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辞赋
唯一心,该动静之源妙,神明之不测。
夫既主宰乎方寸,乃与事物而酬酢。
肰一向流动而无检,未有不累于情胜。
是以正之之为贵,要内直而外应。
肇天地之变化,盖其心之孔仁。
匪舜富而蹠贫,信赋子之惟均。
极厥体之广大,人以此而参三。
本不倚而不偏,蔼众理之具涵。
惟大人不失乎赤子,卓用神而体诚。
自无待于矫揉,若鉴空而衡平。
嗟气质或相千万,几许无负于厥初。
哀哉七情之为贼,乱鹘突之纷如。
光明晦蚀于尘垢,正大砻斲于私小。
苟不正之以中正,恐所存之盖少。
故君子之为学,戒工夫之渗漏。
先格致而知性,关人鬼之又透。
许多内疚之病痛,药方已具于谨独。
肰不加乎密察,病有无之莫识。
或一有而欲动,抑无自而检身。
热不火兮寒不冰,事颠倒之相仍。
宜存养于未来,又省察于方萌。
绝偏私之螟螣,存本肰之公明。
喜怒哀惧之随感,致达道而中节。
四肢百体之从令,尊天君而管摄。
体立而浩浩其天,用行而物各付物。
因所有而顺道,非死灰与槁木。
又何必涂聪而锢明,求闲邪而就正。
曰天德之日崇,由厥功之主敬。
正朝廷兮正万民,迩可远之在玆。
是修齐治平之本,翕时措之皆宜。
懿大学之所讲,自三代之盛时。
迨夫子之指掌,惟曾氏之独诣。
述经文而敷衍,表万事之根柢。
惊哀叔之凤鸣,仅有闻于董子。
伟程朱续不传之遗绪,恒惓惓于此义。
将把赠于西方人,曰所学之只此。
悼末学之趋邪,浪驰骋于目耳。
混高卑兮可泣丝,视理心为何事。
余亦受天地之中心,古今之一指。
承圣贤之遗则,勤三省之几日。
时唤惺兮主人翁,兢执盈而奉玉。
倘一日之克正,庶君心之可格。

余窃惟造道而进德,绝私吝而后得。
苟非笃行之君子,夫孰加于勇决。
赖丽泽而契悟,挹皋比之一撤。
诚既切于从人,功不劳于舍已。
知他岐之昨非,觉正路之今是。
夙资禀之绝人,抱刚毅之大德。
自髫年而不群,守弥确而难夺。
惟师友之未得,或出此而入彼。
纷孙吴与老佛,费半世之工夫。
肰天植之粹美,岂终迷于殊涂。
得一善而服膺,盖再变而归儒。
爰反求于六经,乃旧弃而新图。
戾洛阳而来游,或莫先于北学。
士抠衣之日众,据函丈而论说。
及一见乎两程,识大道之在斯。
忽闻言而瞿肰,谓乱道而自悲。
廓心量之广大,混人已而无私。
仰大舜之乐取,亦不害于生知。
矧孟氏之格训,患或在于人师。
知义理之无穷,又何遽乎自足。
寔在吾之未尽,我于此乎勉饬。
断以勇而从善,撤讲座于一夕。
开后学责有所归,顾平日而心恧。
遂其学之尽弃,一从事于纯粹。
勖精思于力践,志希圣而不已。
探蕴奥于天人,析毫釐于义理。
治必法于三代,道必取夫纯王。
继既往而开来,并㾾洛而辉光。
示千载之黄居,叹订顽之遗编。
玆为义之极功,在勇撤之初年。
苟执迷而自是,讵一变而至道。
噫先生之车轨,田好学而深浩。
肰大公以为心,是闻道之本原。
始有得于范公,乐名教之至论。
终薰炙于程氏,謇目击而道存。
每一闻而一进,宜厥道之弥尊。
观夫世之君子,各守见而分门。
私其学而固滞,喜务高而争权。
嗟偏心之自广,肯安安而能迁。
有江西之二陆,学既误而为禅。
遇紫阳之指南,犹不回其迷辙。
望撤座其已矣,尚玆今其为贼。
仰先生而起敬,尤拳拳而叹服。

