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40,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暮春二首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炉香袅袅伴吟哦,静对琴樽醉后歌。
故故穿帘怜燕子1,喃喃学语恼鹦哥。
双眉莫展因愁锁,素志难酬奈命何?
未忍春残今欲送,双双蜂蝶别情多。
注:(1) 故故:象声词。鸟鸣声。宋陆游《晚起》:“雏莺故故啼檐角,飞絮翩翩堕枕前。”

秋夜不寐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鼍更几转夜漫漫1,欲睡难眠倚画栏。
月色凄清风色冷,砧声断续雁声寒2。
霜凝重瓦连天白3,叶落空庭满地丹。
我怕深秋秋怕我,拈毫相对早心酸4。
注:(1) 鼍更:指更鼓声。鼍(tuó音驼),即扬子鳄。其皮可以制鼓,故谓更鼓为“鼍更”;一说鼍夜鸣与更鼓相应,故名。 (2) 砧声:捣衣声。明刘基《秋日即事》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3) 重瓦:重重叠叠地覆盖着的瓦。 (4) 拈毫:握笔。借指写作。

咏白菊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亭亭独立暮云隈1,幽艳宜人实快哉2。
傲骨不妨霜力压,孤标偏向冷时开3。
生来黯淡成清品,洗尽繁华脱俗胎。
百卉争先怜尔后,让他梅萼4占春魁5。
注:(1) 暮云隈:暮云深处。 (2) 幽艳:幽雅而艳丽。 (3) 孤标:本指卓越而高洁的人或事物。这里谓孤芳。《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粹孕灵岳之秀,精明涵列宿之光,尘外孤标,云间独步。”《红楼梦》第三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4) 梅萼:梅花的蓓蕾,这里代指梅花。 (5) 占春魁:在春天花丛中占第一名。魁,领头。《红楼梦》第三八回:“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和人《赏菊》原韵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佳种传来栗里旁1,宜人雅艳费评量。
月明栏畔留清影,霜冷篱边锁淡香。
羞比夭桃2迷蝶子3,岂随几卉媚蜂王4?
孤标不问春消息5,独傲三秋晚节芳。
注:(1) 栗里: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陶潜曾居于此。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唐李光《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之二:“浮家泛宅梨川梦,寻壑经邱栗里情。”陶潜爱菊,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世,故这里用其居地栗里来借代菊圃。 (2) 夭桃:鲜艳的桃花。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清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东风澹荡摇晴烟,城西夭桃红欲然。 (3) 蝶子:蝴蝶。宋毛滂《蓦山溪杨花》词:“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 (4) 几卉:鲜艳的花朵。几:犹“几几”,盛貌。语出《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广雅释训》:“几几,盛也。”王念孙疏证:“豳风狼跋篇‘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是‘几几'为盛貌。”明文征明《小斋盆兰一干数花......感而赋之》:“重兹兰之属,不与几卉群。” (5) 孤标:见第301首注。

感时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举国悠悠似梦萦,潮流震撼我心惊。
铜驼伏地空悲涕1,铁骑连天正竞争2。
宝剑无权休起舞,唾壶有口向谁鸣3?
那堪堕落旁观派,胜负随人了一枰4。
注:(1) 铜驼:铜铸的骆驼。由于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故用以借指京城、宫廷。明许潮《龙山宴》:“洛阳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清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2) 铁骑:披挂铁甲的战马。借指战争。 (3) 唾壶: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类似痰盂。《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床上有玉唾壶一枚。” (4) 了一枰:下完这盘棋。枰(pínɡ音平),古代的博局,亦指棋局。宋欧阳修《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独收万虑心,于此一枰竞。”

冬夜书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猊鼎1香残一篆横2,谯楼鼓响报三更3。
寒生绮阁霜初下,风卷湘帘月正明4。
叶落好看梅影瘦,夜阑时听雁声清。
无端触景翻成感,世事如波总不平。
注:(1) 猊鼎:见第270首注。 (2) 一篆:指熏香的烟缕。见206首“碧篆”注。 (3) 谯楼:城门上的瞭望楼,楼上有更鼓。《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唐唐彦谦《叙别》:“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4) 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宋范成大《夜宴曲》:“明琼翠带湘帘斑,风帏绣浪千飞鸾。”

