仅莼鲈。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郭忏(1893——1950),字悔吾,浙江诸暨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炮兵科,1928年任浙江第六师旅长,1929年8月在国民政府军事编遣会议后去职,后任第18军少将参议,与陈诚共事,再接任第五军中将参谋长。1935年任武汉行营陆军整理处办公厅主任兼宜昌行辕处长。1936年任第46军副军长兼晋陕绥宁边区剿匪指挥部参谋长,旋任武汉警备司令。1938年任第94军军长,1939年任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1941年任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长,1944年升副司令长官,1946年任国防部参谋次长,1947年调联勤总司令。1949年在台湾担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舟山指挥部主任。舟山登步岛之役爆发时,郭忏为舟山国军的最高长官。1950年在台湾病逝。
迓:迎接。 出自《书·盘庚》中:“予迓续乃命于天。”《左传·成十三年》:“迓晋侯于新楚。”注:“迓,迎也。”
听夹道欢声,曾来竹马:《汉书郭伋传》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比喻深受百姓爱戴。兼切姓。
九原:九泉,黄泉。《旧唐书·李嗣业传》:“忠诚未遂,空恨于九原。”
莼鲈: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此处兼切郭之家乡。
笺:清代张联桂题桂林江南会馆联:
宦游遍粤峤东西,揽辔重来,竹马儿童犹识面;
人士萃大江南北,倾觞一醉,莼鲈风味忽萦怀。

挽乔教授大壮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数春风词笔,独擅妍华,柳永遇何穷,井水千秋应有恨;
听霜夜钟声,顿成凄楚,姑苏潮正落,江流一碧总无情。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乔氏工词,历主大学讲席,晚遘艰屯,过苏州投水死。
时间:1948年7月3日。
乔大壮(1892.01.16——1948.07.03),原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县(今双流县)人,近代词人、篆刻家。清末就读于北京辞学馆。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历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因好友许寿裳被暗杀,深受刺激,自沉于苏州枫桥下。
春风词笔: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妍华:指美艳;华丽。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井水:旧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形容其作品流传之广。
霜夜钟声: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乔大壮自沉于苏州枫桥下。
遘:相遇。
艰屯:艰阻,困苦。出自晋潘岳《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晼而将暮。”
笺:
1.联有词味。
2.钟云舫题杜甫草堂:
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
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挽沈教授兼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经师难,人师尤难,问子卿消息如何,曾共胡羝淹朔雪;
秋声作,筑声不作,念燕市萧寒特甚,可堪越鸟眷南枝。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兼士浙江人,抗战时,身陷北平,艰贞不屈。
沈兼士(1887——1947),名臤[qiān],一名臤士、坚士,笔名兼士,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沈尹默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19岁时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归国之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曾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省立一中、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为中国新诗倡导者一。沈兼士创立汉语“文字画”、“初期意符字”等学说,是清末档案整理的开拓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抗战期间,曾任《鲁迅全集》编委,参与组织抗日团体“炎社”。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有《文字形义学》、《广韵声系》、《段砚斋杂文》等。1947年逝世,享年六十岁。有《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传世。
成氏有诗《次韵兼士膺选好人好事代表》,沈兼士有文章《余与惕轩兄交谊之回顾》。
经师难,人师尤难: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难遇到。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子卿: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羝:羝羊,公羊。又,三岁的白色公羊。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筑声:高渐离击筑之声。此处或非此义,待考。
燕市:战国时燕国的国都蓟。《史记·荆轲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萧寒:《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特甚:特别厉害;太过分。表示程度超过一般,超过很多。
越鸟眷南枝:《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笺:
1.次韵兼士膺选好人好事代表:
休文世泽承千载,蕊榜高题纪昔时,济美已看庭凤起,忘机唯许海鸥知,平生好善葵同向,百事虚心竹可师,莫道轮囷秋树老,春来依旧发华滋。
2.薛时雨挽李小湖大理:
经师人师大宗师,江上题襟,许我平分一席;
金管银管斑竹管,湘东纪事,如君自有千秋。