余窃念周纲之解纽,曰皇灵之远杨。
岂惟汲汲于内修,亦莫急于外攘。
咏江汉之遗诗,知德威之所及。
自成康之既没,周道日以斯消。
嗟威弧之不弦,纷猾夏之接迹。
矧中绝于奔彘,极四海之波沸。
幸宣王之奋起,灵在天之一慰。
愤侯甸之朵颐,痛要荒之凭陵。
挥天戈兮清海岱,谁越厥而不惩。
开明堂兮受朝贺,杂华夷之环佩。
夫何淮夷之蠢玆,敢不恭于区内。
迪有功犹不即工,同负固之三苗。
舞干羽非所能格,世已下于虞姚。
况杨州之近地,乃禹迹之所掩。
岂可寘之度外,遗邦域之一险。
匪猃狁之薄伐,至大原而乃已。
爰赫怒而兴师,庶丑虏之归义。
列元老而枚卜,属召虎之壮猷。
檀车驾于铁驷,雪戟耀于霜矛。
壮军容之肃肃,俨武夫之洸洸。
遵江汉而南征,顺下流之汤汤。
将南纪之永清,波晏肰而不扬。
张义声于淮甸,扬我武于维杨。
曾兵刃之不血,收奇勋于褫魄。
蚁穴逃兮几年,鲸浪息于不日。
争献琛之不暇,效厥篚之橘柚。
致四海之即平,咸拱北而辐辏。
是岂喜功于开边,寔王国之来极。
既疆理之先正,又旬宣之是急。
斯戎公之肇敏,迹乃祖之日辟。
君秬鬯以明禋,臣文德以启沃。
噫中兴之伟烈,由此举之濯征。
胡越合为一家,竞梯航而来庭。
洒前耻于胶舟,恢祖德于载路。
肰干戈必省厥躬,岂征伐之是慕。
览云汉之侧身,本德政之先修。
况先后奔走之有人,仗方召申甫之鸿筹。
玆王心之载宁,用重光于旧物。
哀厥后之昏庸,叹内外之具失。
或伪烽而杀身,或避乱而东移。
夷狄横行而莫禁,将左衽而侏俪。
是春秋之所惧,继诗亡而托权。
思先王兮不可忘,溯江汉而怃肰。
遂作歌曰:江之永矣,纲纪八纮。
汉之广矣,襟带神京。
壮士一挽,六合尘清。
中兴功业,前后一王声。
容千古,沄沄其长。

惟皇天生此大德,拟亨屯而拯溺。
夫何斯世之无禄,道莫容于所适。
闻接淅之遑遑,叹夫子之不遇。
生天地之否极,极人伦之攸斁。
悯皇纲之解纽,隐生民之多僻。
重华既不可遌,任经济之谁责。
故畏天而悲人,志行道之汲汲。
一杯水兮鲁国,鳞横海之难容。
东周之志莫伸,期月之化斯穷。
世滔滔之皆是,又辙环而何之。
肰惓惓之一心,体生物之不息。
诚不可以必天下,玆未暇乎煖席。
骖偶驻于高昭,非无意于齐国。
幸良心之暂明,颇礼勤而虚伫。
寔所际者为之兆,遽问政于一语。
胡私欲之还锢,乃说之而不绎。
彼智矣而不知,矧在命之足说。
竟君臣之同惑,谓指南为迷辙。
待季孟之已矣,訑訑发于吾老。
嗟圣人之立心,忍迷邦而怀宝。
肰不可以苟容,去与就之惟义。
意违弃之已决,复濡滞以何俟。
行且急于色举,食不暇于将炊。
爰接米于既淅,归浩肰之可追。
允可速之不踰矩,岂悻悻之矜细。
玆不忍于徇人,实非果于忘世。
噫道大而寡合,在夫子其何伤。
叹当时之不幸,为齐君而慨慷。
苟尊圣而致化,自一变而至道。
盖天意之茫茫,增余思之浩浩。
呜呼,乐行忧违,虽君子事。
行道济世,本圣贤志。
纷栖栖于列国,至汲汲于问津。
歌衰凤兮讥切,梦周公之徒频。
后亚圣之去昼,日三宿而乃出。
迹前后之虽异,志所愿之善学。
仰不夷而不惠,感清和之中节。
揆时行而时止,益叹夫齐鲁之迟速也。

