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813,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五言律诗(续上)
城陵矶作(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暝辞汉阳渡,晓泊巴陵矶。
江挟白龙走,我乘黄鹤飞。
荆湖诸水合,楚蜀数帆归。
欲寄长沙信,衡阳雁去稀。

宿乐乡关用陈伯玉晚次诗韵(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昔贤行役地,而我复遐征。
古今同逆旅,天地一愁城。
诗格唐风盛,关山楚望平。
无为感飘泊,异代接嘤鸣。

乐乡关楼晚眺(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天末戍楼在,登临暮色间。
楚云连海峤,秦月满关山。
冷落存三户,飘飘犯百蛮。
时危兼远别,回首鬓毛斑。

荆门道中(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故国渺何处,行人方独愁。
西风吹汉水,残日下昭丘。
云碧江帆夕,霜红驿树秋。
天涯无限感,莫上仲宣楼。

襄阳曲(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落日岘山北,秋风汉水西。
至今诸士女,犹唱白铜鞮。
客路迷平楚,人家近大堤。
不知芳树上,何处有乌栖。

襄阳与刘吴二君游览诸名胜(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岘首霜初冷,习池波欲荒。
登临馀我辈,人物此襄阳。
秋水鸭头绿,夕晖鸦背黄。
鹿门山近远,相对晚苍苍。

伊阙(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落日不可画,河流双阙间。
渔舟渡伊水,僧磬冷香山。
藓佛万千碧,枫人三两殷。
龙门能买否,吾欲弄潺湲。

新安县(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山路真如瓮,人行仰见城。
居民半陶穴,战地有秦坑。
树带函关色,河流涧水声。
时危思设险,凭轼不胜情。

暝行黄河岸宿稠桑驿(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天暝北风劲,雁声初渡黄。
南飞几千里,为我过潇湘。
霜雪年华暮,关河道路长。
谁知异乡客,今夜宿稠桑。

万事怕回首,中年多负心。
欲将书寄弟,每觉字如金。
辽海成孤鹤,桓山剩几禽。
天涯逢禁火,呜咽泪痕深。

赠吴子修太史(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当代吴夫子,犹然作越吟。
青云后尘路,白首故山心。
家世花宜馆,文章李翰林。
如何清庙外,还赏爨材音。

和继莲溪观察韵即送其赴湖南盐道任 其一 (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榴火红如此,湘波绿可怜。
故人从此去,春水与天连。
纱帽鸥相对,瑶珰雁有笺。
清标骢马使,父老已争传。

其二 (庚子)
五言律诗
秋风几日起,张翰定归吴。
形虎语新政,鲙鲈怀旧都。
散材怜我老,伟抱望君抒。
早晚云泥隔,还能相忆无。

送俞剑江太史南归叠继莲西同年韵 其一 (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乍见复成别,夔蚿私自怜。
关山明月共,秦楚暮云连。
青李帖閒仿,白华诗可笺。
我归后君耳,归信要君传。

其二 (庚子)
五言律诗
谢帆拾海月,杜褐倒天吴。
木末凉风起,期君早入都。
星轺前路远,云锦大文抒。
莫漫伤离别,遭逢自古无。

伯严寄诗次韵和答 其一 (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以我经天泪,浇君寸草心。
乾坤悲浩劫,阊阖动孤吟。
来日真无计,男儿何至今。
碧湘旧兄弟,肠断秭归砧。

其二 (庚子)
五言律诗
翠华将返跸,赤县厌言兵。
忧国曾无补,思归空复情。
高堂一老在,久客二毛生。
输汝沧江卧,儿童看长成。

明月(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明月如海水,倒从天上流。
照来双泪眼,洒向九神州。
花影不知夜,树声先报秋。
思归有倦客,心折大刀头。

(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灞陵桥上柳,婀娜不胜秋。
斜照鸦同色,西风马亦愁。
有情垂水面,无语拂人头。
莫漫轻攀折,长条老更柔。

赠梁节庵(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粤中有高士,西向莲花峰。
薄笨行千里,麻鞋见九重。
楚狂叹衰凤,秦吏候犹龙。
我亦欲归去,相携访赤松。


共4813,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