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917,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古风(续上)
终朝望白雪,感彼周道诗。
板舆旦夕来,何以欢乐之。
比邻有亲旧(巷南即石士外舅宅。),聊慰千里思。
嘉蔬荐芳醑,言笑无已时。
粲粲园中华,春晖照耀兹。
含意若有待,东风不吾欺。

斜日满帘絮飞雪,光风入坐春生颊。
开缄示我两篇诗,花气酒香斗清烈。
频年使节挟风霜,归鞍犹戴星煌煌。
寻幽忽造花之寺,觞咏能容点也狂(顾杏楼叠坡韵二十馀篇。)
瘗鹤山前风浪恶,谁就僧龛觅蔬药。
闻公月下放舟回,若较坡翁游更乐
归来载酒有门生,老眼看花分外明。
杜曲便思从履舄,兰亭何必羡琴筝。
⑴ 先生今春自闽使还,过江与钟仰山侍郎月夜游焦山,赋诗纪事。

海幢寺里谈粤雪,妙语真能解颐颊
别来滚滚马头尘,翠羽梅花梦馨烈。
君昔校士怀冰霜,海邦衿佩容辉煌。
传经争受文翁业,拜石还追米老狂
吟诗作画殊不恶,笼取药洲洲上药。
归来讲席直三天,更有名泉供宴乐
蟹眼已过鱼眼生,茶烟一缕横窗明。
好携天上小团月,来听金沙沸玉筝。
⑴ 曩余典试粤东,濒行,阻风海幢寺,与僧谈南中气候,僧云:「自南汉雪后,直到如今。」余叹其语妙。
⑵ 君于粤东试院老榕根下掘得米元章诗石,乃苏斋求而未获者,因作《药洲访石图》。
⑶ 君直庐在乐泉西,春海颜其斋曰「乐泉西舫」。

忆昔弭棹九疑下,拄颊看山如看画。
君家子弟尽通经,列席铿铿共清话。
五年始见草堂图,中有玄亭旧著书。
窊尊略记漫郎宅,乔木犹存处士庐。
高堂生后谁岳岳,杨氏能传戴氏学。
礼堂写定更有人,口沫手胝为商搉。
平生不知万户侯,种竹几竿橘几头。
曲学尚笑公孙子,何况鸱夷老而鄙。
闻君教士多礼仪,举以治民无不宜。
郡国正须汉循吏,朝廷早识杨生师。

君知亨甫诗,谓是八闽之张衡
当涂尚书闻而叹,比之杜老逢左丞。
惜不能于百寮上,诵其佳句俾之声价增。
致书门下士,太息如以手抚膺。
首言蔡明经孝如朱寿昌,天寿其名啬其生
张子今孟郊,穷以诗自鸣。
当世岂无韩退之,力不足振,姑与之饮酒如渑
笑君不识公与卿,拂试騕袅加繁缨。
胡琴槌碎亦何益,乃使江干野老悲此秋虫声。
仙宫窅冥云霞扃,欲往扣之雷砰訇。
黄鹄掉头矫翼不回顾,白鸥浩荡谁能盟。
把君诗卷心怦怦,叶龙楚凤安所凭。
君不见黔阳王宰亦奇士,祗今坎壈进退听彼刀笔绳
⑴ 闽士张际亮能诗,廉峰以书达之左田师。
⑵ 浙士蔡寿昌二梅学博文赡,其寻父事类朱寿昌,年三十馀卒。
⑶ 以上檃括当涂致许滇生侍讲书中语。
⑷ 黔阳令王香杜金策能诗,亦与廉峰相善。