长啸宇宙,骋怀今古。
禀天地中,其生无数。
男儿兮几个,超物表而独立。
于此乎有人,何厥道之濩落。
浩肰无累,师圣希贤。
所遏者人,所存者天。
其居何许,廓乎无边。
茫茫宇内,林林庶物。
惟至广而不狭,洞八荒之在闼。
其立如何,天地正位。
履绳蹈墨,不偏不倚。
伟所安之不苟,知所立之卓尔。
其路恶在,当行之义。
周旋中规,举止合则。
坦如砥而如矢,由施措之不忒。
懿夫人之有道,非寻常之可测。
穷不失其独行,达则致夫兼善。
虽威武而不屈,况淫移之能变。
贫贱兮非病,富贵兮浮云。
衰题数尺,于我何优。
侍妾数百,非吾所欲。
万钟何加,单瓢亦乐。
时行时止,与道伸屈。
惟不梏于已私,气常伸于万物。
习既脱于流俗,事何侔于凡庸。
得志行道,契合昭融。
尧舜君民,鸿号无穷。
道如不合,岂为苟容。
弊屣功名,掉臂天地。
又安肯委曲从顺,惟吾君之指使。
嗟无入而不自得,此真所谓大丈夫者也。
呜呼,世衰俗末,人失本心。
机变之巧不耻,容悦之迹相寻。
诡随导侈,巧中时君。
得志横行,气焰如熏。
纡青拖紫,誇疾足先。
高车大纛,博市童怜。
怒惧安熄,意气扬扬。
殊不知阿谀苟容而窃取权势,乃妾妇之顺从。
抢榆之见自小,夫孰知图南之奇踪。
宜乎以仪衍为丈夫,吾无责于景春也。
曰我邹圣,泰山秋天。
一言廓如,义理昭肰。
君子德业,洒落无比。
喟致此其何道,惟善养其浩气。

伊工夫显微无间,曰自修之要法。
宜战兢于造次,使俯仰乎无怍。
将无适而不肰,岂寝息而或忽。
块独处而独卧,要不愧乎斯衾。
斯君子之自强,体天行之一心。
原生理之本直,浩方寸之无曲。
由顷刻之不谨,一念分乎舜、蹠。
彼有志于为学,孰不知夫斯意。
唯纯诚之难得,或隐微而怠弃。
视尔友于君子,亦辑柔之可嘉。
迨屋漏云莫予觏,解我思之无邪。
矧幽暗之一室,在暮夜之无知。
嗟情车之莫御,抑意马之横奔。
谅可愧之多端,萌众恶而为根。
喟拥身之织成,纵无识之一物。
肰我心自肰有神鉴,宁对渠而无恧。
欲加功于著实,当于此乎戒敕。
严十目于不视,惕十手于不指。
涉春冰而蹈虎,戒恒存乎失坠。
与朝昼之备饬,贯动静而一致。
自身心之胖广,浩气生于快足。
知无愧乎尔衾,稳精神之归宿。
明既无乎人非兮,幽何惧乎鬼责。
肰素养之无功,岂得力于一夕。
勖从事于持敬,庶本末之不遗。
俨对越乎上帝,确自守而不移。
天何众兆之或或,汨正理而循私。
既面目之有腼,况独夜之敢论。
仰前哲之拳拳,悟入圣之有门。
自慊著于曾氏,戒谨述于圣孙。
接千载之馀绪,韪西山之独诣。
勤一生之功力,办直道于衰世。
盖成就此一是,惟不愧而乃济。
彼外至之祸福,等云过于碧空。
揭格言以庭训,并后蒙而俱击。
余虽气昏而质浊,愿奉伦脊而为的。
诚作辍之可惧,爰兢兢而警惕。
遂抚衾而为语曰:衾兮衾兮,我以尔为严师。
不严而严,正我心思。
衾兮衾兮,我以尔为畏友。
不畏而畏,内省不疚。
不愧于心,不愧于尔。
不愧于尔,不愧天地。

