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186,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落花 其五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不受深闺儿女怜,自开自落自年年。
青天飞处还疑蝶,素月明时欲化烟。
空谷半枝随影堕,阑干一角受风偏。
佳人已换三生骨,拾得花钿更黯然。

其六
七言律诗
后土难埋一瓣香,风前零落晓霞妆。
丹心枉自填沟壑,素手曾经捧太阳。
疏雨半楼人意懒,残红三月马头忙。
莫嫌上苑遮留少,宰相由来铁石肠。

其七
七言律诗
似欲翻身入翠微,一番烟雨寸心违。
粗枝大叶无人赏,落月啼乌有梦归。
垂钓丝轻飘水面,踏青风小上春衣。
劝君好认瑶台去,十二湘帘莫乱飞。

其八
七言律诗
玉颜如此竟泥中,争怪骚人唱恼公。
茵溷无心随上下,尹邢避面各西东。
已含云雨还三峡,犹抱琵琶泣六宫。
花总一般千样落,人间何处问清风。

其九
七言律诗
不妨身世竟离群,开满香心已十分。
小院来迟烟寂寂,深春坐久雪纷纷。
人间歌舞消清昼,天上神仙葬白云。
飘落洞庭波欲冷,一枝玉笛吊湘君。

其十
七言律诗
裁红晕碧意蹉跎,子野闻歌唤奈何。
早发琼林惊海内,倦开江国厌风波。
汉宫裙解留仙少,梁苑妆成堕马多。
天女亭亭无赖甚,苦将清影试维摩。

其十一
七言律诗
金光瑶草两三茎,吹落红尘我亦惊。
让路忍将香雪踏,开窗权当美人迎。
蛛丝力弱留难住,羊角风狂数不清。
昨夜月明谁唱别,可怜费尽子规声。

其十二
七言律诗
红灯张罢酒杯残,不照笙歌月亦寒。
此去竟成千古恨,好春还待一年看。
金铃系处堤防苦,玉匣开时笑语难。
拟嘱司风贤令史,也同修竹报平安。

其十三
七言律诗
剪䌽隋宫事莫论,天涯极目总消魂。
旗亭酒醒风千里,牧笛歌回水一村。
游子相逢终是别,美人有寿已无恩。
流年几度残春里,潮落空江叶打门。

其十四
七言律诗
升沉何必感云泥,到眼风光剪不齐。
爱惜每防莺翅动,飘零只恨粉墙低。
高唐神女朝霞散,故国河山杜宇啼。
最是半生惆怅处,曲阑东畔画堂西。

其十五
七言律诗
怕过山村更水桥,休论凤泊与鸾飘。
容颜未老心先谢,雨露虽轻泪不消。
小住色凭芳草借,长眠魂让酒人招。
司勋最是伤春客,肠断烟江咽暮潮。

抵金陵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黄金埋老变烟霞,一片长江六帝家。
天意两回南渡马,秋痕满地故宫花。
荆襄形势上游远,辇毂规模大道斜。
我是荒伧来吊古,手挥羽扇问年华。

其二
七言律诗
登临不尽古今情,无数青山入郡城。
才子合从三楚谪,美人愁向六朝生。
身非氏族难为客,地有皇都易得名。
八尺阑干多少恨,新亭秋老月空明。

初持手版应官去,大府巍巍各识荆。
问到出身人尽惜,行来公礼我犹生。
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
晚脱皂衣归邸舍,玉堂回首不胜情。

秣陵关外动征尘,满耳骊歌夹路陈。
琴为风移弹别调,鸟因枝稳恋残春。
来秋麦草应无恙,他日儿童尽故人。
只恐任延年尚少,可能官不累斯民。

弹罢成连海上琴,诸君打桨尚追寻。
想缘绛帐情难割,直觉长江水不深。
秋老蒹葭重倚玉,春归桃李更关心。
他年古戍黄河北,好折梅花寄远音。

谁言作令少公馀,沭地真堪奉板舆。
四季种花官荷锸,六房如水吏抄书。
草冠世袭诸生服,瓦屋人惊豪士居。
廉吏不须封解去,冯驩久已食无鱼。

其二
七言律诗
白草黄沙一望宽,最繁华处是三关。
丝抽野蛹都名茧,土作荒城又当山。
风动黑营吹马角(有黑军营,元人屯兵所。),月明东海唱刀环。
朱提数挺田千顷,为少如弓水数湾。

其三
七言律诗
传柑邮驿本寥寥,迎送高轩颇折腰。
红叶影驮驴背远,黄河声傍马头骄。
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
莫怪衣冠文物少,科名人已隔三朝。

其四
七言律诗
放衙鸟雀满群过,地界莱夷语更讹。
女子绝无当户织,舆人爱唱使君歌。
民经歉岁飘流少,牍为前官久病多。
十载花封烟浪里,可无遗恨六塘河(六塘河成,屡遭水患。)


共1186,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