徐君招我城南游,饮我蒹葭水上之僧楼。
袖出一匹好东绢,中有柳阴亭子桃花洲。
云是君家遂园旧池馆,禊事曾续兰亭修。
亭亭十二翁,寿逾彭篯俦
一僧似岛可,诗与韩门酬(芋香道人宗渭亦入画。)
不知禹老传神在阿堵,但觉行止坐立一一精光浮。
昆山尚书簪已投,诸公胡为冠压头。
江南三月半寒煖,春服称体聊自由。
湘云老人齿最优,兴酣落笔腾蛟虬
一篇禊序具颠末,徵诗说礼何其周。
惜哉当筵佳句未裒录,金阊副本谁人收。
驰笺试问于湖老,龙剑孰是真吴钩
鸿胪妙笔今虎头,双双豁余之病眸
玉峰秀野影落酒杯底,陂塘五月凉如秋。
青衫水部郎,锦思夺江邱。
君笔更豪迈,宜架珊瑚挥琳璆。
两家继美百年后,中朝文献犹堪求。
水亭鹅影竟已矣,使我掩卷感叹陈泽州
⑴ 图凡十二人:常熟钱陆灿、孙旸,昆山盛符升、徐学乾、徐秉义,长洲尤侗、何柄,太仓黄与坚,华亭王日藻、许缵曾,上海周金然,无锡秦松龄,通得年八百四十二岁。
⑵ 卷首「兰亭续响」四字、后记皆钱湘云、陆灿笔,先生时年八十有三。
⑶ 壹斋集《遂园修禊图诗》序云:「时康熙三十三年甲戊三月三日,阅五月而司寇下世,宗渭始持图乞请公补书诗焉。」今此图有记无诗,廉峰言当时秦对岩先生家有副本,今归苏州某氏,或即壹斋所见与?
⑷ 顷顾杏楼水部以其高祖侠君先生《小秀野图》属题,亦鸿胪笔也。
⑸ 鸿胪尝为吾乡陈文贞公写《水亭玩鹅图》,时莫能两,见张庚《画徵录》。

庚寅夏闰月,李君将出守。
谓予宜赠言,濒行再三扣。
君才能治剧,宰绩传众口。
下车吏不欺,坐照奸必纠。
转粟济海艘,酾渠滋畎亩。
以兹书上考,佥曰宜大受。
膏腴众所竞,媕娿君独丑。
且理江汉楫,归奏南陔酒。
京华重晤言,德性益坚厚。
即今典要郡,所学当不负。
南安在天上,此语闻之久。
其地界岭粤,山泽纳污垢。
其人多亡业,谭笑结死友。
缓则蔓难图,急则铤而走。
时议用重法,救弊亦云偶。
此辈鬼蜮为,或者饥寒诱。
富人畏其胁,渐致逋逃薮。
除恶固务尽,原情亦当剖。
朝廷哀穷黎,意在别良莠。
莠者歼厥魁,良者勉其后。
此风有衰息,岂必多击掊。
下游江滩恶,剽掠亦时有。
白衣摇橹去,中夜知谁某。
鸣榔捕鱼者,意不在敝笱。
应念行旅困,仓卒为援手。
聊书余见闻,置之君左右。
利弊讵深悉,得一恐遗九。
郡斋冷于水,山色满窗牖。
公暇亲诗书,延访及耆耇。
君言副要腹,立志耻升斗。
要为汉循吏,推忠易俗狃。
张急与烹鲜,斯理堪自取。
双旌迓安舆,南指武昌柳。
一水接横浦,万花开岭首。
君行正及时,持以献眉寿。

十月燕台雪飞絮,饯书昔忆饯公去。
五月江南雨落梅,招吟今欲招公来。
公去公来亦何意,閒云作雨寻常事。
九重一笑得新篇,凤尾丹毫手缄寄。
喧传盛事满京华,泼墨烟云出米家。
吴波亭上笑开口,指说葫芦人载酒(用诗舲题句意。)
酒杯深处是君恩,画扇题诗好并论。
回首玉澜图像在,笠檐蓑袂认江村(上有题公画扇诗。)
⑴ 今年闰夏,上以《喜雨》诗赐公,有「萦怀江上思儒雅,烟雨招吟逸兴超」之句。

鞭吠犬诗(庚寅) 清 · 祁寯藻
小园有吠犬,昼吠夜则眠。
曾无禦寇劳,而有搏人权。
其性恶褴褛,尤喜窘少年。
行者畏其猛,次且不敢前。
主人怒其横,召仆施以鞭。
仆云犬无罪,吠影固所然。
且恐挫辱之,后难为用焉。
仆诚为主谋,毋乃溺于偏。
吏不捕盗贼,而乃暴市廛。
官不治豪猾,而乃淩愚颛。
迎猫噬鹦鹉,罗雀养鹰鹯。
安用爪牙为,徒以敛怨愆。
古来郅宁辈,每为穷怒迁。
酷者贪之媒,其流乃柔牵。
吾愿用吠犬,吠暴毋吠贤。
不为利所嗾,不为威所跧。
其犬足生氂,其人美且鬈。
吾鞭不妄得,摇尾奚求怜。