挽周校长鸿经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所病在膏肓,极蓬莱方丈之遥,竟无灵药;
平生宏著述,继周髀算经而后,卓有新编。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周于数学造诣极深,以癌症病逝美国。
周鸿经(1902.01.11——1957),数学家,教育家,江苏徐州人。1922年以全班之冠成绩毕业,免试直升国立东南大学算学系(即数学系),师从熊庆来、何鲁、段子燮、周家树、刘伯明、柳诒征、吴梅等人。1927年毕业,任教于厦门大学,1928年在国立南京中学任教。1929年任教于清华大学。1934年夏入伦敦大学,1937年夏毕业,两篇硕士论文获主考者剑桥大学教授G.H.Hardy称誉,授予特优星号之理科硕士学位;因报国心切,旋即回国。1937年秋受聘为中央大学数学系教授,并曾兼任数学系系主任,1941年任学校训导长。1945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1948年春辞司长职专任中央大学教授,旋兼任中央大学教务长,1948年8月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49年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9年到台,以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为中央研究院筹建南港新址,并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0年任“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首任理事长。1956年秋,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请前往康奈尔大学讲学。1957年伦敦大学预备授予科学博士学位,未及准备便因病在纽约逝世,享年仅55岁。
所病在膏肓: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情恶化,已到无可挽救地步。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笺:蓬莱方丈可切台湾,又涉徐福求药之事,再发无药之叹,联料运用巧妙。

挽戴教授君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课士卸皋比,直令槐市春无色;
研经粲鸿制,兼有梅园句最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令读平声。
戴君仁(1901——1978),字静山,笔名童寿,晚号“梅园”,浙江宁波鄞县人,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出生于鄞县。民国六年先期进入北京大学,由文预科学习升入中文系。“淹贯经史,游衍文辞”,受教于“沈兼士、吴瞿安、黄晦闻、张孟劬之门”。在大学读书时,戴君仁尤其“爱好文字学”,尤得沈兼士先生之深许。1923年毕业后,受聘于天津南开中学担任教师,兼授大学国文部。后任教辅仁大学。台湾光复的那一年,也就是1945年,台北创立师范学院,邀函戴先生去掌国文系主任。于是戴君仁在1947年便离开了大陆,应聘去了台湾。一年后,又转应国立台湾大学聘,出任中国文学系教授,自此在那里讲学直到终世,并曾任考试院襄试委员。1978年12月,戴君仁病逝,寿年78岁。所著有《中国文字构造论》《谈易》《阎毛古文尚书公案》《春秋辨例》《梅园论学集》、《梅园论学续集》等合为「梅园十种」。总题《戴静山先生全集》。
戴君仁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课士:考核士子的学业。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有某公课士,以《赋得蜻蜓立钓丝》,限‘蜻’字,七排四十韵。人以为难。”
皋比:虎皮的坐席。 唐代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之二:“猊座翻萧索,皋比喜接连。”后来常指学师的座席。
梅园:戴晚年自号“梅园”。
笺:清代郭伦伍题安南广生药店并杂货联:
广结故交游,贸易咸来槐市远;
生逢新世界,清平暖沸桔泉香。

