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03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北风江上来,吹瓦堕屋角。
牛羊入废观,古木一鸟啄。
问此宅何神,其来已渺邈。
肇兴自唐代,庙貌递朴斲(唐开元中封庐山神为采访使者)
上古神灵封,每视三公爵。
东西南北中,嵩岱恒华霍。
庐山虽僻左,不得列五岳。
傲然踞江湖,气象颇卓荦。
无端加秩祀,屈首受正朔。
山灵恐未甘,孰与一丘乐。
黄冠那解此,意在崇榱桷。
昏昏入醉梦,举世呼不觉。
神来风绰幡,神去云解駮。
下视九万空,纷纷蜩与鸴。

连山衮衮来,陡起山门前。
顽空被偪塞,失却东南天。
石棱瘦筋露,涧道枯绠悬。
不知何峰水,流作溪桥泉。
入门寻断碑,古迹想白莲。
同时十八人,縳律如坐禅。
饮酒不入社,渊明岂非仙。

夕阳在西林,孤塔支青天。
中有六朝寺,斗古不斗妍。
树头一朵云,渡水俄为烟。
老僧送客罢,倚树听凉蝉。

古寺折而南,一峰矗香炉。
北有草堂阯,荒榛穴鼪鼯。
白公真天人,笑傲凌中区。
本挟烟霞性,历游仕宦涂。
当其卜筑时,意已忘羁孤。
人生营菟裘,宁必皆故庐。
等是有兴废,此中别贤愚。

悬崖多烈风,石缝树不长。
怪此独雄拔,枝枝蔽穹苍。
路转倍萧森,古阴暗虚廊。
鸟巢不敢寄,一一皆下翔。
我亦难久留,毛孔森开张。
翻思风雨会,快受六月凉。

此来为游遨,忽迫失足虑。
中情一恇怯,进退两失据。
隤云如奔逃,片片掠面去。
霞标尚天半,欲到苦难遽。
松根络崩岩,怒石虎蹲踞。
随身赖竹杖,将伯倘予助。
移时陟层颠,鸾鹤似可御。
眼前少行辈,坐长丈人倨。
登顿方自兹,休矜最高处。

城中望山如握管,寸碧抽篸目光短。
罡风掣我绝顶来,地少云多铺满满。
一条江水拖细线,四面天形罩圆伞。
鹤经枯树或堕翎,龙去空潭不贻卵。
何人结茆荒山颠,米罄斋厨爨长断。
岂惟米罄水亦竭,兼值今年连月旱。
秋阳炙背汗透衣,客到苦催供茗碗。
老禅对客大嗢𠽁,指说兹游太荒诞。
休誇筋力尚有馀,应虑颓年行莫纂(陆机赋伤颓年之莫纂)
偶然饥渴所不免,前路茫茫预难算。
资生破寺例乞食,此去深山渐无伴。
雨襟风帽好自担,垢脚黧颜向谁浣。
奔驰不定觉客忙,应接无端累我懒。
白头住山年六十,投老安心就閒散。
芒鞋不踏户外尘,坐看嵚崎化平坦。
远公殁后经台废,世外名僧近尤罕。
谈天高论久寥寥,一听清言真款款。
此来得此吾有幸,大似冬寒变暄暖。
好奇历险亦何为,语不在多微中窾。
浮情一半为芟除,相别出门行步缓。

奋身出绝险,深入得平地。
玩情忘安危,履险识难易。
凭高试北望,来路直如弃。
枯株尽僵仆,樵采远莫致。
野火岁烧林,虎狼何处避。
前山有厉禁,僧律严于帅。
渐入翠微天,濛濛杂烟气(自此至天池皆禁山矣)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土。
阴阴日光澹,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⑴ 白乐天曾于此四月看桃花其地犹名花径

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
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娑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
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
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
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
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
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
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
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
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
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誇权奇。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
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
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
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巳逐沧桑移。
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何年凿浑沌,洞户启虚牝。
瞰空飞珑玲,万古凝不陨。
泉蒸湿气成,一一结芝菌。
其西势陡绝,难以寻丈准。
天窄忽倒垂,地豁平野尽。
寸人不点目,寸树如束笋。
远视入毫芒,俯身迫穷窘。
傍崖嵌楼阁,侧背削苍隼。
青鸾十万只,掉尾扫栏楯。
竹林疑有无,仙者迹久泯。
短生寄长世,局蹐良足悯。
如何不自广,蟠蠖同螾蚓。
御风倘可行,吾意欲远引。

西跨马鞍脊,东拊五老背。
广袤四十里,南北两交会。
地界画云霞,冈形走杉桧。
架空营绀宇,巨丽一山最。
佛皆铸金为,殿用铁瓦盖。
象筵及法供,半出尚方赉。
琉璃百盏灯,光烛楚天外。
鸣钟集万指,部牒领司会(音脍)
当时旷荡恩,池水亦霶霈。
神仙事渺茫,崇饰母已太。
尔来渐凋耗,隙影过坱𡑷。
残僧四五人,被衲懒结带。
天池旱亦涸,蹬道入蔚荟。
独客来登临,嗒焉发深慨。
穷阴蓄邃谷,瑟瑟响秋籁。