惟后圣慕乎前圣,旷百世而道同。
昼所存夜之所梦,固精神之流通。
怀至诚而有见,猗欤夫子之梦周。
当天下之一乱,世运属于春秋。
天未忍夫终蹶,降大任以拯溺。
德麟出而凤至,超群圣而卓立。
岂一身之自裕,将耳目乎时人。
悯彝伦之攸斁,志每切于亨屯。
抚世道之汨汨,思往昔之治隆。
仰唐虞之盛烈,化虽极于时雍。
肰尧舜上焉且古,微周公其谁依。
赫圣德之兼三,流厥化之纯熙。
民物跻乎泰和,礼乐郁乎文哉。
幸其道之属我,念继往而救来。
斯恳恻于欲行,心顷刻而不弛。
惟一诚贯乎动静,故自形于宵寐。
世前后其距几,地千里其有馀。
忽相感于一夕,信神交而心孚。
俨起敬而欣瞻,宛待旦之仪容。
是因心而有徵,若鉴存而影生。
谅所思之无邪,非栩蘧之敢论。
方春秋之鼎盛,志寤寐而常存。
知有验于夜夜,庶行道之可冀。
夫何日月之云迈,慨圣年之易至。
悼生灵之无禄,已吾衰之发叹。
气已休而念息,亦魂梦之其难。
天下滔滔,谁与易之。
浩抚古而伤今,晨门荷蒉。
果于忘世,夫孰知乎余心。
河水洋洋而不图,况闻岐山之雍雍。
惜东周之已矣,道期月之斯穷。
吁嗟乎山崩安仰,梦忽变于两楹。
肰周道赖夫子而不坠,炳万古如日星。
在当时而虽厄,功至今其巍巍。
乃所愿则学孔,愿一梦而抠衣。

生千载而志学,慨入道之迷方。
凭心官而与谋,求上达之门墙。
孰不思而有得,思必久而后通。
仰掘井之取譬,钦指掌于群蒙。
观九仞之功成,始逢源于及泉。
得真脉之润发,验始达之涓涓。
肰挠浊之未远,尚不免乎浑浑。
及流出之时移,见活水于本源。
稍引动而出来,净无滓而澄澈。
何玆事之触类,与为学而最切。
原吾心之方寸,蔼万物之皆备。
信无在而非理,犹地中之有水。
肰气禀之不一,岂人人而生知。
知作圣之有道,宜莫要于致思。
玆君子之学初,必从事乎穷格。
即物物而是究,期必到乎至极。
故夫子之诏后,戒不思而即罔。
肰其始之未割,疑虑生乎心上。
嗟将见而还昧,抑将得而又失。
思由是而溷浊,理十分之未彻。
及真积而力久,群疑消而退熄。
既怡肰而理顺,又涣肰而冰释。
顾神明之主舍,洞无碍而快活。
明睿生于所照,可优八于圣域。
是有似乎穿井,水始浊而后清。
伊玆事之有益,盖学圣之功程。
学必要乎有思,思必贵乎悠久。
参博审与明笃,功不得以不措。
苟未透于一重,已当千于人十。
昔子思于中庸,已发端而警学。
遥百岁而善喻,叹龙门之遗响。
何昧者之懵懵,徒驰思于妄想。
缺莫足与为学,思何责于邪正。
愿吾党之勉力,毋同归于弃井。

惟君子之为学,实莫要乎切已。
当用力于实地,岂求美于外视。
懿柯则之不远,近取身而可法。
彼锦衣之灿烂,纷光彩之眩目。
然太著之可恶,爰尚絅而韬色。
吾所有者实锦,外虽歉而内足。
矧韬美之自形,夫孰掩此昭质。
人不嫌其为文,已服之而无斁。
故夫学之立心,日慥慥乎自治。
抱懿德而自珍,不患人之不知。
肯汲汲于令闻,务从事乎表襮。
饬务本而祛末,懋摭华而践实。
谅在中之充积,纵闇然而自章。
信有恒之可久,欲自盖而弥彰。
淡简温之袭外,文且理而不厌。
嘉粹盎之自喻,有英华之著验。
玆皆出于真积,焉绘饰之足说。
自屋漏而无怍,终成德而上达。
德既极于笃恭,光天下而有裕。
广誉施于一身,人文绣之爱慕。
嗟美实之外蔽,一八德之尚絅。
哀彼哉之无识,胡便辟而少诚。
将致饰而悦人,缤喜文而过史。
徒务外而灭实,谩绮靡之是事。
信乎急于人知,务缡思于绪馀。
窥其中则未有,慨所为之皆虚。
嗟的然而日亡,又何望其有得。
斯所贵之内美,出无穷之在实。
仰子思之惓惓,为后学而启迪。
余夙承乎遗训,謇服膺而不失。
蕴至美而不衒,期含章而成确。
究工程之地头,曰要在乎谨独。
倘无锦之在中,絅徒加而何益。
冀充实而光辉,大而化之优入。