挽李教授渔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蕉窗执手,谓臣精已亡,渺渺乡愁,那堪病肺孱躯,更在茂陵秋雨外;
蒿里招魂,叹书种将尽,茫茫灰劫,差幸呕心秀句,早收昌谷锦囊中。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2年8月12日。
【作者原注】民国六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湘潭李君,以疾卒于石牌荣民医院,得年六十八岁,绛帐低垂,泣闻弟子,黄垆独对,望邈山河,爰濡泪缀辞以哭之曰:浩浩邺侯之架,已蜕仙蟫,迢迢衡岳之云,不回征雁,嗟我渔叔,其竟中寿而摧,一瞑不视耶,自来蓬峤,频接兰言,佳节佳辰,或飞觞而共饮,某山某水,时蜡屐以偕游,闲话平生,亦商旧学,槛外之蕉阴未改,瓯边之茶味犹甘,固知历块过都,骅骝曾跃于千里,岂谓生天成佛,鸾鹤遽翔于九霄,空谷重来,逝川莫挽,向时邻笛,都成呜咽之声,落月屋梁,但见凄凉之色,斯人不作,有恨如何。
李渔叔(1905——1972.08.12),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曾任“总统府”秘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诗学泰斗,书法名家。书法工擅楷书,师法唐人,盖因学问渊雅,下笔不俗,常以硬毫书,而健挺劲利,神气奕奕!被誉为“湖南第一才子”。著有《花延年室诗》、《鱼千里斋随笔》等。
李渔叔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有骈文《<花延年室诗>序》《鱼千里斋随笔序》《哭李渔叔教授文》,有诗《渔叔示除夕二首依韵和之》《次和渔叔省中见燕》《花延年室诗集题辞》等。李渔叔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蕉窗:疑用怀素蕉叶练字典。
臣精已亡:《史记刺客列传》田光曰...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孱躯:衰弱的身躯。明李东阳《燕长沙府席上作》诗:“愧我孱躯真倚玉,看君雄饮欲吞江。”
茂陵秋雨:《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
蒿里:古挽歌名。 见晋崔豹《古今注》中《音乐》。
灰劫:同“劫灰”。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呕心:形容费尽心思。典出李贺,见下文。
昌谷锦囊:昌谷,唐代诗人李贺的别名。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黄垆独对,望邈山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浚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世因用“黄垆”作悼念亡友之辞。
爰:助词。
邺侯之架:唐朝李泌,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时人呼其“邺侯”。其搜罗书勤,家富藏书,且多为书祖,比肩则寡。后来,人们在称美他人藏书之众时,喜用此典。
蟫:衣服、书籍中的蛀虫。
中寿:次于上寿为中寿,说法不一。 《左传·僖三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疏》:“中寿百。”《庄子·盗蹠》以中寿为八十,《淮南子·原道》以中寿为七十,《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以中寿为六十。
一瞑不视:谓人死不能再有所见。 《战国策·楚》:“有断头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兰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以兰言喻心意相合的言论。 唐《骆宾王集》《上齐州张司马启》:“挹兰言于断金,交蓬心于匪石。”
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历块过都:越过都市,经过山阜,出自《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颜师古注:"如经历一块,言其疾之甚"。
向时邻笛:晋向子期(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后以邻笛借喻追昔怀旧。
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成语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笺:
1.花延年室诗集题辞:
脱手诗三百,撑肠卷五千,书多宜润屋,花好足延年,绮岁亲鞍马,荒山拜杜鹃,知君有仙骨,家世本青莲。
2.过渔叔墓园作:
斯人一去邈云涛,世态于今异所遭,翰墨香从芸舍减,金银气比杏坛高,难忘北海曾知备,除却东坡孰和陶,向晚夷歌乱邻笛! 新声无复郁轮袍。
讴圃曰:结语饶有寄托,郁轮袍且不可得!况霓裳羽衣乎?况阳春白雪乎?