重阳日和韵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西风憔悴满池莲,众绿而今已寂然。
处处砧声敲木落,纷纷虫语报秋先。
偷闲种竹娱清品1,解郁观花断俗缘2。
佳节阳春传一曲,勉成巴调3执吟鞭4。
注:(1) 清品:犹上品。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压沙寺梨》:“江橘空甘得奴号,果中清品合称公。” (2) 俗缘:与世俗的缘分。唐许浑《记梦》:“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3) 巴调:自谦自己的诗作是《下里巴人》。 (4) 执吟鞭:见第244首注。

房栊寂寂闭西风1,搜尽青囊百虑空2。
卷幔怕看秋露白3,展眸愁对夜灯红。
一窗疏雨凄凉里,满室药香暗淡中。
抚景4更添人缱绻5,还依旧韵倚楼东。
注:(1) 房栊:窗户。见第20首注。 (2) 青囊: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3) 幔:帘幕。南朝齐谢朓《秋夜》:“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4) 抚景:见第98首注。 (5) 缱绻:这里指愁思纠缠,固结不解。与平常解释为缠绵的“缱绻”义别。《诗经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缱绻。”

其二
七言律诗
鲤鱼风起怯轻罗1,太息光阴病里过。
三径菊花开灿烂2,满阶梧叶乱婆娑。
人如秋柳形还瘦,心似春蚕绪更多。
底事俗缘难遣去3,一身无奈苦愁何?
注:(1) 鲤鱼风:指九月风,因为此时鲤鱼最为肥美,故称。清吴兆宜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九月风也。”唐李贺《江楼曲》:“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明唐寅《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说鲤鱼风为春暮之风,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七十二引《石溪漫志》:“鲤鱼风,春夏之交。”宋余靖《暮春》:“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宋唐庚《万春寄友人》:“水国春深梅子雨,江天日暮鲤鱼风。”据此,鲤鱼风似不拘于九月,亦可用于春暮。但于本诗,则指秋风无疑。 (2) 三径:见第237首注。 (3) 底事:为何,何事。

其三
七言律诗
珠廉不卷怯秋风,弱质何堪病屡攻?
云髻懒添双鬓绿1,玉钗剔尽一灯红2。
光阴荏苒愁城里,岁月消磨药碗中。
最是夜来眠不得,拥衾怕听雨叮咚3。
注:(1) “云髻”句:这句是说懒得盘发髻去增添鬓发的美丽。 (2) “玉钗”句:这句是说玉钗把灯芯都剔完了。 (3) 拥衾:裹着被子坐着或半卧在床上。

自悼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心类冰泉万念休1,垂帘镇日泪双流。
身如病骥愁长道,人似寒蝉怯早秋2。
恨海莫填天莫补,前因难问命难由。
一腔孤愤凭谁诉?觅句拈毫自写忧。
注:(1) 类冰泉:像冰渊。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镬之诛,尚忝藩宣之寄。”唐代避李渊讳,以“泉”代渊。 (2) 寒蝉:寒天的蝉。秋深蝉畏寒而不鸣。

雁声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长空飞渡影漫漫,五夜哀号晓梦残1。
整阵2凄清同铗鼓3,书天4嘹亮叶笙弹5。
风回烟渚催砧急6,霜冷汀洲唳月寒。
惟嘱莫教楼畔过,有人闻尔惹心酸。
注:(1) 五夜:即五更。唐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 (2) 整阵:调整阵列。 (3) 铗鼓:即弹剑。铗,本指剑柄,这里代指剑。 (4) 书天: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或“人”字,好像在天上写字。 (5) 叶(xié音胁):和洽;相合。 (6) 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宋陆游《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茅檐啼鸟初相命,烟渚归鸿渐着行。”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渚。”毛传:“渚,小洲也。”