原天理之节文,悟为国之有道。
实维持乎人纪,酿至治于熙皞。
藐三代之既邈,慨仪则之颠倒。
嗟久崩于干戈,喜暂睹于绵蕝。
承嬴氏之灭德,礼随烬而俱灭。
分上下之莫定,势轻重之无别。
惟诈力以相尚,宁揖逊之足说。
况国家之集勋,惟骋力于马上。
肆旧习之未殄,蔑君亲与事长。
沙上之偶语何事,柱下之拔剑寒心。
苟不导之以礼让,吾恐智力之难禁。
虽萧、曹汲汲于治道,顾于此其犹未缺。
伟叔孙之独悟,知化俗之有策。
当野外而筑土,结绵蕞而整敕。
秩等级而不紊,序左右而分别。
萃多士而习仪,引百官而循节。
威仪灿然于俯仰,戈矛遽变为文物。
耸耳目之新感,消悍武之旧习。
宜高皇之嘉奖,叹一世之仪礼。
然徒事于糟粕,尚有昧于根柢。
仰先圣之制礼,极广大而详密。
胡自信其固陋,创私智于法律。
草草仓卒之姑息,仅规规于观美。
观两生之不至,信器业之可鄙。
彼百年积德之一语,知警责之在此。
昔由也之有勇,犹未达此道理。
矧若人之卑陋,复何论于齿牙。
此汉治之止汉,终未见夫复古。
伟我朝之制作,辙姬圣而踵武。
济济多士之揖让,宛周礼之一部。
曰余化育中一物,知汉室之卑薄。
倘为邦于他日,庶从事于四代之礼乐也。

伊经邦之重位,岂阘葺之宜居。
将焉用夫彼相,曾土梗之不如。
阅相业于唐室,笑伴食之籧篨。
际开元之厉精,倚股肱而图恢。
纷先姚而后宋,迭风云于铉台。
慎也粥饭之僧徒,又胡为乎混吹。
纵有曲谦与小廉,是固硁硁之所为。
才智糊涂而罢软,夫岂栋梁之高材。
幸因缘而骤至,忝商鼎之盐梅。
秩与禄不贪且贱,自上之滥恩非常。
胡跃马而食肉,徒呼唱之扬扬。
槐院郁其沈沈,威仪俨其肃肃。
任庶政于云委,滞事机于山积。
谩不省为何事,痴祭馀之公尸。
推同位之独贤,已笑语之嬉嬉。
羌齐唯而偕诺,但偶坐而俪食。
纵谋身之计得,奈无补于邦国。
苟不内得其如斯,孰与食贪于抱关。
宜群讥之丛集,诒笑侮于伐檀。
在平时而犹然,况处难而临危。
览古先之相业,要天职之共治。
分万几之深忧,亦百责之萃玆。
震撼击撞之镇定,辛甘燥湿之调齐。
上皇猷之黼黻,下民德之提撕。
信后王之心腹,仰天下之命脉。
故设位之必三,冠建官之惟百。
将皋俞而禹咈,会有极而归极。
夫何若人之尸素,愧候人之荷杸。
无其事而苟禄,一太仓之雀鼠。
邦有道而谷耻,是圣人之警语。
忘已量而窃位,固鄙夫之常态。
具瞻之讥方极,委任之意恶在。
微姚公之成务,宁救时之有术。
彼朽木不可雕,独怪夫明皇之不出。