挽卢教授声伯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宫墙擪笛,得吴霜厓卢饮虹一脉之传,从者数千人,雅调能赓杨柳岸;
诗会停杯,继彭素庵姚味笋诸公而逝,伤哉重九节,清吟不共菊花天。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7年10月28日。
【作者原注】江右卢声伯(元骏)教授,夙工词曲,妙解宫商,为长洲吴瞿庵先生再传弟子,旅台二十余载,都讲各大学,并主政治大学中文系颇久。嘉惠来学,有声于时,家住木栅指南宫下,每当晨光熹微之际,辄率诸生揣摩曲调,研习词腔,豪情云上,逸兴飙举,引吭高唱,响彻林皋,不啻众仙之咏霓裳,郢客之歌白雪也,窃谓中土韵文,素重音节之美,凡短长高下,抑扬顿挫,必皆宣之于口,验之于声,始克曲体其妙,声伯现身示范,振斯道于举世不为之日,使仙音法曲,渐洗尘嚣,大吕黄钟,兼宏雨化。可谓有功艺苑,无忝人师者矣,故特表而出之,俾世之习中土文学者,知所取镜,而于古人声入心通之说,一加意焉,声伯又为中华学术院华冈诗学研究所委员,今岁重九登高,吟筵莫赴,客馆旋捐,桓景遘灾,竟乏囊萸之效,山阳重过,但闻邻笛之声,回首旧游,岂胜呜唈。
卢元骏(1911——1977),字声伯,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人。毕业于江西省立中学,后考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1937年,加入国民党。毕业后返乡创办文化中学,自任校长,设分校于南昌。10月,任江西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机要股长。抗战胜利后,任正中书局南昌分局经理。1947年2月,任省党部第七届执行委员。10月,党团合并,续任省党部执行委员。1948年5月,兼省党部代书记长。1949年,随书局去台湾,任书局总编辑。先后任中央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秘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主任、校总务长、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孔孟学会理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兼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等校教授有年。卢元骏著有《微芒集》《宋代民族精神词选》《四照花室论文集》《四照花室曲稿》《四书五经要旨》《新序今注今译》《四照花室词谱》《关汉卿考述》《曲学》(陈庆煌续成)等。
卢元骏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成氏有《悼卢声伯教授文》,并有诗《声伯属题“春晖”长卷》。
宫墙擪(yè)笛:《连昌宫词》(唐·元稹)李谟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擪笛:按笛奏曲。
吴霜厓:吴梅,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近代著名全能曲家,度曲谱曲皆极为精通,对近代戏曲史有很深入的研究。吴梅弟子很多,南京大学以研究戏曲闻名的诸位先生大抵都是吴梅门下后学。
卢饮虹:原名卢正绅,后自己改名为卢前,字冀野,自号饮虹,江苏南京人。国内著名的词曲教授,才华横溢,人称“江南才子”。
杨柳岸: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会停杯:疑指流觞曲水。
彭醇士:见【挽联34.挽彭立法委员醇士】。
姚味笋:见【挽联109.挽姚国民代表味辛】。
江右:此处指江西。
长洲:长洲县是历史上苏州的一个县。
都讲:学舍主讲者。
木栅:位于台北市东南边。光绪年初属淡水厅,战后自台北县深坑乡析出木栅镇,后与景美镇皆并入台北市,成为市辖之一区。成惕轩受任考试委员后迁居木栅考试院宿舍。
指南宫: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木栅指南山一带山麓,为台湾道教圣地之一,俗称仙公庙,以主祀八仙中的“吕仙公”(吕洞宾)缘故而得名。
飙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语出:《明史·王越传》:“越姿表奇伟,议论飙举。”
林皋:林,此泛指山林、林野;皋,此泛指岸边,水旁陆地。林皋,即指林野和水岸之地,泛指山野。
郢客之歌白雪:阳春白雪之典。
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至隋称为法曲。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比较优雅一些,因此也称为清雅大曲。包括《霓裳羽衣》等。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声入心通:指一闻圣人之言,即能领悟其微旨。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加意:注意,留意。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传》:“愿陛下详察之,少加意而熟虑焉。”
客馆旋捐:疑“捐馆”之典。舍弃所居之屋舍,为死亡之婉称。 《战国策·赵》:“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宋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也省作“捐馆”。
桓景遘灾,竟乏囊萸之效:桓景:出自南朝梁吴均所作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是中国传统习俗重阳节里面的关键人物.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遘:相遇。
笺:
1.声伯属题春晖长卷:
今代论贤孝,南州有隽才,兰馐徵洁养,荻画怅成灰,写入鲛绡妙,疑看鹤驭来,披图长绕膝,合减玉川哀。
2.陈庆煌挽卢声伯联:
诸生不可无师,渥荷滋培,心香一瓣三年服;
斯曲几成绝响,临危托付,血泪盈眶四照花。
【注】 先师于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双十国庆节,在三军总医院交代完成《曲学》论著。
3. 作者原注即《悼卢声伯教授文》:

挽赵校长龙文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试诸生以周官司暴之能,蕊榜频登,允征善教;
尊圣学于论语当薪之日,芸编不废,终挽横流。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赵龙文 (1902——1968),原名华煦,字风和,别号遁庵,浙江义乌井头村人。曾任胡宗南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兼渭北清乡督导团团长,并为胡宗南秘密组织“铁血救国团”骨干之一。1932年,任浙江省警官学校政治指导员,不久升为教务主任。1934年,任浙江省会警察局局长兼警官学校校长,成为戴笠复兴社特务处重要人物、力行社核心分子。是年11月13日,与戴笠合谋暗杀宣传抗日救国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于沪杭公路翁家埠,受到舆论谴责。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杭州前夕,任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省抗日自卫总队第一支队司令。1940年到西北,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的秘书长。1942年起,随谷正伦先后任甘肃省民政厅长、贵州省民政厅长等职。1947年再至西安,任胡宗南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兼渭北清乡督导团团长,并为胡宗南秘密组织“铁血救国团”骨干之一。1949年,任甘肃省陇南行署主任,12月去台湾。先后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
周官司暴:官名。《周礼》谓地官司徒所属有司暴。“暴”古“暴”字。主管禁止市上喧闹、侵犯及结群饮食。如不从。可以搏而戮之。此处切其“中央警官学校”校长身份。
蕊榜: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蕊宫。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
善教:善于教导《孟子》“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圣学:指孔子之学。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
论语当薪:(清)袁枚《小仓山房集》(清乾隆刻增修本)小仓山房诗集卷,祗道尧编同骨葬,何图论语当薪烧。
横流:比喻动荡的局势。 《宋书·武帝纪》中义熙十三年令:“大拯横流,夷项定汉。”南朝梁陆佐公(倕)《石阙铭》:“拯兹涂炭,救此横流。”
笺:清代吴恭亨挽康永祥联:
我客诸侯,每眷怀旧侣故乡,子真健者;
世多异学,慨力挽横流沧海,今又何人。

挽黄大法官正铭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一病早辞官,槐市剩看遗稿富;
廿年同校士,棘闱渐感旧人稀。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黄正铭(1901—1975),字君白,浙江宁海人。民国13年(1924)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政治系,毕业时得法学士学位。后参加浙江省选拔县长考试,名列第一,任太平县(今温岭县)县长一年,转任杭州市民政科长。旋参加官费留学考试,因主事人舞弊,虽及格仍不批准出国。正铭深造之志不移,四出筹资,终在民国22年留学英国,就学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5年,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32年升系主任。35年春,以中国外交部代表团顾问身份,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二次世界和平会议。翌年,任民国政府外交部亚东司司长。38年随外交部驻广州数月,转赴台湾,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兼任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教授。1952年当选为台“司法院大法官”。1975年病逝于台北。一生好学,通英、法、德、日等国语言文字。著作有《国际公法》、《中国外交史》、《中国外交史论》等。曾赴法、日、印度、西德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卒后,其家属遵照遗嘱,将所藏图书全部捐赠台湾文化大学图书馆,特辟“君白文库”。
遗稿:死后所遗手稿。。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范文正公集叙》:“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棘闱: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唐、五代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出自宋苏籀《双溪集》《送陈梦得省闱》诗:“棘闱春晓锁南宫,文柄伊人掌握雄。”
笺:清代俞樾挽费念慈联:
词曹一出,便主持浙水文衡,高坐棘闱谈古义;
小别四旬,正传玩洪家歌版,骤闻蒿里发哀音。

