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当代王蛰堪(共 293 首) 五律 1七绝 6古风 1 285 作品不分行

共285,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岫云凭断。
登临候、吟怀惊又秋晚。
漫循黄叶认孤村,冷梦凭谁唤。
见说是、情缘曼衍。
移来珠草灵河岸。
算别有伤心,伴蜡泪、灯枯岁尽,曾寄哀怨。

依旧射目酸风,层峦迷望,忍道尘世都换。
俊盟能几赋清游,把酒芳痕饯。
剩万缕、蚕丝自茧。
寒英祗怕香吹乱。
动客愁、相将处,小伫回眸,夕阳山半。

过彭城,与和轩、高凉、疏影访燕子楼。旧迹久已毁于劫火,今之所存实数十年间仿构者,而铁将军犹见拒,不得登,怅归赋此。
吟边酒畔。
幽锁閒庭院。
好梦无由怜盼盼。
为说旧欢新怨。

朅来重忆当时。
几番骚客栖迟。
一瞬千年桑海,羡他燕子能知。

余少时读词,以白石、竹垞、鹿潭知有流虹桥,心窃慕念,而游屐不到,每以为恨焉。秋扇词人缋垂虹感旧图,余为之题,然意有未尽。辛卯秋杪,始过吴江,薄暮偕高凉、抱琴、疏影、纫霞、立中、吟霜诸子饮于桥畔酒家,乘醉往访。夙愿既遂,感伤愈甚,更赋此解云。
柳岸摇金,波光幻碧,吴江故话难描。
漫抚风流,禁他画本相招。
纷番乱劫烽烟后,叹芳痕、都付萧寥。
镇凝眸,梦断幽灯,虹断残桥。

低徊枉自沉吟久,要霜天唤月,照我吹箫。
纵不多情,也应一曲魂销。
孤怀那更重携酒,好江山、不是前朝。
怕深寒,谢尽香红,凋尽风骚。

百年风物归残劫,沉疴问谁能起。
一旨承天,三军列甲,钦此都成民意。
长城既毁。
便重赋招魂,枉抛心计。
一片歌欢,断红宁醒祖龙睡。

强权祗今剩几。
去来春渐远,王霸难继。
南海风潮,中东战伐,莫把人心旁置。
残山剩水。
怅明日黄花,著愁无地。
坐看窗云,柳烟斜照里。

辛卯之秋,七月既望,秋扇词人置酒孤飞云馆,盖大苏前游赤壁之日也。于是相与乐甚,竟夕欢饮,不知窗外何世。先一月,予过蕲春,追慕东坡之意, 曾往黄冈一游,虽有吟思而不克成篇。今者引以为发耑,同拈此调云。与聚者和轩、高凉、小菱、小洪。
风销月隐,剩吟边付与,多情词客。
举酒飘然凌万顷,招得髯翁仙魄。
渺渺予怀,凭空吊远,同此风流癖。
屏山影外,俗尘谁会今夕。

因念荆楚闲踪,登高挥涕,是处成追忆。
目送大江思缩手,独挽斜阳深揖。
遗范犹存,斯人往矣,对景馀叹惜。
一声歌罢,梦回残烛虚白。

太息苍冥造化工。
晚峰奇秀认葱茏。
酒边吟屐且从容。

已自行藏多草草,漫云心事尚忡忡。
一襟烦暑快当风。

陈迹堪嗟俯仰间。
存亡继绝力抛残。
顾黄遗范更谁传。

一代宗师如有恨,百年劫难岂无端。
斜阳墓草泪空弹。

治世齐家志未伸。
悬壶究可济斯民。
一编百草足堪珍。

旷代贤才能入圣,千秋功业已称神。
但期医国出新人。

茗坐危亭俯翠畴。
梯田岂必一时休。
环山错带绿油油。

一盏香涛消苦夏,无边孤绪替吟眸。
名区半晌且优游。

万象纷纭拟彩沤,帝京何事苦淹留。
云迷蓬岛携仙侣,露冷沙洲宿草鸥。

伤紫陌,叹红榴。
一腔幽绪酒边收。
乱尘声里惊重五,雾掩乡关起暮愁。

甲子重交认吉辰,身丁乱世不逢春。
与君等是过来人。

唯有诗书能种德,祗因声气许为邻。
何当把袂梦重温。

屈子沉江竟。
自当时、香烟未绝,几番衰盛。
一脉相沿唐与宋,闻道风骚各领。
千载下、人天都病。
瓦釜雷鸣聒耳久,算晴窗祗作长宵暝。
残劫里,醉还醒。

今来岂是寻幽胜。
矢初衷、绵丝续缕,此心堪凭。
万仞峨眉青未了,但许山灵为證。
凝涕处、孤怀耿耿。
把酒相看无尽意,喜吟旌戮力同持定。
云海畔,望金顶。

梦回馀暇暂无烦,曲舍寄幽欢。
疏狂小驻流连地,但忘却、马沸车喧。
放胆同掀杯酒,今宵且醉长安。

知他此夕是何年,有恨未全删。
吟边几许伤心事,怕重愁、惹泪同潸。
谁会当时憔悴,濯缨濯足都难。

去日惊回又一春,祗消帘月与温存。
无端病酒还供泪,几许深哀可语人。

残客梦,苦囚身。
不堪回首溯前尘。
他年了得今生债,宿世凭谁问果因。

谁解平生未了缘,都来恩怨怎消删。
情方炽处嗔犹好,酒半酣时恨也难。

怜并蒂,指双鸳。
愁痕无处不相关。
且教闲却熙荃笔,一任芳缣独写兰。

谁翻古调唤清听,婉妙别箫笙。
霜弦拈挑依徊处,作千转、漫遣消凝。
寒渚渔樵曾话,高山流水堪盟。

虞山旧脉许新承,秋尽草还生。
神魂小逐云中鹤,动孤吟、冷却茶觥。
苍鬓无言已醉,青衫有泪先零。

秾桃艳李,醉眼重看如隔世。
爨演氍毹,毕竟腥唇也近朱。

蜂狂蝶浪,镜里瓶花空自放。
谑语惊痴,却笑深杯惹恨时。

冷艳奇葩空惹恨,孤芳不渡庭隅。
疏狂对酒漫怜渠。
秋来鸿信杳,凉暖定何如。

若许幽怀谁与诉,阶前独恁踟蹰。
晚云幻碧易成朱。
梦回香雪海,折取一枝无。

漫许孤悰暂忘忧,南来随分赋清游。
铁琴铜剑想风流。

劫火惊心遗旧迹,江天过影话名楼。
酒边襟愫尚悠悠。
按:【注】楼在常熟古里镇,为江南三大藏书名楼之一,旧迹仅存三之一。

红豆山庄著意寻,颓垣犹锁碧阴阴。
百年尘劫况于今。

几许幽思情可托,无边怅绪酒难任。
归来底事费沉吟。
按:【注】红豆山庄为牧斋少年读书处,久已毁于兵火,片瓦无存,唯红豆树尤在,四百年故物也。


共285,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