苏斋好古探岭峤,独喜药洲之九曜。
八年手拓廿八纸,苔藓不敢藏墨妙。
犹惜米诗目未见,英光两字收馀耀。
翠榕根大抱石卧,下有骊珠沈海窍。
迩来相望六十载,北翁已老南翁少。
轺车小憩访前躅,仙掌通灵疑暗召。
嘉熙片碣已完璧,海岳遗诗尤绝调。
年深木石互胎骨,力尽斧斤开窅窱。
口钳手画辨疑似,细读沈思忽狂叫。
海气瑰奇夏云起,乾文错落星芒照。
想当兴酣落笔际,再拜呼兄颠可笑。
留将年月补志乘,收入画图资咏啸。
王禽隶古羽皇字,异境往往辟幽峭。
独怪此石君家物,搜采不许旁人剽。
若使苏斋得见此,始愿顿偿夫岂料。
玉堂珠殿事奢靡,柱础炉香付凭吊。
蛮邦遗迹那足数,赖有斯文重边徼。
看君用意在沈滞,肯使泥涂尾终掉。
遂盦跋云:羊城试院东偏有池一泓,南汉药洲遗迹也。池中有九曜石,其一在藩署,上刻「药洲」二字,左行书「米黻元章题」,不著年月。在学署者仅存其八,宋元人铭刻。池东一石最大,高可二丈许,上有掌迹长尺二寸,不知何时僵卧水涯,老榕踞之,广荫数亩。旧传石背有米诗,然榕根缠络不可寻矣。苏斋老人视学兹土,凡三任八年,搜剔石上题名,拓得二十八纸,都为一卷,附《粤东金石略》后,辨论最精,独以未见米诗为憾,有句云「不知米老诗句刻何处,想在老榕巨根内」,又云「未知老榕脚下字,后来谁则代我摹」。然《药洲摹米石歌》则又谓「或云题名即诗处,或云斫竹亲见之」,盖亦得之传闻,未能测实也。余以道光乙酉冬来持使节,丙戌嘉平试惠循归,轺尘甫息,乘池水方涸,爰疏淤剔石,凡苏斋所品题者一一摹拓。惟仙掌石上陈九仙隶书一段,旧止拓得三行有奇,其两半行尚为榕根所掩,因竭力洗刷,始得全文。又思九仙题名有「摩挲藓刻诵米南宫诗」之语,意米诗必在其旁,乃复东规数尺,凿去榕根,石骨既呈,字迹可摸,濯而出之,则元章五绝全首在焉。其文云:「九口石(第一行),碧海出蜃阁,青空(第二行)起夏云。瑰奇冂怪(第三行)石,错落动乾文(第四行),米黻(第五行),熙宁六年七月(第六行)。」凡六行三十一字。苏斋浚池时在乾隆丙戌,迄今甲子一周,上距米题诗时,盖七百七十有五年矣。苏斋为余大父行,石殆与余家有缘也。又按,米题「药洲」二字,苏斋误连时仲公诩等名读之,定为元祐元年。近阮芸台尚书新辑通志,力辨其误,谓米熙宁八年以前在广南,八年以后寓迹长沙江淮间,无复南来之理,然未见此刻,故亦不能定其为何年。今此诗年月具在,足资互證,则知「药洲」二字必同时所题,而苏斋所订《海岳年谱》,考据尚未精碻矣。信乎古刻之可宝也。道光丁亥中秋日。(附录)
按石刻第一行「石」字下有八分「植」字,与诗无涉,翁跋语中亦未及。细观诗内「怪」字上一字有「冂」痕迹,似「植」字。当时或因石质有损,别补一「植」字于题下耶?(自记。)