挽戴校长运轨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盛业续南雍,筚路更开无尽境;
新知衍西学,蓬山今有再传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戴运轨(1897.11.27——1982.04.04),字伸甫,物理学家、教育家。出生于浙江奉化。1917年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宁波中学)毕业。1918年东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科,1922年又入京都帝国大学物理系,1927年毕业后旋即回国,1927年任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1928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改名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2年,任金陵大学物理系教授,1937年随金大自南京西迁成都,直至抗战胜利;期间自1940起兼任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在1941年、1942年兼任华西坝成都空军参谋学校物理学教授。后曾参加接收日本在台湾设立的帝国大学,并将它改建为台湾大学,创建该校物理系,在该系进行了原子核击破实验。参与筹建新竹清华大学,并创建了该校原子科学研究所。参与筹建中国台湾中央大学,创建了该校地球物理研究所。1973年,戴运轨自中大荣休后,受聘于私立中国文化学院,任教授兼理学部主任、物理系名誉主任;中国文化学院改名中国文化大学后,任研究教授。1982年4月4日在台北逝世。
南雍: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为“南雍”,设在北京的国子监为“北雍”。雍,辟雍,古之大学。
蓬山:此处应指台湾。

挽杜校长元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树人从政,并见修能,记播越相逢,曾听啼鹃当蜀道;
望岳怀乡,竟成遗恨,知精灵不昧,定随归雁到衡阳。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杜元载 (1904——1975),字赓之,生于湖南省溆浦县,著名法学家、教育家。1922年杜元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先是到湖南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后赴美国留学,相继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私立西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杜元载应河南中山大学校长邓萃英之邀,任河南中山大学法科教授兼法科主任。1930年河南大学法科改为法学院后,他成为河南大学历史上第一任法学院院长。离开河南大学后,杜元载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等校任教授、系科主任、教务长、院长等职。1949年杜元载携家眷去台湾,历任台湾考试院分类计划委员会主任秘书、考选部司长、司法行政部司长等职。1958年他出任台湾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3月20日,杜元载因病逝世,享年72岁。
修能:卓越的才能。
播越:逃亡;流离失所。
啼鹃: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蜀道: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抗战时杜元载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直属四川教育学院分团筹备处主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直属国立西北大学分团筹备处主任。
精灵:灵魂。
归雁到衡阳:与前文“望岳”照应,指回雁峰,回雁峰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为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又称南岳第一峰。此处切杜之家乡。

挽胡教授耐安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轶事独能谙,新成壬父湘军志;
修名应不朽,上拟遗山野史亭。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胡耐安(1899——1977),原名有祉,字耐安,别署园,60岁后号叟,70岁后署乐翁,安徽省泾县榔桥镇溪头村人,著名作家。年轻时赴日本读书,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后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民国15年北伐战争开始,奉召回国服务。两年后复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后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后任中央宣传部计划委员、中央农业银行顾问、安徽省政府顾问。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首席参事、湖南省党务改组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后退出政界,先后在国立暨南、中山、边疆大学及省立安徽大学任教,育材甚众。1951年在台湾政治大学政学系任教。1973年退休,仍兼教授。1977年9月因脑血管疾病逝世。终年79岁。著作有《中国民族志》、《中华民族》、《中国文字学检讨》《民族学发凡》《说徭》《粤北排山住民》、《边疆宗教》《贤不肖列传》、《新湘军志》等十数种,约100万字。
壬父:王凯运(1833~1916)原名开运,字纫秋;中年改名凯运,字壬甫(一作壬父);50岁后改字壬秋。署所居为湘绮楼。自号湘绮老人,学者称湘绮先生。被时人推为“儒宗”。
湘军志:《湘军志》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所著,是王闿运自认为最得意的史学著作,是应曾国荃之请而写,反映了湘军完整历史。胡耐安著有《新湘军志》。
修名:盛美的名声。 《楚辞》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遗山: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胡与元好问的相似之处:第一是在历史和文学方面著作甚丰。二是都弃官从文,自甘恬退。
野史亭:位于忻府区,是元好问墓的一部分。