从兹已作未亡人2,抚景安能不怆神?
无奈瑟琴成永诀3,聊随儿女自相亲。
支持内外愁今日,遭受冰霜怨此身。
惟领4阿兄佳句慰,强5培兰桂满庭春6。
注:(1) 悼外子:悼念诗人的丈夫张学譓。 (2) 未亡人:旧时寡妇的自称。 (3) 瑟琴:犹琴瑟。《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匹配。 (4) 领:承领,接受。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5) 强(qiǎnɡ音抢):勉力,努力。 (6) 兰桂:比喻子女。旧时常用“兰桂齐芳”喻子孙兴旺发达。

其二
七言律诗
前因排定莫因人1,历历回思更惨神2。
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3。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
但愿精灵犹宛在4,暗培兰桂满庭春。
注:(1) 莫因人:不依据人的意志。 (2) 惨神:神情凄惨。 (3) 夜台:指坟墓,亦借指阴间。明唐寅《绮疏遗恨》之一:“闻说夜台侵骨冷,可怜无路寄寒衣。” (4) 精灵:灵魂。唐李华《咏史》之一:“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其三
七言律诗
柏舟1苦操有谁知2,婚嫁纲维我独持3。
意绪乱同麻万绪,心丝纷若藕千丝。
要将家振应怀志,欲望夫归未有期。
今日可怜中道别,惟祈来世永相随。
注:(1) 柏舟:本为《诗经鄘风》的篇名。《诗经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后因以谓丧夫矢志不嫁。晋潘岳《寡妇赋》:“蹈恭姜兮明誓,咏柏舟兮清歌。”元柯丹邱《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 (2) 苦操:苦苦坚守的志操。操,作名词释为志操、操守时,古读去声。 (3) 纲维:法度、准则。

春夜偶成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节序频更冬复春1,懒将结局问来因。
人情如路须防险,骨肉临财也不亲。
一榻清风消积虑2,半轮明月认前身。
漫云3绮阁无同调4,花作良朋鸟作邻。
注:(1) 节序:节气;节令的顺序。宋叶茵《旅中》:“节序几循环,重来秋又残。” (2) 积虑:长久积累而成的忧虑。 (3) 漫云:莫说,不要讲。清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4) 同调:见第232首注。

暮春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出世无非造孽身1,人情反覆总无真。
时翻画谱消愁境2,长闭柴门避俗尘3。
冷淡合凭梅作伴4,清幽喜与月为邻。
韶光迅速真如电,才接春来又送春。
注:(1) 造孽:犹作孽,谓遭罪受苦。 (2) 画谱:见第30首注。 (3) 俗尘:世俗的人际关系。唐李颀《题璇公山池》:“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4) 合:恰好。

秋夕书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万籁无声更漏徐1,有怀尘俗感难除2。
人情反复知交少,世路崎岖问答疏。
红遍枫林霜落后,白摇芦渚雁来初3。
因循4太息时光晚5,故我依然闭户居。
注:(1) 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2) 有怀:犹有感。元萨都剌《秋日病起池上》:“有怀谁与言,独立心自省。” (3) 芦渚:长满芦苇的洲渚。 (4) 因循:疏懒;怠惰。见第234首注。 (5) 太息:长叹,深深地叹息。

冬日遣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太息光阴付子虚1,埋名兰室索然居2。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3,感时懒读五车书4。
尽删万种牢愁事5,心似冰壶6总澹如7。
注:(1) 子虚:空虚。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因称虚无为“子虚”。 (2) 兰室:芳香高雅的居室。多指妇女的居室。唐沈佺期《拟古别离》:“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3) 三尺剑:见第276首注。 (4) 五车书:谓藏书甚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清高昌寒食生《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 (5) 牢愁:忧愁。牢,忧郁貌。《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三》:“牢,读为懰。懰为忧也。”宋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发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清姚世钧《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复消牢愁。” (6) 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心地洁净无瑕。 (7) 澹如:恬淡。《新唐书杨绾传》:“(杨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己酉冬)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轻舟飞渡楚江隈2,霜染枫林夹岸陪。
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
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
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张氏藏本注:作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 注:(1) 己酉:1909年,此时作者已40岁。 (2) 江隈:指江水曲折处。《说文阜部》:“隈,水曲隩也。”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之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共140,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