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七言绝句(续上)
子丑交时岁即除,添筹惜已近衰馀。
春风肯与西归便,十一更舟过故居(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过」,台大本、文献本作「遇」,疑误。兹依连横《台湾诗荟》改之。

其五
七言绝句
挂壁灯残照影迷,替人垂泪烛心低。
挥毫未埽胸中块,客感分明判晓鸡(施懿琳编校)

七言排律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自昔芳名列类函,于今佳果盛传柑。
树蕃东土栽无数,种出西螺味更甘。
秋后累累垂竹屋,冬来灿灿映烟岚。
苞凝晓露金华丽,叶弄轻风翠影参。
结实也知头有万,向阳何止寸盈三。
皮黄宛似鹅儿染,色艳尤如蜡样含。
小摘罗疏陈棐几,珍藏端重贮筠篮。
劈开雪瓣周身洁,捧上瑶盘信手探。
咀嚼耐人良可爱,朵颐供我又焉贪。
津流齿颊脾先沁,甜入衷肠意正酣。
绝胜楂梨形澹涩,俨然橘柚蕴清湛。
非同化枳淮而北,不羡离枝岭以南。
品擅药囊功匪浅,馨偕兰室善奚惭。
听莺酒往林间酌,馈岁香闻市畔担。
从此志书标物美,他时锡贡受恩覃。
客愁消遣灯窗火,咽得琼浆润笔谈(施懿琳编校)

槟榔子 清 · 施钰
七言排律
①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台湾诗乘》题作〈咏槟榔子〉。
博物曾看选赋详,仁频著号即槟榔。
平林干耸千竿直,近宅花迎十亩香。
绿绕群呼青子熟(作者注:「土人呼为青子。」),红残遍许白丁尝。
村墟趁市皆充案,闺阁共珍半贮囊
淡可疗饥医苦口,津能分润滴枯肠。
非关饱腹有茶癖,未必赪颜是醉乡。
尽日交游持以赠,不时咀嚼味尤长。
瀛壖自昔称多瘴,佳实功宜补药方(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囊」,连横《台湾诗乘》作「藏」。

古风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水发源于生番内山,人迹不到之处,传闻泉脉甚清,南出刺嘴社乃浊,过沙连庄会猫丹蛮蛮两社,川流西导牛相触山,汇而为溪,水尽淤泥,故名。间或偶见明净,则顽梗蠢动,历试皆验,溪在彰化东螺保地界〖作者注:「录县志。」〗。
在山泉水清,出山溪水浊。
君子恶下流,天下皆归恶。
嗟哉此溪水性殊,辱在泥涂惟所乐。
藏垢纳污不须讥,幸免民间惊风鹤(施懿琳编校)

① 作者注:「在嘉义县界,地名赤山堡,山曰龟仔头。」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火燄山之麓,水石生于谷。
遇旱水不枯,悬厓挂飞瀑。
源头有火泉,泉达火亦然。
涓涓炎炎聚,赫濯但无烟。
燄或升数尺,风扇火铄石。
石泐黝而坚,焦土磺气炙。
投木火猝高,烟起如焚膏。
奚堪调鼎鼐,只可涤氄毛。
我闻温泉天下有,又知火泉世界无。
夜光遍烛昼不熄,开台久已炫舆图。
五行本相生,亦有互相剋。
水火既同居,偏成此奇特。
太极分两仪,天地定位之。
山泽通其气,阴阳何差池。
古有甘泉赋,今见火泉窟。
蕞尔一台阳,怪事书咄咄。
土宇厚版章,番界搜未得。
尚有玲珑号玉山,晴明可望不可即(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平声。」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山防夷,海防夷,望楼筑在水之湄。
红衣巨炮一齐列,木城坚制利行师。
首防夷,尾防夷,南北二路羽书驰。
港深无碍唯淡水,全台扼要此偏宜。
朝防夷,暮防夷,丁役梭巡刻不离。
去岁至今年计两,未知何日释狐疑。
官防夷,民防夷,增兵转饷无已时。
更觉张皇招义勇,恐有奸徒便其私。
吁嗟乎,台海沙线为锁钥,表深里浅势难窥。
天生此地重设险,商船往来尚可危。
虽然有备称无患,未若劫盗先自治。
不闻蟊贼乃内讧,曾诱外寇入藩篱(作者注:「浙粤厦门其验也。」)
聊陈管见书数语,愿上当道良有司(施懿琳编校)

① 作者注:「在大武郡庄,水流花放,山静寺幽,为彰属八景之二。」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朝行清水岩,暮宿清水寺。
水清一尘无,幽人抱琴至。
坐对可盟心,讵比贪泉类。
战垒几沧桑,林峦何深翠。
山僧自灌园,四时花木备。
爨火树冲烟,惊起栖莺(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莺」,连横《台湾诗乘》作「莺」。

四言诗
岩石嵌空,松风谡飒。
时有一樵,歌与之答。
泠然松音,悠然樵吟。
白云生岫,鸣鹤在阴(施懿琳编校)


共2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