势去沦丧之馀,祸酷屠戮之后。
痛其亡之云迫,将横噬于虎口。
宁白刃之可蹈,难莫难于立孤。
奇二子之图存,誓尽瘁而捐躯。
既禀质之忠厚,又重之以纯刚。
循志士之抗节,怀沟壑之不忘。
乘人车兮载人忧,谅素期之在此。
势已忧而怀二心,视狗彘其奚异。
客赵家之几年,感楚醴之不怠。
惟士死于知己,效殒绝而谁侮。
遇夫人之无禄,忽不逞之搆祸。
惨凶焰之日张,若燎原之炽火。
噍类赤而族灭,血食绝而鬼饿。
惟一块之赵肉,尚孩提于逋播。
顾追索之益急,势难保于馋涎。
连帅不可以赴愬,国政颠倒而无权。
愤乱贼之莫讨,闷襁褓之俱亡。
爰奋胆而相谋,辞气壮而激昂。
轻一死于鸿毛,重立孤于泰山。
公孙自取夫熊掌,乃遗大而投艰。
取他儿而伏剑,是诳贼之奇计。
赖真孤之得免,庶以存夫厥世。
既所托之殊重,每俟舋于乘势。
泯影响于草野,几日忧惧乎不济。
精诚上激于彼苍,快复雠于一日。
洒九泉之深耻,筑颠木之甹蘖。
忽归报于地下,幸不负此良友。
喟若人之难易,信同符于前后。
死于前者非徒死,盖亦图难于其易。
死于后者非畏死,所重犹在于后事。
洞肝胆之相照,要共济此一难。
况杀身而成仁,亦余心之所安。
诚义气之激烈,旷百世而兴叹。
彼纷纷之轻薄,或朝面而暮背。
在平时而犹然,矧竭忠于既溃。
哀春秋之风雨,信义郁其久晦。
忽将见此磊落,庶砥柱于沦胥。
嗟托孤之大节,纵未可以轻许。
无所为而为之,亦君子之徒也。
披陈篇而表出,聊以警夫鄙夫。

伊王者之大义兮,贵义和而惟贞。
供惟正之亦裕,岂锥刀之宜争。
轻万乘于商贾,甚唐宗之宫市。
义交贸之未可,矧攘夺之是事。
御幅圆而作辟,抚四海而富有。
来中原之厥篚,杂外夷之纳锡。
苟节之而不伤,讵王府之患乏。
胡漏卮之靡盈,竟欲浪之难遏。
纷诛求之多门,抑色目之竞立。
犹内用之不给兮,复有须乎外货。
爰持物而适市,与蚩蚩而争价。
宁鄙琐之足耻,识其利之三倍。
始官吏之司平,终北牙之抑买。
稍文书之抛弃,渐横暴之为快。
乱白望之隳突,惨坊曲之夺色。
价高下之谁论,率以一而易百。
委尺紫于街头,利稛载于内帑。
名虽市而实夺,况因缘之恣诳。
孰公私之敢诘,混真伪而付与。
哀多瘠之罔诏,痛雠敛之用乂。
祸下及于饼柴,索廛闬之寥落。
事专出于姑息,肯却顾兮悖出。
谁知紫掖之深严,反同归于龙断。
将至尊之无对,甘贱夫而共贯。
嗟谏路之茅塞,邈阳山之谁怜。
赖储皇之有志,改不待乎三年。
噫夫帝之多欲,祗见小而蔽惑。
急资用于目前,虑不出于几席。
仰上列之不殖,卓逸轨于千古。
惟入市而罔利,所未用于汉武。
况累叶之艰虞,极乾坤之痼瘵。
虽竭精而保护,恐茶茶之莫济。
彼琼林大盈之充物,孰非民生之膏血。
借钱困兮贩鬻,税架艰于居室。
伤菀柳之甚神,乐苌楚之无知。
苦何求而不足,教劫夺之又施。
葵拔根于公园,豚不畜于伐冰。
曾下士之所羞,在有国而不惩。
愿圣上之鉴此,务窒欲于滥觞。
遵治岐之旧政,使民税而愿藏。