危峰拔奇峭,插汉秋峥嵘。
下走数千尺,此身疑被坑。
溪流宽且长,潭影黝而清。
飞泉溅我领,过山犹水声。
渐入渐无蹊,苍松与云平。
万枝皆直上,曲木何由萌。
入林见精蓝,御扁题有明。
敕建自神母,豁达开朱甍。
一道护藏碑,蛟龙拱函经。
架裟垂频婆,锦绣扬幡旌。
新如手未触,机上初织成。
元人留画图,用意填丹青。
年深彩色退,神气逾发生。
劫火焚天池,霞封亦颓倾。
黄龙独无恙,故物犹充盈。
得非深山中,呵禁趋百灵。
勿轻现光怪,恐使神鬼惊。

信书不如无,身历解其故。
好奇轻坦道,冒险犯迷路。
庐山载图经,绝胜因瀑布。
三叠尤称雄,此来期勇赴。
寻源既已得,一壑经屡渡。
波涛所冲撞,石滑不留步。
荒榛或刺眼,蛇蝮时挂树。
云屏横我前,阴濑风逾怒。
偕行率兴尽,深入独无怖。
渐上一线天,团团失四顾。
日光所不到,勃窣但烟雾。
徘徊问樵夫,道远日已暮。
逡巡半涂废,老懒坐自误。
误事岂可常,一悔生百悟。

峭帆昔上鄱阳船,我与五老曾周旋。
两尘相隔骨不仙,蹉跎负约十四年。
近来稍知厌世缠,筋力大不如从前。
扶行须杖坐要箯,绝境敢与人争先。
山神手握造化权,走入南极分炎躔。
鞭羊欲从后者鞭,假以半日登高缘。
风清气爽秋景妍,芙蓉千丈开娟娟。
长江带沙黄可怜,湖光净洗颜色鲜。
背负碧落盖地圆,尺吴寸楚飞鸟边。
初看白缕生栖贤,树杪薄罥兜罗绵。
移时腾涌覆八埏,四傍六幕一气连。
滔滔滚滚浩浩然,浑沌何处分坤乾。
近身扁石履一拳,性命危寄不测渊。
阳乌𦐠扑光倏穿,饥蛟倒吸无留涎。
以山还山川自川,五老依旧排苍巅。
来如幅巾裹华颠,去如解衣袒两肩。
酒星明明飞上天,人间那得留青莲。
此时此景幻莫传,顷刻变灭随云烟。

饥鹰入山猛如虎,掠过松梢攫飞鼠。
林深谷暗人更稀,桥断溪横道多阻。
忽逢大石刻三字,快若同游获徒侣。
前行依旧路茫茫,太白书堂在何许。
三间破屋佛委地,一带颓垣草没础。
独来高咏庐山谣,白日轩轩欲轻举。
屏风叠与五老对,想像先生旧游所。
石梁即是三叠泉,此景分明在诗语。
后来著书好穿凿,众论纷争吾不与
古仙不作谁正之,怅望秋云久延伫。
⑴ 太白庐山谣有屏风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之句元李洞言三石梁在开先寺西黎崱言在五老峰上或云在简寂观及上霄紫霄二峰间桑乔庐山纪事则竟以为无如竹林寺之幻境众说纷然莫知所指今三叠泉在九叠屏之左水势三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与太白诗句正相吻合非此外别有三石梁也后人必欲求其地以实之失之凿矣

山僧住山久,不道深山好。
山下每相逢,山中迹如扫。
禅居既寂寂,过客亦草草。
林荒鸟语断,叶落寒气早。
物外识閒情,谁能耐枯槁。

昨登五老峰,足力斗轻矫。
𠙆投茆舍宿,睡美不知晓。
岂惟废钟鱼,林寂少栖鸟。
起来见晨旭,残月犹云表。
山谷催早凉,阴多晴恐少。
迨兹好天气,我兴殊未了。

匡南古道谁开辟,悬溜垂丝通一脉。
劣容半足百八盘,直注双眸五千尺。
灵区再上苦不易,步步别山多可惜。
举头却望昨所经,似到蓬莱今被谪。

陟山须到颠,寻水须到源。
我从泉源来,送汝归山根。
上流九十九,并力同作喧。
前行经玉渊,尽为潭所吞。
既吞不胜受,含雪空中喷。
急峡跨飞桥,约束遏其奔。
一条夭矫龙,中有跌断痕。
挟此万古怒,轰轰争一门。
游人不敢立,足底防澜翻。
松风吹细雨,到寺将黄昏。


共103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