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词
纤月依林落(老杜诗。风林纤月落。),荒鸡报晓催⑴。
江城画角数声来⑵。
孤枕梦初回⑶。
远引风传急(唐人诗。风引漏声来枕上。),相和雁叫哀⑷。
山斋早起碧窗开⑸。
寒日上高台⑹。
⑴ 晋书。祖逖中夜闻荒鸡鸣。蹴刘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王维诗。绛帻鸡人报晓筹。
⑵ 老杜诗。鼓角动江城。又城阙秋生画角哀。又戎昱诗。楼上画角哀。○杜牧之雁诗。长门灯暗数声来。
⑶ 杜牧之诗。酒醒孤枕雁来初。○陆放翁诗。梦回一灯翳复明。○韵海诗料。关山忆梦回。
⑷ 老杜闻笛诗。风飘律吕相和切。○王荆公诗。寒塞霜浓候雁哀。
⑸ 韵海。寒气肃山斋。○老杜诗。春来常早起。又碧窗宿雾濛濛湿。
⑹ 韩文公诗。杲杲寒日生于东。○韵海诗料。乘月醉高台。
远树秋容淡⑴,遥岑暮色浓⑵。
招提隐隐万云重⑶。
鲸吼隔林钟⑷。
夜静摇残月⑸,风飘度乱峰⑹。
寻僧准拟谢尘踪⑺。
莲社倘相从⑻。
⑴ 古选诗。斜阳森远树。○韵海诗料。一雨洗秋容。又烟雨带秋容。○韩魏公诗。莫言老圃秋容淡。
⑵ 韩文公诗。遥岑出寸碧。○后村诗。暮色苍然上野台。
⑶ 释书。招提,菩蕯。皆古佛号。故寺称招提。○老杜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宋人诗。云中隐隐见柴扃。○韵海诗料。高与乱云重。
⑷ 文选东都赋。发鲸音。撞华钟。○王荆公诗。好风遥送隔林钟。
⑸ 东坡诗。夜静无风势转严。○李齐贤烟寺暮钟诗。摇月传空谷。
⑹ 白乐天诗。仙乐风飘处处闻。○李齐贤诗。随风度远峰。
⑺ 老杜诗。春来准拟开怀久。○韵海诗料。羸牛步步踏尘踪。
⑻ 晋义熙中。远公与十八贤同修净土。号白莲社。远师以书招渊明。渊明攒眉而去。○韵海诗料。白云半亩镇相从。
万井迷桑柘⑴,千村接树林⑵。
白烟溶曳半晴阴⑶。
云壑窈而深⑷。
素练笼寒水⑸,轻绡罩远岑⑹。
倚楼吟住日初沈⑺。
分暝失栖禽⑻。
⑴ 李郎诗。春风掩映千门柳。晓色妻凉万井烟。○谢眺诗。桑柘起寒烟。唐人诗。一村桑柘一村雨。○诗学大成烟诗。桑柘凝寒色。松篁暗晚辉。
⑵ 老杜诗。千村万落生荆杞。○东坡诗。树林幽翠满山谷。
⑶ 诗学大成。溶曳笼江月。○欧阳公诗。秋色半晴阴。
⑷ 韩文公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⑸ 唐人诗。山下晴烟匹练横。○老杜诗。素练风霜起。○杜牧之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诗学大成。翠色笼寒浦。
⑹ 韵海诗料。出岫曳轻绡。又烟诗。一幕似轻绡。○诗学大成烟诗。连绵罩远村。又连村无远近。罩树有高低。
⑺ 杜牧之诗。何人为倚东楼住。○老杜诗。山迥日初沈。
⑻ 王荆公诗。岭云分暝与黄昏。○诗学大成。向晚岳阳楼上望。长空无处认栖禽。
远树衔红日⑴,晴烟护白沙⑵。
垂虹百尺卧江波⑶。
金柱界天斜⑷。
片影随蒲席⑸,馀辉带绮霞⑹。
林间闪闪数归鸦⑺。
渔唱隔芦花⑻。
⑴ 诗学大成斜阳诗。红影数分归远树。又残影半含山。○李太白诗。青山犹含半边日。
⑵ 韵海诗料。风暖扫晴烟。○老杜诗。白沙翠竹江村暮。又龙堆隐白沙。
⑶ 王荆公垂虹桥诗。荧煌丹砂柱。璀璨黄金壁。○杜牧之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苏舜钦诗。水面沈沈卧彩虹。○诗学大成。彩虹卧江流。又虹腰宛转三百尺。
