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808,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晤阮敦甫光(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同是京华濮被还,相逢万里瘴云间。
客因住久翻成主,天已行完但见山。
远驿花风新鬓绿,斜街藓雨旧衣斑。
多应博得都官句,留付蛮江十八鬟。

简敦甫垒前韵(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短衣吹笛未南还,同住榕阴屋几间。
晓寺花光红胜火,春江帆影绿于山。
人天慧业存驴背,仙佛微名隐豹斑。
归梦夜来应更瘦,潇湘帝子旧风鬟。

欲唤(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池塘如梦坐闻蛙,人意沉沉静不哗。
易醉难醒三月酒,多离少聚十年花。
客谈世事都无语,春笑吾生亦有涯。
欲唤诗中杜陵老,相扶同到四娘家。

春日园居偶兴(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一带楼窗捲旧纱,日长睡起正思茶。
天初过雨碧蓝色,春在满园红白花。
柳浪闻莺诗世界,梨云访蝶梦生涯。
年来懒问江南酒,支灶桐阴汲井华。

清明四首 其一 (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杏梁藏燕柳藏乌,绿暗红稀酒可沽。
昨夜雨声深巷屐,人家风景上河图。
江迷桃叶波千里,槛冷梨花雪一株。
为问鬓丝禅榻畔,清愁得似牧之无。

其二 (戊寅)
七言律诗
榆作钱飞柳作绵,东风澹宕到秋千。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万事都随春似梦,孤怀渐觉日如年。
无聊一逐儿童队,閒上长堤放纸鸢。

其三 (戊寅)
七言律诗
笛声吹起杏花风,牛背生涯羡牧童。
胡蝶有情犹拾翠,杜鹃无处不啼红。
神游故国斜阳里,诗在蛮天细雨中。
沽酒前村应未晚,一尊难得故人同。

其四 (戊寅)
七言律诗
风外飘然旧垫巾,夜郎吹笛寄閒身。
百蛮春色登楼处,万里斜阳上冢人。
南浦绿波迷远梦,东坡黄檗感前因。
去年此日关山道,芳草天涯更怆神。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 其一 (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晴丝依旧绾春魂,和水和云绿到门。
南陌马嘶烟有色,西湖莺坐雨无痕。
微黄似衬初三月,暗碧遥知又一村。
已向东风垂万缕,江潭秋怨不须论。

其二 (戊寅)
七言律诗
舞罢楼心月似霜,那回相遇在横塘。
玉关人去新吹笛,金缕衣成旧满箱。
殿脚尚怜隋炀帝,宫腰曾识楚灵王。
今朝行马天南客,梦到垂杨第几坊。

其三 (戊寅)
七言律诗
关河酒醒镇添衣,送远伤离计总非。
一岸晓风寒料峭,六朝春雨梦依稀。
相看客鬓丝同飏,未定禅心絮尚飞。
那及斜川归去好,五株回首旧盟违。

其四 (戊寅)
七言律诗
晴波照影不禁怜,春到蛮天但见烟。
及第郎君劳染汁,封侯夫婿感飞绵。
白门风色怀人处,红板潮痕载酒年。
惹我柔情枨触起,高楼极目碧云边。

新荷 其一 (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小红庭院送春馀,新绿池塘过雨初。
暖意才看侵睡鸭,凉阴已解聚游鱼。
全遮里面云天密,不放中央月地虚。
静夕凭阑应领得,微香无力上衣裾。

其二 (戊寅)
七言律诗
蛮溪三月已田田,瞥向湾头见小怜。
坐对宜倾重碧酒,生成肯外万红天。
掠波紫燕窥柔影,照水文鸳感盛年。
此日画船歌旧曲,江南新梦在谁边。

其三 (戊寅)
七言律诗
弄珠汉女昨移家,飘泊蛮江惜岁华。
鱼国卜居邻杜若,鸥天流寓识桃花。
东风欲去还倾盖,西子初逢正浣纱。
放鸭船归斜照里,一条波路认全遮。

其四 (戊寅)
七言律诗
一种团圆替月姿,夜寒风露尚难支。
红船定有重来约,碧玉还当最小时。
人海香魂飘叶叶,池塘凉意起丝丝。
跳珠莫作惊秋响,惹起孤衾竟夕疑。

其五 (戊寅)
七言律诗
怜他生小便亭亭,界破湖烟远送青。
飞处爱凉惟翡翠,立来嫌窄是蜻蜓。
升沉重压三眠柳,去住遥牵一道萍。
曲院无风春尚好,径思打桨到西泠。

其六 (戊寅)
七言律诗
吴根越角少年游,一艇何时载莫愁。
晓浦香云中妇镜,春江骤雨故人舟。
烟波梦阔宜消夏,身世凉多易感秋。
犹喜闹红曾未放,碧筒迟醉水边楼。

送张子蕃赴都 其一 (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瘴国天高独咏诗,逢君江上夕阳时。
新词北宋张三影,旧律西川杜拾遗。
阅世艰难得同调,论文洒落出深思。
花前乍觉吟声换,又赋河梁古别离。

其二 (戊寅)
七言律诗
故园兄弟望归楂,直下潇湘接海涯。
秋笛声穿三楚月,春帆影度六朝花。
鹊山侧帽吟仙句,燕市围灯写梦华。
此去悬知羁思减,江南蓟北尽君家(子蕃家在燕,又在皖。)


共1808,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