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七言律诗
庭院阴阴覆薜萝,尚书祠墓此岩阿。
长才只合从簪笔,晚节犹教学枕戈。
毕竟圣明持法恕,空闻门馆受恩多。
平泉花木浑无恙,几辈西州掣泪过。
何必骚人嗅落英,攀条撷叶试新烹。
鸿园拂石秋还暖,燕寝凝香晚更清。
插帽不妨开笑口,持螯端足了浮生。
为君醉草天随赋,合占沧洲吏隐名(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觚棱昨夜梦瀛洲,踪迹无端出九州。
历历风烟诸岛碎,茫茫星斗四天浮。
题诗剩欲誇奇观,报国⑴何曾效细流。
回首中原青一发,祇应西北倚高楼(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国」,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作「图」,误。
跕跕飞鸢堕海烟,天涯只在片帆前。
劳生尚欠当归药,浮世原如不系船。
偶学泥鸿留爪印⑴,仍随枥马听牙弦。
故人珍重临歧意,香火寻盟更几年(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君斋中小雪浪石,予曾题名其上。」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千骑东方且莫论,牧童迎我海边村。
新麰雨足须尤茁,老树风多顶尽髡。
地下有怀输虮虱,天涯无兴寄鹏鲲。
去年今日车箱梦,瘦马频嘶出国门(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平生好在紫髯翁,此别无因执盏同。
去路月明千里外,交情雨散一年中。
甘棠旧港依然绿,荔子连山不断红。
试上朝台定回首,故人犹滞沃焦东(施懿琳编校)。
君才似海常宜近,我计归山苦未能。
王式不来应有以,淮阳非卧所能胜。
偶看芳草思蛩駏,漫向秋风较鴳鹏。
留取怀中书数纸,相思时与剪青灯(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山雨频催梅子熟,海风新送荔枝香。
试看神女肌如雪,休问麻姑鬓欲霜。
穷发加餐聊自慰,攒眉劝客且须尝⑴。
天涯岂易逢尤物,未害风流在瘴乡(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时未甚熟,味尚微酸。」
恨无玉版谒尊师(作者注:「台地笋殊不佳。」),常笑金盘荐穆之。
但劈轻红摇食指,还浮大白沁诗脾。
闲来种树能通术,果欲归山岂待赀。
信是南游专为口,滞留江海已多时(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
十年人海任沉浮,漫浪无端出九州。
正合与官充水手,未妨呼我作遨头。
生涯拟托庄周瓠,归计犹虚范蠡舟。
枉说痴儿能了事,不知身世尚悠悠(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云海光中绝点埃,衙斋山色半屏开。
传家唐律诗千首⑴,作吏蛮方水一杯。
香稻剩留鹦鹉啄⑵,高枝应待凤皇来。
筑城敢道非吾事,且觅琅玕万个哉⑶。
⑴ 作者注:「君家《叩弹集》原版尚存。」
⑵ 作者注:「县出香米,番人所种。」
⑶ (作者注:「时方与君议筑城事,君先令栽竹为围,捐俸为之。」)。(施懿琳编校)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紞鼓连声接曙钟,西郊未别且从容。
溪流夜涨潮痕在,沙路朝晴草色浓。
归兴鼋鼍殊可驾,旷怀魑魅惯相逢。
饱看藏壑频遭徙,一笑虚舟任所冲(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