⑷ 窦痒诗。落照金成柱。○成都记。相如过升仙桥题柱。○王荆公诗。暮霞随日界天斜。
⑸ 诗学大成。片影随孤鹜。○舟人编蒲席。为帆以汎风。○东坡诗。来趁西风十幅蒲。○僧本粹诗。数幅蒲帆破晓烟。
⑹ 东坡诗。欲将诗句绊馀辉。○诗学大成斜阳诗。馀辉带落霞。○谢眺诗。馀霞散成绮。
⑺ 老杜诗。昏鸦已满林。○诗学大成。林静归鸦晚。○韵海诗料。林间残照聚归鸦。○王荆公诗。鸦闪斜阳金背光。○王申之诗。细数归鸦定暮春。
⑻ 诗学大成。晚来渔唱外。孤鹜伴霞飞。○韩宗愈诗。十里平湖细雨过。一声长笛隔芦花。
迟日薰杨柳⑴,条风动草莱⑵。
桃源洞里百花开⑶。
红紫锦千堆⑷。
不数河阳满⑸,宁须羯鼓催⑹。
寻芳莫待委黄埃⑺。
留与好含杯⑻。
⑴ 诗。春日迟迟。○老杜诗。迟日江山丽。○陈简斋诗。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裳。
⑵ 史律书。条风。东北风也。言条治万物而出之。○王荆公诗。荣观流转动草莱。
⑶ 晋大元中。武陵渔人。溪行忽逢桃花。林穷水尽。得一山。从小口入。行数十步。土地平旷。○韩文公桃源诗。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韵海诗料。春风任放百花开。
⑷ 韩文公诗。百般红紫斗芳菲。○诗学大成。红紫誇春态。○东坡花诗。吉祥寺中锦千堆。
⑸ 晋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一县。人曰。河阳满县花。○韵海诗料。空看河阳满县花。
⑹ 唐明皇取羯鼓。临轩纵击催花。曲名春光好。回顾柳杏皆发。笑曰。不唤我作天公。可乎。○蔡蒙斋诗。不用唐宫羯鼓催。
⑺ 杜牧之诗。自恨寻芳到已晚。○韩文公李花诗。力携一樽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⑻ 李白诗。山花向我笑。正好含杯时。○老杜诗。生前相遇且含杯。○韵海诗料。花下共含杯。
云淡星火流⑴,虹销雨洗秋⑵。
扬辉清月上峰头⑶。
桂影入帘钩⑷。
彩彻三千界⑸,光生十二楼⑹。
会须携饮酒添筹⑺。
不用忆吴州⑻。
⑴ 孟浩然诗。微云淡河汉。○程伯淳诗。云淡风轻近午天。○诗。七月流火。○陈羽诗。碧空云尽火星流。
⑵ 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韩文公诗。长安雨洗新秋出。○韵海诗料。翻看清露洗新秋。
⑶ 渊明诗。秋月扬明辉。○韩文公诗。清月出岭光入扉。○吴融诗。攀缘应上玉峰头。
⑷ 酉阳杂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又云。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韵海诗料。山月入帘钩。○陈简斋诗。桂影婆娑入帘钩。
⑸ 王勃滕王阁序。彩彻云衢。○诗学大成。月明银色三千界。○梅月堂月诗。皎洁三千界。
⑹ 李太白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诗学大成月诗。人醉金风十二楼。○梅月堂月诗。婵娟十二楼。
⑺ 乐天诗。花枝当酒筹。○诗学大成月诗。琼楼置酒剩添筹。
⑻ 李太白诗。吴州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野润烟光腻⑴,风暄草色柔⑵。
牧童横笛立芳洲⑶。
声断暮江头⑷。