挽屈教授万里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浮海望齐烟,定知故宇萦怀,曲阜春风钟阜月;
传经昌汉学,更有高文华国,灵均骚赋大均诗。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
【作者原注】齐烟,见李贺诗:“遥望齐州九点烟”,谓九州也,非指山东,以下以汉学对之,盖借用耳。
时间:1979年2月16日。
屈万里(1907——1979),字翼鹏,山东省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人。1937年协助馆长将金石器物、书籍、书法、名画、金石拓本,辗转运往四川万县保存。1945年,随中央图书馆迁至南京,历任编纂及特藏组主任。1949年赴台,应“国立”台湾大学之聘,任副教授兼文书组主任。1953年升为教授。1957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1972年,以“对先秦史料之考订、中国古代经典及甲骨文之研究均有成就,尤精于中国目录、校勘之学”,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3年元月至1978年7月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先后应聘为美国普林斯顿高深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一生致力于教学及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和甲骨文研究工作,成绩卓著。著述有《诗经释义》《尚书释义》《古籍导读》《图书版本学要略》等。有关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经学、史学、文字训诂的专著20余种;有关诗、书、易及古文史考订论文编成《书佣论学集》。曾两度去美国,编成《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1979年2月16日病逝于台湾。
屈万里曾任考试院襄试委员,为成氏同事。
浮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论语·公冶长》。此处应指身在台湾。
齐烟:九州,中国。
故宇:旧居。引申为故国;家乡。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此处切屈之故乡山东。
曲阜春风:沂水春风是一个成语,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
钟阜:指钟山(紫金山)。此处切民国政府首都南京。
汉学:对中国的研究,尤指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另,汉儒治经,多注重训诂文字,考订名物制度。清代乾隆嘉庆间称其学为汉学,与宋明理学相对,又称朴学。此处应为后者。
华国:光耀国家。
灵均:屈原,字灵均。
大均: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此处与屈原双切其姓。
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借用:楹联中的借对手法。
笺:
1. 严格的说,用屈原并非切姓,因为屈原姓芈,氏屈。
2. 上下两结复字运用巧夺天工。

挽徐教授复观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缔交在卅载之前,记斗室徘徊,君方叹凤思玄圣;
问齿推十年以长,数名山纂述,我自雕虫愧壮夫。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民国三十三年,复观任军委会联秘处副处长,余供职国防最高委员会,距渠办公处甚迩,暇常相见,见辄谈诗,是为余识复观之始。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湖北浠水人,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1928年赴日留学,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先入明治大学,后就学于日本士官军校。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提前返国。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战,亲身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1943年,任军令部联络参谋,派驻延安。后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擢升少将。1944年谒熊十力先生于重庆北碚勉仁书院,并拜入其门下。1949年迁台,定居台中,并历任省立农学院、私立东海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58年元旦,徐复观与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9年赴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继任教席。1982年4月,徐复观因胃癌在台湾逝世,享年80岁。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性论史》《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国经学史基础》等。
成氏有诗《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
缔交:结为朋友。
叹凤:《论语·子罕》:“(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本为孔子感叹时无明君,故无凤皇、河图等瑞应之物。后因以叹凤比喻世道衰颓或生不逢时。
玄圣:特指孔子。《文选·班固》:“悬象闇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李善注:“玄圣,孔子也。”
雕虫愧壮夫: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用于比喻诗、文的写作。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南朝梁沉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军委会联秘处:「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简称「联秘处」。
渠:他。
笺:清代谭士梧挽彭玉麟联:
缔交垂五十年,最难忘风雨情深、云泥分隔;
著绩遍数万里,更折服皖鄂功峻、粤海勋长。