余惟守禦之大道,曰养兵之得宜。
兵力裕于国计,武备固于民丽。
然漕挽之多费,实军需之难支。
惟耕战之两得,美屯田之远略。
念圣人之禦侮,制兵车而守国。
因耕田而赋乘,以军旅而寓农。
宁转饷之足忧,信櫜弓于一戎。
迨王德之不古,纷外侮之莫遏。
殚中国之财力,犒边庭之戍卒。
岁复岁兮年复年,慨班师之何日。
舟沈粟于雪浪,车输载于羊肠。
闷健妇之把犁,哀壮士之缺斨。
粮不继于一年,军日减于旧灶。
爰深思而妙算,筹兵农之两保。
邈千里之荒城,旷平野之逶迤。
屯列营之星布,士执耒而云委。
春以耕兮夏以耘,同大田之多稼。
来而守兮去而农,得安业而无怕。
苟不稼而不穑,胡取禾之百廛。
积十年之储峙,郁沙塞之人烟。
省转输之深毙,足军食之不赡。
自刁斗之不惊,绝外夷之窥觇。
日椎牛而酾酒,乐伐鼓之渊渊。
倘后急之有变,人鼓气而争先。
是屯田之美效,诚禦边之奇策。
又何必运粟于百里,致众庶之饥色。
利十二之无遗,叹金城之方略。
尽地利于渭北,钦诸葛之宏图。
邓艾开渠而获万,杜预辟土而收租。
皆能诘兵而且耕,乃兼邻而胡服。
虽三代之所无,亦衰世之美事。
何后来之眛此,惟食去而兵瘁。
国自弊于转运,何备禦之敢望。
我圣朝之开国,计已密于苞桑。
沿海徼而设镇,循瓜期而相迭。
岂无田之可耕,惜有名而无实。
悉农民之赴戍,又苛政之甚虎。
田既尽为污莱,宜军容之不固。
苟不得人如充国,吾恐赤子之不乳。
将军国之大计,冀先生之敷奏。

惟天地播荡而为风,曰大块之嘘气。
一吹一息之谁使,实无与于人事。
夫何助顺于赤壁,乃有感于诸葛。
非至诚之动天,岂冥应之我骘。
懿夫人之挺生,际汉纲之中绝。
任恢复之丕责,期尽瘁而后已。
嗟势孤而力薄,志徒奋而何以。
聊栖栖于江表,复依人而自惫。
又老瞒之鼓吻,拟一啖之是快。
盛貔貅之百万,郁若驱云而拥海。
誇千里之舳舻,阵临江而相对。
睨黑子之偏隅,谓囊中之一物。
君臣胁息而色死,士卒战齿而股慄。
智者韬舌而无谋,勇者束手而无策。
惟先生之慷慨,志不渝于未死。
虽贼锋之罔敌,岂危亡之坐视。
激忠胆而出奇,画焚舟之大计。
纷蒙冲之几许,膏柴荻而爰载。
苟从风而一纵,何彼盛之足畏。
然风来之自北,奈天时之不助。
在人事焉何谋,惟天心之可冀。
爰设坛而齐素,指苍苍而稽首。
信中孚之上格,昭明应之不忒。
飞廉借东南之便,炎天助柴荻之烈。
沸万顷之苍波,涨半天之浮缺。
烬千艘于须臾,灰万甲于顷刻。
人鼓噪而助势,莫不以一而当百。
斯老猾之褫魄,遁只轮之不得。
煽炎灵而再嘘,慰赤帝于冥漠。
噫玆风之助顺,胡神应之甚速。
虽感应之自天,实致感之在人。
名诸葛兮有田,揭徽懿于千秋。
苟因此破竹之形势,指中原而传檄。
岂徒邺中之底定,将风动于四域。
登丰沛之旧堂,赋大风而再歌。
惜乎营星之一落,吾未知天心之如何。
寄遐情于江水,溯东风而长嘘。