缓响连樵唱⑸,馀音答棹讴⑹。
归来牛背稳于舟⑺。
返照在林丘⑻。
⑴ 老杜诗。野润烟光簿。沙暄日色迟。○李太白诗。烟光草色俱氲氛。○杜牧之阿房宫赋。渭流涨腻。
⑵ 王荆公诗。陌上风暄草自薰。○韩文公诗。草色遥看近却无。○陈简斋诗。雨足郊原草木柔。
⑶ 王秋江牧童诗。短笛横吹牛倒骑。○诗学大成。横笛声高下。归鞭影短长。又横笛倒骑牛。○老杜诗。杖藜徐步立芳洲。
⑷ 郭功甫诗。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声断芦花风。○老杜诗。肠断春江欲尽头。
⑸ 魏野诗。一曲樵歌声缓缓。○柳子厚诗。野迥樵唱来。
⑹ 东坡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曾南丰诗。鸣弦叹馀音。○老杜诗。三杯歌棹讴。○韵海诗料。波心发棹讴。又诗。远听棹郎讴。
⑺ 东坡诗。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万斛舟。○诗学大成。牛背稳于舟。○王荆公诗。日斜睡足黄牛背。不信人间有广舆。
⑻ 初学记。日西落光返照。谓之返影。亦曰返照。○老杜诗。孤城返照红将敛。又返照入江翻石壁。又石门斜日到林丘。
暝色来山径⑴,溪光动野扃⑵。
渔灯数点雨中青⑶。
闪烁讶流星⑷。
浪飐看难定⑸,风回影不停⑹。
一声羌笛夜深听⑺。
惊雁起寒汀(王荆公诗。一双新雁下寒汀。)。
⑴ 老杜诗。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寇国宝诗。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孟子。山径之蹊间
⑵ 唐人诗。溪光山色淡如烟。○老杜诗。寒江动夜扉。
⑶ 韵海。江远照渔灯。又渔舟数点灯。又数点水中星。○诗学大成渔灯诗。雨中光不灭。又风雪一灯青。
⑷ 诗学大成。闪烁光天际。○韩文公诗。渔火灿星点。○黄山谷诗。突如流星过。○诗学大成渔灯诗。荧煌疑腐草。来往讶流星。
⑸ 韵府。飐。职琰切。动也。○柳子厚诗。惊风乱飐芙蓉水。○东坡诗。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韩文公诗。迷魂乱眼看不定。
⑹ 风回。见上注。○诗学大成。倏烁影难停。
⑺ 赵虾诗。长笛一声人倚楼。○郑谷诗。一声羌笛离亭晚。注。羌笛。胡人所吹之笛。三孔也。○宋人诗。萧萧偏向夜深听。
土润先流础⑴,鸠鸣正熟梅⑵。
顽云泼墨密难开⑶。
飞雨度山来⑷。
光助施鞭电⑸,威加失箸雷⑹。
吟边心眼觉增恢⑺。
知为好诗催⑻。
⑴ 礼记月令。建未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淮南子。山云蒸。柱础润。皆将雨之侯也。○东坡雨诗。重云凄以合。微润先流础。
⑵ 黄山谷诗。晴鸠更唤雨鸠归。○诗学大成鸠诗。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韵海诗料。鸣鸠唤雨来。○风土记。今江湘两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三月谓迎梅。五月谓送梅。○老杜诗。南京犀浦道。五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⑶ 东坡雨诗。满座顽云泼不开。○诗学大成。泼墨浓云四望遮。○老杜雨诗。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⑷ 东坡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⑸ 韩文公诗。雷电助光怪。气像难比侔。○淮南子诗。雷以电为鞭。○杨雄赋。霹雳列缺。吐火施鞭。○司马温公骤雨诗。雷公推车电施鞭。飞腾九泽舞百川。○诗学大成。蛇掣电鞭明户牖。鳌喧雷鼓撼乾坤。又云间列缺正施鞭。
