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江昶荣(共 5 首) 七律 5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江昶荣(1841~1895),原名上蓉,字树君,号秋舫,清六堆竹围庄(今屏东县内埔乡)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九年(1883)登进士第。在朝廷派为四川即用知县后,因中法战争爆发,闽台海道受阻,隔年始抵达四川,竟被朝廷误认为抗命而遭革职。江昶荣复官无望欲返台湾,成都好友为其饯行,即席赋诗〈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仁〉四首,四川道台杨春樵评曰:「一字一泪,不觉同声一哭。」此诗因而传扬四川,前来拜谒者不断,饯宴无数,旅费遂不筹而足。光绪十三年(1887)返回台湾,曾至恒春、台南一带任教。屏东隘寮溪经年泛滥,力倡修筑堤防,关心公益,为乡里称道。二十一年(1895)割台之役,闻讯忧愤,因病卒 。江昶荣的诗作目前辑录发表的有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 、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 两文。据《屏东县志‧江昶荣传》记载,江昶荣有遗诗三十首,以及福建乡试朱卷一份。目前已知共有三十三首,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收录二十九首,缺〈癸未年会试旅费无措亲朋漠然聊赋七律以见志〉、〈偶然〉、〈偶成〉、〈赋得山翠万重当槛出得山字五言八韵〉四首。前三首见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后一首见《福建乡试朱卷》。今依据上述资料,予以汇整校录。
维基
江昶荣(1841年—1895年),原名上蓉,字树君,号春舫、秋舫,谥号诚睿兼谨。高屏六堆客家人。清领时期生于福建省台湾府凤山县(今属屏东县内埔乡竹围村),同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四川即用知县任用。唯赴川途中遇中法战争受阻,以致延迟赴任,开罪于朝廷,被朝廷罢职而赋归。归乡后任教于后堆(今内埔乡)昌黎祠。民国六十年(1971年)一月,六堆乡民有感于江昶荣对地方之奉献,于西势忠义亭(今六堆忠义亭)建碑纪念。
七言律诗
① 作者注:「丁亥(1887)三月作。」此组诗收于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又载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编者按:「寅」,〈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仁」。
忽闻姓氏挂弹章,捧檄西来梦不长。
廿载功名如画饼,一肩行李剩诗囊。
同城作客情难别,干禄荣亲愿未偿。
此事何须骚首问,九霄云外色苍苍。

① 作者注:「丁亥(1887)三月作。」此组诗收于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又载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编者按:「寅」,〈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仁」。
携手长亭折柳枝,相逢巴蜀忽相离。
风尘有债儒冠累,天地无情仕路歧。
逾限非关民社事,去官偏遇圣明时。
登楼王粲吟怀苦,万里归心托子规
⑴ 编者按:「苦」,〈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古」。
⑵ 编者按:「规」,〈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归」。

其三
七言律诗
孤舟江上一帆风,东望沧溟晓日红。
褫职几忘科目贵,开怀莫放酒杯空。
陶潜归去遭逢异,潘岳閒居感慨同。
自笑未能恢壮志,毛生亲老在家中。
⑴ 编者按:「恢」,〈江昶荣的遗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均误作「灰」,今改。

其四
七言律诗
空橐难言赎罪愆,浮沉身世总凭天。
戎旃从事回闽日,宦海翻波入蜀年。
此别亲朋留后约,他时山水认前缘。
梁间燕子营巢稳,伫盼归鸿破晓烟。
⑴ 编者按:「宦」,〈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官」。
⑵ 编者按:「蜀」,〈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属」。
⑶ 编者按:「营巢」,〈江进士昶荣公事迹〉作「巢营」。
⑷ 编者按:「盼」,〈江昶荣的遗稿〉误作「聆」,据〈江进士昶荣公事迹〉改。
⑸ 编者按:「破」,〈江进士昶荣公事迹〉误作「迫」。

登恒春南城楼 晚清 · 江昶荣
七言律诗
① 作者注:「戊子年(1888)八月十四日。」此诗收于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又载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
城外层峦城上楼,南来有客此勾留。
龙潭水浅田园在,猴洞亭高石径幽。
扑面凉风疑异候,关心明日是中秋。
披荆斩棘非容易,只望贤能百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