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56,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下一页
古风(续上)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放笔夺天机,窅然龙象伏。
甲午造君庐,饥驱一月宿。
家贫国多难,畏行转踖踧。
幽吟互赠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烛。
收泪入欢娱,持瑕又抵触。
当年笃爱情,历历诗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诗安忍读。
墓门宿草深,昨夜梦海角。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
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
蛮歌迎七姑(山中处处有七姑祠。),铜鼓闹春社。
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
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
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
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
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
虽无李侯馔,适口吾聊且。
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
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
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
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
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
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
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
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
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
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
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
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
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
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
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

破晓一禽鸣,阴阴树如浴。
朝霞犹未升,但觉天微绿。
孤花谁与春,幽人梦遥属。
烟外一枝寒,胭脂点初旭。
隔断板桥尘,自补秦淮录。

送马惕吾赴赣州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垂老将安归,光阴赴顽梗。
稍通当世务,往往自矛盾。
难与时人言,逢君一吐鲠。
往者读明诏,灿然具纲领。
中原万钧弩,挽之而射影。
蒙马以虎皮,一鬨终自窘。
翻羡十年前,民劳俗尚整。
此意至可伤,及身容有幸。
风气所趋重,道德司绳准。
苟适得其反,圣哲甘泯泯。
送君步城隅,惜此须臾景。
须臾亦何惜,来日殊未省。
且作暂时人,泪尽惟一哂。

先生爱乡土,日饮横山绿。
横山有草堂,先生此耕读。
初民知有群,风化基亲睦。
乐生送死情,节之成礼俗。
圣者导所趋,岂日新耳目。
至味在人伦,持此驯百族。
子学富九州,约之一丘足。
踌躇进化理,琐屑有实录。
此义今无闻,苍茫画林谷。
遥知手一编,温温对樵牧。
著意羲皇前,宁为世所牿。
嗟余志四方,动与时抵触。
六合新制作,谓可几一蹴。
还念居游人,冥然自歌哭。
子非耽隐者,类情反真朴。
从知避世人,甘心友麋鹿。

游理安寺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行尽九溪曲,获此烟中岫。
下临十八涧,土石吐奇秀。
到寺不知门,风枝接飞溜。
乔楠千万株,劲与竹同瘦。
巢鸟无高心,阴阴失昏昼。
微觉世可悲,仰窥天如窦。
松颠阁已欹,法雨泉可嗽(松颠阁、法雨泉,均寺中名迹。)
古意在微茫,名山谢雕镂。
凭高纳万态,海色上襟袖。
返照失中峰,群山有迁就。
吾衰意何择,幽极神转瞀。
了知出世难,清景付驰骤。

檐角挂钱江,掉头失西湖。
意识远始明,近山转模糊。
入洞探雨窟,结屋通云衢。
老僧不说佛,清与山同臞。
了知众生性,料理食与居。
精神到盐豉,土木神工俱。
移坐得山情,留客锄春蔬。
我佛至悲苦,度世愿已虚。
师能解世法,但取近者娱。
耳中万松声,味之成笙竽。
他山自晴雨,吾归寻敝庐。

山游腰脚疲,蜷卧如春蚕。
漾舟出里湖,霁色明澄潭。
群峰促使暝,若戒游人贪。
一树尚残照,雨过南山南。
湖光不能紫,细浪吹成蓝。
濛濛觉远喧,渺渺穷幽探。
月出天水分,始知风露酣。
各有愁暮心,诗味从可参。
清景何处求,湖燕飞两三。
一失不可摹,此意吾宁惭。

宿新安县示子言(辛亥)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我从洛阳来,坦途无百里。
峨峨见城阙,崤陵列屏几。
车马乱流渡,隐隐如浮蚁。
莫吊古战场,中原事未已。
风起远天黄,落日淡如水。
况为行路人,茫茫谁遣此。
须臾日西匿,回光射成紫。
幻影逐明生,饥乌投暗止。
此是古今情,悠悠吾与子。