北湖莲曲(庚寅) 清 · 祁寯藻
北湖莲,叶田田。
南湖莲,叶如钱。
南湖花迟北湖早,北湖花落南湖好。
美人不见西风秋,日莫珠帘红倚楼。

渔洋诗品东岱宗,海日初出扶桑红。
世间片纸皆纱笼,后生未许轻谈龙。
竹垞风骨灵岩松,奇秀天赋非人功。
研经博物帝所崇,如木有柢华实充。
吾邦贤相合河公,吾祖从之游辟雍,高轩日过穷巷中。
今观手书钦馀风,想见析理心冲融。
惜抱老人今南丰,论文直道羞雷同。
山木居士道集躬,著书不肯为彫虫。
二老铸人如范铜,独待吾师撞其钟,大叩小叩无不容。
山舟落笔嗤肥秾,淡若湖水涵孤峰。
此书病腕时匆匆,老骥欲骋愁风鬉。
小岘数语和而冲,言衷涉乐能兼通。
好古畴若苏斋翁,图书彝鼎罗心胸。
琼筵杖履曾追踪,灵光隤矣今奚从。
⑴ 嘉庆甲戌科,覃溪先生重与琼林宴。

一图纪主知,嘉奖虚前席。
再图存宦迹,抗论伏左掖。
白发青山老读书,而今又见第三图。
图成不是誇荣异,中有平生感恩泪。
似闻先帝识扬雄,无复勋臣轻贾谊。
迩来题咏遍西湖,万卷丹黄留细字。
门生子弟拥篮舆,听话三朝眼见事。
湖上人家住画图,梅山伴尔孤山孤。
回思槐市读书处,秋影天边寄园树。
我昔题翁马塍花,八年南望空叹嗟。
问奇便欲负书去,认取疏篱老树家。

忆昔作记陀罗尼,寺幢颠末曾言之
今观两庑所塑作,天巧亦复非人为。
乃知象教力广大,不仅毛角参兔龟。
自从化人来西域,导源炎汉流陈随。
有唐画手数道子,下笔万变神不疲。
杨家抟土技尤绝(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如龙象中蹲老罴。
后来刘銮亦能事,燕寺遗迹人皆知。
金刚妙相历千劫,本无所成于何亏。
栴檀一片已灰尽,百草乱斗吟诗髭。
拈花古佛笑无语,笑我欲叩维摩师。
⑴ 寺有唐石幢,镌《陀罗尼经》,盖中宗时所造。

秋穫八咏 其一 (庚寅、辛卯) 清 · 祁寯藻
古人重守望,井里居以群。
岂惟虞寇攘,且复同辛勤。
况当刈穫秋,我稼多如云。
出入必以时,击柝声相闻。
乃知农有畔,亦如政不纷。
年丰礼让足,政成民气欣。
道路无拾遗,奚用畺界分(看畔。)

其二 (庚寅、辛卯)
山田累若梯,水田浮若舟。
溪径不成路,砅揭行堪忧。
徒行犹自可,何以挽车牛。
场功既已筑,馀力无少休。
伐木架桥梁,斸土平坑沟。
岂不念勤苦,有废必举修。
何时待雨毕,及此先绸缪(除道。)

其三 (庚寅、辛卯)
新镰如新月,纤纤不盈掬。
朝没黄云间,夜归挂我屋。
当其未磨时,弃置在尘䍡。
儿童窃其柄,骑马不用竹。
岂知一片影,中有千万斛。
贵人腰黄金,何如此曲木。
坐闻陇畔语,已有篝车祝(开镰。)

其四 (庚寅、辛卯)
胼胝岂不劳,负戴岂不苦。
老农终岁力,一笑筑场圃。
旱潦幸已免,𥡥秸行堪数。
复愁秋雨多,积压成朽腐。
富家场如砥,贫家无环堵。
年年为人芸,所得不满釜。
晚菘尚可种,乞此閒田土(上场。)

其五 (庚寅、辛卯)
自闻布谷鸣,裴𧙪直到今。
常恐岁不与,愧彼好鸟音。
摄殳振四野,归来日已沈。
逢人互问讯,斗酒还相斟。
但愿釜无尘,慰此劳者心。
东邻响夜舂,西邻动寒砧。
更听络纬语,镫前催织纴(打谷。)

其六 (庚寅、辛卯)
柴门鸡犬喧,炊烟澹将夕。
负担何纷纷,居人候檐隙。
今年秋大熟,一亩收两石。
𥫱篅堆已满,更裹床头席。
新谷粜不得,得价无千百。
但令谷价贱,指囷非所惜。
似闻太仓中,红朽陈陈积(入仓。)


共917,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