挽蓝教授荫鼎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烟月如新,竹树如新,万纸唤春回,推韦偃画牛兼擅;
人民犹是,城郭犹是,一庐看鼎立,料令威化鹤重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廿四年前,淡江文理学院主事者,邀游淡水,始识蓝先生于宾筵之中,嗣承约观鼎庐所藏器物,一诺经时,竟未及践,隙驹迫于尘鞅,园鹂隔其好音,辋川画图,剩萦心目,黄垆咫尺,顿邈山河,兹缀挽辞,盖不胜其物是人非之感矣。
蓝荫鼎:(1903.10.03——1979.02.04),曾在1941年(日治时代晚期)改名为石川秀夫。出生于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台湾知名水彩画家,多次入选帝展及台展。他曾师事石川钦一郎。1920年起在罗东公学校当任美术专员。1921年与宜兰头城人吴玉霞结婚。作品曾在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展出,为台湾首位应邀访美的艺术家。曾任联合国艺术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 (1966年,伦敦剑桥美术馆收藏)。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以及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蓝荫鼎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华视出任要职。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文章曾被收录于中学的教科书之中。1979年2月4日,凌晨二时三十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竹树:蓝荫鼎很喜欢画竹,也喜欢在画面上捕捉乡下人家的屋前屋后常可看到的一片竹林,迎风摇曳,自然生姿的景象。
韦偃画牛兼擅:韦偃,公元8世纪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官至少监。画家,擅长画马,有一副《沙牛图》,故称兼擅。
人民犹是,城郭犹是...料令威化鹤重来:丁令威化鹤,出自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用来喻指世事的变迁。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鼎立:坚强挺立。此处指鼎庐。
淡江文理学院:为现台湾淡江大学。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白居易《长庆集》《登香炉峰顶》诗:“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园鹂隔其好音: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辋川画图:唐王维晚年在蓝田辋口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改筑别业,水环舍下,风景奇胜,与友裴迪浮舟往来其间。尝集其所作诗号《辋川集》,又自图其山水,号《辋川图》。
黄垆咫尺,顿邈山河:悼念亡友之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浚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挽宾教授默园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壮抱负风云,百尺有楼余晚悔;
遗篇托忠爱,九原无憾是中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宾国振,号默园,国学大师,湖南湘潭人,有《晚悔楼诗余》《辛稼轩其人其词》《两宋湘籍词人考》《骈文之特质》《金元词述》《两宋词述》《论词之兴起及其在隋唐五代之发展》《谭魏生(味菘)生平述略》等。
宾国振有词《藏山阁题咏 庆春泽》。成氏作有《晚悔楼词序》。
百尺有楼余晚悔:照应“晚悔楼”。

挽鲁教授实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三舍早传经,旁及龟文,能为读书留种子;
一廛同托命,晚虚鲤对,最怜扶病有衰亲。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鲁实先,【见寿联40.寿鲁教授实先】。
三舍: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宋曾慥《高斋漫录》:“ 三舍取士,《周官》宾兴之法,相公何为不取。”
龟文:龟背的纹理。此处应指甲骨文,鲁著有《甲骨文考释》。
一廛:一夫所居之地。 《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也作“一㙻”。
虚鲤对:疑指鲁晚年儿子鲁传先身处大陆。
扶病:指支撑病体。亦指带病工作或行动。
衰亲:年老的双亲。清唐孙华《暮春杂诗》之五:“负米频行役,衰亲倚望情。”
笺:
1.下结倍增其哀。
2.清代梁章钜挽李国瑞联:
吴会领班联,实政真无惭益友;
淮扬瘁心血,虚衔何以慰衰亲。


共63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