阌乡宿黄河堤岸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柳阴见黄河,日暮愁客心。
极目但尘沙,不知春已深。
麦陇叠成梯,层层如划簪。
其颠平如掌,山态不可寻。
方舟压奔溜,榜歌杂秦音。
遭时苦踯躅,十年江海滨。
沉忧斗靡丽,厌作东南人。
此行入苍莽,翻觉眼底新。
冈陵郁雄厚,风物含萧森。
河声去不息,来日愁因循。
对此真茫茫,吾衰复何任。
一鸟意超忽,万里天阴沉。
心境各殊态,劳者徒酸辛。

过邠州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茫茫古豳土,直接陇西路。
我来值蚕月,戒行不待曙。
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
微月在枣林,不见栽桑处。
王化首明农,但取衣食足。
智识与世新,生活有程度。
奈何三千年,穴居惟墐户。
日出不逢人,高原莽盘互*。
始知地上人,得水乃生聚。
泾流日浅缩,千尺俯尘雾。
人事渐东趋,天心厌西顾。
不见古雍州,八水已非故。
沧海变桑田,吾何忧旦暮。

与子长安来,一月已过半。
朝发青家驿,畏途愁日晏。
悬车下绝壁,浊流倏瀰漫。
飞鸟到来深,颓云匿不散。
槎枒生地穴,破碎撑霄汉。
仰望白日乾,俯穿泥没骭。
车从涧底行,心与悬岩乱。
出险眼渐明,停鞭指行馆。
酒注肝肺热,深谈复达旦。
新机万弩发,势若水滮涆。
方舆自风气,朝报成断烂。
欲通江海情,孰与置邮传。
忽忆去年游,湖亭瀹茗碗(去岁与子言游西湖。)
今夕复何夕,风沙满庭院。

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

积土如穹庐,叠石如夏屋。
落日如车轮,奔驰入荒谷。
风含万里声,草无一寸绿。
人言开辟时,地水相抵触。
至今水裂痕,纵横贯山腹。
山腹俯千寻,其下窈而曲。
当年海底形,一一森在目。
昆崙西来脉,矫若龙蛇伏。
积气尽东趋,尾闾成大陆。
神功不到处,留此鸿荒局。
八月雪花飞,高峰削寒玉。
盘天入泱莽,度地有盈缩。
欲穷变化根,心远境转促。
翻羡北窗人,卧游一丘足。

宿凉州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云与雪山连,不知山向背。
残日在寒沙,婉娈得月态。
群羊去如水,远色倏明昧。
此景夙未历,垂老临绝塞。
地远古愁多,草枯残垒在。
天山一线脉,盘旋走关内。
流泉满驰道,千里有灌溉。
巍然古重镇,四郊如拥戴。
风吹大月来,南山忽沉晦。
莽莽天无垠,静与长城对。

大雪登乌梢岭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注。
两水各西东,中央此天柱。
昨夜雪嵯峨,长城万峰聚。
眩光鸟雀静,构相龙虎踞。
巑岏露空隙,是水湍行处。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群峰列玉屏,神工施斧锯。
不见马牙山,呼风作哮怒。
注:【校记】〔穿沙去〕《独立周报》第三期《文苑》作「穿河去」。 〔群峰句〕同上作「山阻至重重」。

咸水河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入谷复出谷,我行咸水河。
白日寒悄悄,病树犹婆娑。
生存竞枝叶,人老当如何。
高原无定形,绉叠如涛波。
洪荒一片土,风日能消磨。
遥峰匿光影,薄暮愁山阿。
时艰付悠缪,行役怀坎轲。
触感适然止,虑远伤心多。
君听牧羊儿,高唱伊凉歌。

述哀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
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
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
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
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
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
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
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
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
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
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
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
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
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
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
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
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
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
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
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
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
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
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
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
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纪梦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出门冰嵯峨,欲游兴屡辍。
胸中千万山,偃蹇不自得。
一梦堕苍莽,山山弄春色。
结想每形役,虚空有禅悦。
觉来天气佳,初日在墙缺。
风远市声微,窗虚尘影直。
濛濛换朝气,扰扰触陈迹。
生事如转轮,静者窥其隙。
枕痕叠忧患,睡意能超忽。
还觅梦中山,翛然映空碧。
注:【校记】〔超忽〕《独立周报》第三期《文苑》作「超豁」。


共256,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