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917,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古风(续上)
黄昏庭鹊噪,月影暗香动。
开缄得新诗,恍听江城弄。
虚堂忽无暑,冰簟寒欲冻。
为言平山梅,老厌廛市鬨。
欣然独造访,策杖屏驺从。
相对两癯仙,俯仰神为纵。
甘泉陈玉树,吴都纪平仲。
徒誇物产奇,兼及包匦贡。
侈言每无验,好古非所重。
君看南唐植,至今翠羽哢。
红罗闭千春,艳曲无人讽。
花开岁已暮,酒熟饮须痛。
况逢太平日,羽檄罢秦雍。
掣身鼎鼐旁,归作江湖梦。
戴雨拾金弹,耕烟课玉种。
閒如林逋鹤,一放不可鞚。
诗成独自笑,清赏谁与共。
嗟余抗红尘,无缘骑白凤。
空吟庾岭花,未叩罗浮洞。
折枝傥相寄,想见春浮瓮。

客从于湖来,为说湖上宅。
袖中出秋水,一泻三千尺。
青山写眉黛,远岸横如帻。
偃蹇不入城,为君照几席。
疏林淡斜日,高下露屋脊。
湖亭最潇洒,寸寸阑干碧。
两翁坐无语,翛焉笔初掷。
不知身入画,但见天水白。
张公旧祠堂,落叶无行迹。
岂谓柴桑里,复有归来客。
诛茅更辟径,架竹重书额。
兴来赋小诗,酬唱永晨夕。
忆昔虔州道,为我貌行役。
折花寄野馆,缄句驰烟驿
雪泥有聚散,裘葛凡六易。
涪翁复高蹈,两载湖山隔。
因兹见手翰,细认树与石。
离怀不可写,愧兹乌玉璧(先生与佚斋师各惠佳墨。)
⑴ 佚斋师与子卿先生。
⑵ 壬午秋,余奉使岭南,先生守赣州,为写《梅岭探春图》,复以邮筒寄诗于南昌道上。

轮囷古桧蟠虬蚓,偃蹇孤松覆栏楯。
万竿碧玉都可怜,吾独羡兹三石笋。
云根寸寸秋色起,泉窦棱棱月痕引。
若非蜀道失蹲象,定是黄山落飞隼。
主人爱尔每下拜,颠米迂倪任嘲哂。
三峰剪作四图看,面面玲珑步不窘。
试登杰阁数池鱼,直讶巉岩动窗蜃。
此石特立何所倚,向背由人奚必准。
有如玉井古莲花,肯学蛾眉斗邢尹。
皖江咫尺袖不去,读画知君意无尽。
道逢奇章勿轻示,挽致或恐烦车纼。
祗宜官阁对龙眠,一阕高山寄瑶轸(麓庵善琴工主,作牧于皖。)

① 斋南竹三丛,当涂夫子手植,遂以名斋。东南隅两丛,西北墙下一丛,皆余所补也。春夏雨足,笋迸地而出,交柯乱叶款吾扉者,披翠而乃入焉。
南笋笑北竹,谓是黄琅玕。
柯叶信不改,青翠终交攒。
岂无时草木,爱此经岁寒。

其二 老屋(戊子)
① 循竹而西,过墙而南,老屋三间,榆柳之下,园庐昔燬于火,独此屋与近光楼岿然尚存。
老屋如老人,独处甘朴素。
何年苍松桷,百虫不敢蠹。
相望西北楼,浮云隐高树。

① 馆当老屋之北,檐角海棠一株,高三四丈,花时与客饮酒赋诗其下,取放翁诗意名之。
栾枝雪飘荡,丁香玉参差。
海棠独有情,年年招我诗。
春阴傥可借,及此未开时。

其四 东峰(戊子)
① 上有老榆,高出群木,下有乐泉,清泠如镜,峰在斋东,故名。
东峰虽不高,出门易登陟。
泉光写空翠,可以鉴胸臆。
谁家不系舟,逶迤此山侧
⑴ 峰下屋一区,程春海前辈颜曰「乐泉西舫」。

