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3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续上)
一枕天风渐入幽,小银河里漫飞舟。
溯洄应已近源头。

来世未知非未想,帝乡能到不能留。
芷兰无语替人愁。

记得山前小洞幽,重来不用问渔舟。
一生能历几回头?

高士已随星隐没,桃花只合水收留。
有时沉痛胜于愁。

夏日烟光处处幽,江行宜步亦宜舟。
开樽未必要由头。

湘月九重凭想望,荔枝三百足淹留。
而今不缺是清愁。

素心相守,此意梅花有。
一树临溪双影瘦,恰在月圆时候。

阁边丛竹新栽,成阴不用多猜。
待到松高及屋,听鹂抱个琴来。

只合词人住此间,最高楼上对青山。
何妨片月同孤寂,自有和风共往还。

云阵阵,水湾湾,廿年交契水云闲。
观鱼各袖无争手,冷却磻溪旧钓竿。

百年孤独,向苍崖坐看,露横星没。
除却东坡当日影,眼底更馀何物?
一碧长天,万竿秋水,少个知心月。
玉壸倾尽,待将幽兴催发。

遥念元始之初,韶音仙乐,未必宜人接。
便溯流光还起点,来去终嫌匆卒。
旅食尘间,悠游幻境,剩此风骚骨。
炎凉种种,过江鸿雁能说。

做个神仙小梦,得窥云汉高天。
诸峰作势欲腾骞。
便成龙气象,终是道根源。

霜雪自添磨砺,竹松相对怡然。
人生不过百来年。
且留三两日,细味五千言。

莫谓闲斋雀可罗,采薇采菊意犹多。
风扶竹影如朋至,星助灯光感夜和。

行石涧,坐云窝,漫裁小景自研磨。
心藏梦忆谁同我,九百年来只老坡。
注:老坡,苏轼。范成大《寄题永新张教授无尽藏》诗:“快诵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

幽壑鸣雷,晴云涨雪,一园生意浑涵。
酒战诗盟,天教我辈沉酣。
初行佛国明河里,仗东风、鼓动星帆。
算归来、难息心根,有梦图南。

图南计亦堂堂也,向龙蛇影外,筑个茅庵。
日夕招邀,闲禽两两三三。
采薇偶过苍崖下,听秦人、慷慨高谈。
对青屏、前事都忘,后事都谙。

几点微红,几杵疏钟。
把吾侪、引入空蒙。
摩碑辨字,倚石观松。
对一山云、一池月、一亭风。

当年佛寺,曾住诗翁。
大光明、顶上圆通。
纷繁世道,简约行踪。
在竹溪旁、梅峰下、菊园中。

锦帆高并,仗得天风正。
露菊霜枫来不定,蝉语足成秋兴。

平生多少回甘,而今只剩清谈。
好是渡河时节,故人约到思南。

杞梓楩楠连类出,万青争拱天门。
秋边气象一时新。
长歌吟白雪,大岳引清樽。

明日我来应更好,蟾霜添得三分。
采芝采蕨共山民。
溪头闲坐久,自与晚峰亲。

虹桥影卧烟波渺,乐煞东坡老。
名湖天下半称西,剩此汴梁城下未曾题。

浣云浣月俱宜也,少个携壶者。
不须惆怅不须猜,且向花间坐等那人来。

不闻欸乃,有脉通南海。
历数千年清未改,照见人生精彩。

可能初祖重还,潜鸣又作珠弹。
许我迟来一拜,梦馀泉石之间。

仙侣几人在,相约过江东。
十年离绪销尽,仗此一帆风。
昨日西楼望月,明日西湖待雪,今日且从容。
知己二三子,只要酒杯同。

遂初心,经上古,入鸿蒙。
自由天地行遍,梦味醉时浓。
曲岸霜枫依旧,野寺寒梅新瘦,曾见老诗翁。
故国归来晚,鸡唱起云中。

树屏云幕,成就风骚约。
春似幼雏才破壳,已把余寒啄落。

嘤其鸣矣清音,翁之乐者山林。
记得那时情节,重来拾取童心。

东风过了春山角,野芳开谢都从略。
轻易莫为诗,商音不入时。

醉临云海上,筑梦愁鸡唱。
移枕就高槐,忽闻歌已而。
注:已而,意谓罢了。《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垂杨岸,烟水正茫茫。
归梦及潇湘。
一从天赐仙游枕,渐无人念屈沉江。
任长风,吹疾雨,下重洋。

也不记西山曾踏月;
也不记西湖曾待雪。
经过了,便都忘。
此身误入红尘境,此心犹在白云乡。
待回舟,邀鹤侣,泛沧浪。

草毡云伞,坐到秋池晚。
小饮流光三两盏,消受天恩非浅。

古今人不同时,新陈叶自同枝。
一种沧桑味道,归来说与谁知。


共43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