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1,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七言律诗
送安三陟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山连碧海海连天,又有楼前五十川。
皇考旧陵年二百,召公残碣字三千。
霜台昔作青骢史,凫舄今为紫府仙。
衙罢倚栏无个事,研朱闲点绝韦篇。

丛石亭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六棱文石倚天东,如琢如磨自作丛。
却讶龙腰垂碧落,还疑玉笋露青空。
光摇旭日扶桑外,影倒斜阳渤海中。
一剑徘佪仍伫立,虹霓万丈映波红。

次颐斋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天边剑戟乱山嵬,拄笏凭看宇宙恢。
绕枕寒声风打竹,隔窗疏影月移梅。
林僧乞句时时过,沙鸟忘机日日来。
满架经书琴五尺,不妨随意倒深杯。

敬次树林亭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亭前图画万重山,古木长松紫翠间。
水月孤吟人自瘦,烟沙独立鹭犹闲。
干戈六载空垂泪,樽酒何时可解颜。
愁倚夕阳天畔立,数声鸿雁拂云还。

游中兴寺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石门斜日暝烟沉,一径穿林深复深。
山色正描摩诘画,水声犹奏伯牙琴。
僧归翠霭层岩上,鹤返苍松叠嶂阴。
木枕藤床吟梦冷,隔窗残月照衣襟。

次宗师轴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一筇来访远公巢,千丈层崖置屋牢。
宿雨春晴青缭绕,浮云晓散玉岧峣。
岩花乱点看经榻,涧水遥分洗衲槽。
读罢妙莲仍倚枕,隔窗松影月华交。

平生浪迹逐清流,智异金刚赋胜游。
十载每供山水话,一朝那忍别离愁。
烟连细草迷江路,露浥浓花照驿楼。
正是关西风景好,几多珠玉散尖头。

其二
七言律诗
凤衔丹诏下龙湾,瑞霭霏微紫翠间。
百首新诗清刮目,千秋嘉庆喜浮颜。
归程杳杳连芳草,行色萧萧入暮山。
宾馆锦筵银烛夜,满斟琼液醉团圞。

其三
七言律诗
年光逐水去堂堂,二月东风百卉香。
天理本来无贵贱,人心底事有闲忙。
腾骧驿路青云远,乾没泥涂白发长。
行次野亭芳草细,几时回首恋家乡。

次白马江怀古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落魄湖西放浪游,钓龙台畔泛孤舟。
毬庭细草空添恨,辇路寒烟暗结愁。
半月城边曾洒泪,皋兰寺里又登楼。
温家五百年前事,落日渔歌古渡头。

奉呈湖堂诸学士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忆昔南楼共醉攀,暖风晴日百花斑。
僧归楮岛斜阳外,寺在园陵古木间。
每与沙鸥游水府,长随仙侣忝骚坛。
迩来衰谢无筋力,丹凤门西独掩关。

完山旅怀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空斋夜雨不堪听,独坐悠悠百感生。
千里旅游添白发,一年佳节近清明。
云迷汉北秦城远,路入江南楚地平。
借问君山何处是,夕阳长笛数三声。

登高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西风吹我出行宫,远上终南第一峰。
万井疏烟图画里,千山晚景有无中。
裁诗自拟酬佳节,把酒谁能慰老翁。
尘世几人开口笑,独凭寥廓意无穷。

赠崔英叔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北里西村隔路歧,停云入眼倍相思。
新凉正合孤眠处,霁景还宜散步时。
满壑风光供彩笔,中天月色照吟髭。
何当更作骚坛会,共对云山改旧诗。

次道峰书院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石路崎岖入翠微,风泉吼壑绕岩扉。
层厓雨过叶初嫩,古洞春深花乱飞。
在世岂知今日是,游山方觉去年非。
伤心谒罢先贤庙,独立苍茫无所归。

月移花影上栏干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禁城春色柳如眉,青琐词臣感物时。
金鸭火残烟缕细,铜龙水涩漏声迟。
花明露砌香犹湿,月上风轩影自移。
惆怅十年从薄宦,故园佳节负归期。

次郑孝纯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山下幽居问若何,隔窗疏影早梅花。
松阴满地疑陶径,岳色当檐似谢家。
春入小塘瑶草细,雪消清涧玉流多。
他时倘得论文会,共把深杯一放歌。

次曹承旨江亭韵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烟霞洞里掩幽巢,竹影当窗翠滴袍。
长对江山常自乐,独专丘壑是何饕。
澄潭潋滟纤鳞跃,玉宇虚明片月高。
宦路崎岖曾试险,不如颓卧醉陶陶。

九日登高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忙里偷闲上翠峰,九秋佳节菊花丛。
聊将蓝涧题诗兴,付与龙山落帽风。
满目凄凉兵火后,一场谈笑酒杯中。
年来脚力犹强健,尽日登临不用筇。

清明日登南山 明 · 刘希庆
七言律诗
登临又值踏青时,翠壁丹厓步步迟。
暮霭远连芳草渚,长风低拂紫霞卮。
曾抛汉水乘槎计,再访秦山采药期。
满壑白云迷去路,手攀琼树更蹰踟。


共41,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