其五 月湖(戊子)
① 门对南湖,水天一碧,园木蒙密,到此豁然开朗,显处视月,吾于斯湖有取焉。
密林锁顽云,合沓不肯开。
天风吹月出,落我南湖来。
谁剪玲珑玉,团团帖酒杯。

① 石桥界南北两湖之间,荷花开时,萦红漾碧,如画舫然。
远望不见桥,但见花上下。
莲船横十丈,偶尔通车马。
若教解缆去,应无问津者。

① 桥东北水折处,突起一小冈,出馆之背,顶若平台,高与檐齐,登之可见西山。
西山拥高髻,向我墙头压。
登台忽闯露,林隙翠如插。
乃知偃蹇士,可见不可狎。

其八 药坡(戊子)
① 冈自北而南,尾注于斋,奇石环之。高下杂植药草桔梗数丛,挺秀可爱,花开如紫玉盏。野鞠缘坡,入秋特盛。
桔梗比贤人,鞠华如隐士。
托根幸同岑,相悦不相倚。
秋风满篱落,采摘殊未已。

① 斋之后为北湖,锁以重冈,跨以横桥,林阴四匝,幽邃无尽。
万绿下秋影,湿云行有声。
不知山雨至,但觉衣凉生。
晚来捲帘坐,斜日还复明。

① 北湖之漘,药坡之脚,爰有磐石,可濯可沿。
洗砚非为砚,爱此磐石好。
不用持钓竿,危坐被鱼恼。
吞墨自来去,水石终皓皓。

太邱盛门第,积德由诗书。
清风洒江右,曾云淩太虚。
簪裾照四国,雍容丽且都。
至性式顽懦,廉隅绝苞苴。
名齐颍川荀,节慕延陵吴。
义田济万人,至今遗令图。
功成不望报,平生笑贾胡。
大哉百世泽,用启中田庐。

其二 (戊子)
中田一何有,嘉树荫良苗。
时雨润其根,和风抽其条。
二方既竞美,慈明冠朋僚。
夫子实邦彦,文章鸣圣朝。
一乘御史骢,再珥侍臣貂。
家声亮云继,多福躬自招。

其三 (戊子)
仲举未冠日,出语惊薛君。
为文有奇气,志已无终军。
慨然企往哲,百家徒纷纷。
威凤羽五采,在雏已不群。
众鸟集灌木,桐竹莽难分。
回鴹慎所择,养此垂天云。

其四 (戊子)
大雅久衰谢,斯文谁与居。
落落惟子昂,高蹈淩天衢。
独回卢王辙,远造班马庐。
伯牙操递钟,东郭滥寒竽。
众耳习嘈杂,元音溯权舆。
想其殚思虑,一瞬周六虚。
高情发天籁,纵笔任所如。
俯仰自千古,旷焉立中区。

其五 (戊子)
古人重师授,负笈越郡州。
仲弓事季明,中慕匪外浮。
所乐在道德,不易公与侯。
一闻山木言,径作钟山游。
鲁公导其涂,将以观其由。
姚公浚其源,遂以宏其流。

其六 (戊子)
翰林近华盖,地高名亦震。
由来典籍府,宏达待畸人。
埋轮岂不赫,奚烦贾董伦。
一朝解绣衣,雅颂还敷陈。
永荷朝廷知,拂拭出风尘。
致成名山业,载笔酬鸿钧。

其七 (戊子)
中州图书渊,河洛气不薄。
江南竹箭薮,英俊之所宅。
春官萃群彦,太学慕李郭。
谁与秉衡鉴,所向无空廓。
颓风屏浮靡,真赏归六籍。
连年钓巨鳌,纵之游大壑。
濯鳞欣及时,濡沫忆平昔。
感兹风云力,终焉谢沮泽。


共917,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