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5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寿陈韬庵太保七十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沧趣楼前水自宽,晚萦忠爱作甘盘。
眼惊世局云千变,梦恋乡山竹万竿。
桑海纵更新岁月,槐班未改旧鹓鸾。
罗胸国故关兴废,莫作寻常野史看。

悯忠寺里花如雪,拂殿照天三百株。
便与山僧同作主,相邀花下置行厨。
昔年百客开佳会,危坐王翁飘白须。
今日深春湘彦集,欲将绀宇比黄垆。

耽閒不作府中趋,排日寻花足自娱。
邀我江亭展上巳,饫君清馔供伊蒲(素馔甚精。)
遥看层郭开晴色,共引西山入坐隅。
此会不愁清景失,况多书手似倪迂(是日师曾、履之、巩伯皆作书。)

元知来早胜来迟,破萼从君倒酒卮。
隔日屡烦芳信报,今朝恰趁盛开时。
重看红紫如相识,每过精蓝例有诗。
留取楸花殿春色,未应花事了酴醾。

自在一首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贪占人间自在春,每逢行乐未因循。
黄河或者有清日,白发居然尚贷人。
往事云烟都过尽,忘机鱼鸟亦相亲。
看花听曲无休暇,唤作閒身已不伦。

洞庭风物最清华,琴鹤相从便作家。
万顷陂塘千顷稻,一分荷叶二分花。
痴儿了事真成快,州宅逢人每自誇
尚有归装能压石,不妨士女斗豪奢
⑴ 元微之寄白乐天诗,自誇州宅之美。
⑵ 南洲俗奢靡殊甚,时百宰大县,归囊中仅百馀金,清操可重。

当时落落缘吾懒,今日重逢意倍亲。
往迹预为相见地,朋尊犹集读书人。
将诗细说江湖味,祝尔能留风月身。
尚喜花枝还照席,不嫌积潦困车轮。

经卷当年我所贻,故人绝笔有题诗。
不堪急劫收枰后,回念江亭野祭时
二士隔年伤共尽,同昏八表竟何之。
重摩四印斋头物,合报扬云赵嘏知
⑴ 去年三月,伍宪子自港中书报若海凶问。时禁网急,若海方在名捕中,余乃独登江亭,为位哭之。
⑵ 麦甥孺博与若海同生死交,先一年逝。
⑶ 余得是经时,方居王幼遐故宅之四印斋,同时分贻孺博及杨昀谷,转贻赵尧生,皆若海故交也。

隐几何当似子綦,却惭兵后过存迟。
同居石火流丸地,是我槐阴午睡时。
举国未成三日酺,长安又了一枰棋。
吾生四海能无事,共和尧夫击壤诗。

汤山行宫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碧草连冈蔽断垣,幽禽时杂乱蝉喧。
西山近作惊涛涌,翠柏森如列仗屯。
二顷荒陂荷有盖,半颓高阁佛无言。
汤泉自是销炎地,尚有轩车日到门。

丁巳除夕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默数吾生几岁除,今年此夕尚安居。
有人一试回天手,尽日惟看相斫书。
差幸听歌无间阻,不知来岁定何如。
祭诗酒脯嫌多事,喜对湘梅破萼初。

贾郎璧云自沪上归相见赋赠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相逢喜未减容光,旧话重温意倍长。
新岁仆夫齐下拜,七年儿女渐成行。
重来京国添春色,莫更扬州念故乡。
满目兵尘犹未洗,又烦歌舞日登场
⑴ 壬子送贾郎之汉口诗云:「哀郢招魂怨未申,烦君歌舞定兵尘。」

昔年同听贾郎歌,二客沦亡感逝波。
散木幸为斤斧赦,画图重拂涕洟多。
埋忧或者青山好,共载还思旧宅过。
相对么弦传恨处,山阳哀篴意如何。

寄题石遗匹园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放翁自爱三山宅,白傅閒居履道坊。
春韭秋菘无欠缺,云山水竹是家常。
新诗例比追逋急,幽鸟来窥著作忙。
难怪先生缄礼少,争春花木要平章。

预借张灯作上元,争看玉貌对清樽。
人材此外应馀几,春色今宵倍觉温。
何必轩车皆夙约,错疑桃李属吾门。
平生赏俊无偏爱,醉把花枝与细论。

寿梁节庵师傅六十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陵树栽成已作阴,在天常鉴老臣心。
共知纳诲忠难并,敢谢回天力不任。
细数平生留节在,每于文字见情深。
黄封犹得沾新赐,及庆朋觞对酌斟。

月夜同剑丞彦通汎舟青溪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相携晚就坡翁饭,难得斜川正北归
好月定宜临水看,低篷宁碍见山微。
隔林灯火流歌吹,挂雪残罾静钓矶。
肯犯荒寒拓吟料,不知霜重已沾衣。
⑴ 伯严先生邀晚饮,彦通是日方从北归。

和樊山戊午元旦均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金门争识地仙衣,老鹤何曾一著绯
依旧东都足閒住,不须阳羡有田归。
山妻免笑头皮送,塑佛宁嫌臂胛肥。
梅萼牡丹同献岁,玉环何用妒江妃。
⑴ 司空图诗:「洞府应无鹤著绯。」又:「染霞裁赐地仙衣。」

雨中杨时百招饮岳云楼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南郊得暖柳先稊,一雨千塍绿意齐。
凭槛风光对城堞,看人车马踏春泥。
十年树木谈何易,到处焦桐手自携(时百携琴与溥厚斋对抚。)
岁岁椒浆同奠处,眼前桃李尚成蹊
⑴ 每岁四月六日,同人为张文达公生日设祭。

称老何须确论年,不妨行辈强居前。
痴顽已觉多更事,歌舞能令日放颠。
颇悔今人知姓字,祇馀心力在诗篇。
风流那似哭庵叟,刷鬓熏衣更自怜。


共15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