慕山林之高义,税余驾于柴桑。
寻徵君之旧宅,得一石于榛荒。
久着手而摩挲,旷百世而磬折。
苟非高山之可仰,谁复起敬于顽物。
嗟先生兮何许人,超千载而独步。
生乾坤之运否,邈勋华之难遌。
素适俗之无愿,招踏梗于世路。
弃昨非之斗米,扬今是之轻舟。
归偃蹇于田园,任物表之优游。
杯中物兮性所爱,曰愁帚与诗钩。
托曲蘖兮逃昏冥,畅中情之幽悁。
得真趣于醺醺,乐心远而地偏。
勤数顷之种秫,泼几瓮之春醅。
头戴巾而替篘,坐无床而承罍。
爰有石兮如盘,方寻丈兮有奇。
作幽居之一榻兮,对容膝之茅茨。
奚羡夫七宝之雕锼,稳匡床之简易。
烂可讴于牛角,介宜繇于卦义。
供先生之醉卧,盖造物之有意。
苔不扫兮青毡,天无碍兮大衾。
倾玉山而自颓,抛膝上之素琴。
三径秋兮自深,衬香影于苍颜。
兀陶陶于醉乡,梦希夷之日园。
左追兮无怀,右揖兮葛天。
元气兮再混,孰黄兮孰玄。
谁知一片之石上,办自家之天地。
承清尘而不磷,嘉尔绩之可纪。
故取义于视履,乃锡号而侈美。
玆遇人而名芳,表风流于千祀。
吁嗟乎先生寄兴,夫岂以衔杯为高致。
溯衷情而追思,确弥坚之谁钻。
惜荷锄之违愿,徒抚松而盘桓。
怅改字之居然,与倦鸟而知还。
虽有乐夫天命,实未忘乎忧世。
事与物其感发,心与迹其凿枘。
吾知排遣之无术,故寓趣乎忘忧之一物。
激首阳之清风,穷天地而立节。
则斯石之激顽,可追则于薇蕨。
纵物类之靡同,风万古则揆一。
不然当时之七贤,孰非崇饮之君子。
至今轻鄙乎清光,斯亦竹林之不幸。
思其人类爱其人,况亲身之可敬。
抚遗迹而徘徊,浩余怀之曷已。
知九原之难作,姑倾壶而侑醉。

一千年罗运之将穷,属下代之衰污。
纷纷愚闇之接武,燕昧燎兮鱼相濡。
亭鲍石而淫肆,甚矣魏膺之促亡。
昔乃祖之受命,实神德之灵长。
巡六部而劝笃,富一方之农桑。
民既淳而俗厚,致外户之不扃。
处容舞兮春华浓,万波息兮海月明。
酿无穷之休运,固贻谟之密勿。
传三姓而还朴,是天意之攸属。
胡尔孙之罔念,昧无疆之惟恤。
偷目前之苟安,视劲敌而谁何。
惊白驹之过隙,厌万机之朝衙。
尧何为兮兢兢,舜何为兮业业。
苟不肆志而行乐,吾亦何乐兮为君。
驾言游兮国之南,浩风景之无垠。
鍊山骨而肖形,宛海鲍之撗洲。
中嵽㟸而起岸,外蜿蜒而成沟。
注清冷之一派,泛玉觞之浮浮。
歌声咽兮沸天,台馆翼兮耀日。
辇后宫兮三千,杂秦号兮岐薛。
曲繁华之悽咽,荡人心兮莫收。
憺春风兮秋月,日又夜兮盘游。
彼狺然之傍伺,盖将鼓吻而磨牙。
委黄金于中衢,味鸩毒如醇醪。
俄风雨之骤至,歌舞人兮奔逃。
驱籥翟兮御丈戟,计盖出于穷蹙。
首身分而莫保,妃嫔辱兮谁恤。
宜尔昏之受戮,哀厥祖之不血。
惨古国之荒凉,江下怆兮寒波。
悲夕阳之一石,卧荆棘之铜驼。
噫三风之十愆,孰不知夫亡国。
惟一欲之萌中,祸在睫而罔觌。
临春阁兮后庭,花落眢井而自冤。
西苑囿兮清夜,游兵在门而谁言。
瞻前而顾后,孰燕逸之可久。
胡厌福而乐祸,闷尔心之颠倒。
况落花之有岩,亦耳目之所及。
曾不鉴夫殷鉴,复为鉴于来叶。
过月城而吊古,冻雨洒兮悽恻。
乱曰:鸡林云愁,王气歇兮。
玉笛千年,涩不声兮。
卧石亭边,春草青兮。
寓目兴怀,不尽情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