⑹ 汉高祖大风歌。威加四海兮归故乡。○三国志。蜀先主方食。忽雷震。失匕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此。○东坡诗。无限人间失箸人。
⑺ 韵海诗料。东风吹落在吟边。○陆放翁望雨诗。那知先生狂。自倚心眼大。
⑻ 老杜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韵海诗料。片云知是急催诗。○陈简斋雨诗。忽觉好诗生眼底。
天黑云容惨⑴,风严泽腹凝⑵。
萦丛惹砌雪崩腾⑶。
粉屑满沟塍⑷。
浩荡银千界⑸,模糊玉百层⑹。
三更报霁彩蟾升⑺。
剡棹兴堪乘⑻。
⑴ 老杜诗。秋天漠漠向昏黑。○东坡诗。竹坡雁起天为黑。○杜牧之诗。云容水态还堪赏。○韵海诗料。阴破冻云容。又寒烟半惨容。○李齐贤雪诗。风紧云容惨
⑵ 韵海诗料。刮面塞风严。○礼记月令。十二月。水泽腹坚。○韵海诗料。风严泽腹凝。又冰凝泽腹坚。○又冰泽腹初坚。
⑶ 秦韬玉雪诗。惹砌任他妆粉似。萦丛自学小梅娇。○韩文公雪诗。崩腾相排拶。○王荆公诗。江风吹浪雪崩腾。
⑷ 李奎报雪诗。痴女误疑筛粉屑。○王荆公诗。旅生犹可暗沟塍。○韵海诗料。暗溜满沟塍。○韵府。塍。稻畦也。
⑸ 韩文公雪诗。浩荡乾坤合。○宋望之雪诗。天地变成银世界。○诗学大成。月明银色三千界。
⑹ 白乐天雪诗。平明山雪白模糊。○东坡雪诗。模糊桧顶独多情。○王荆公雪诗。十二楼台玉作层。○宋人雪诗。天入虚楼倚百层。
⑺ 东坡雪诗。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李齐贤雪诗。三更霁色送银蟾。○李商隐诗。月娣曾闻下彩蟾。注。蟾。月中蟾蜍也。
⑻ 晋史。王子猷居山阴。雪夜独命酌。因咏招隐诗。忽忆戴逵。便乘小舟。访之于剡溪。造门而返。或问之。对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耶。○老杜诗。山阴夜雪兴难乘。又东行万里堪乘兴。又须向山阴上小舟。
受井分疆界,均田画澻沟。
横从棋布接林丘。
农务事锄耰。
蔽野禾麻盛,盈畴黍稷稠。
竟非吾土倦羁游。
回首仲宣楼。
栉密场原接,星繁里闬连。
闾阎扑地遍郊廛。
西陌与东阡。
耕凿身无事,蚕麰岁有年。
万家桑柘泰平烟。
闲听武城弦。
拍岸湉湉水,生泥濯濯莲。
玉盘擎出叠青钱。
翠盖舞文涟。
露洗晨妆靓,风翻晓服鲜。
开花待得藕如船。
象鼻泻香泉。
夭矫龙姿瘦,缡縰鹤骨轻。
高抽墙角近东荣。
青盖荫雕甍。
尚带参天色,犹含耸壑情。
他年应得保幽贞。
共结岁寒盟。
瘦干风霜老,疏柯雨露低。
亭亭直压小庭西。
翠色蔚萋萋。
琴斲枝堪斫,诗成叶可题。
终教留待凤凰栖。
不愿剪周圭。
叶夺琅玕碧,花欺玛琉红。
阶前春后两三丛。
造化让全功。
秾艳含朝露,狂香惹晚风。
繁英灿灿照帘栊。
恍在紫微宫。
雨洗千条滑,风摇万缕轻。
黄公何处送三声。
隔叶弄新晴。
唤友叮咛语,娱人晛皖鸣。
闲窗孤枕梦初惊。
深觉鼓诗情。
小雨收花坞,轻风漾柳堤。
匝塘芳草碧萋萋。
生意动柔荑。
书带芽全断,裙腰叶未齐。
王孙离恨正凄迷。
梦入好诗题。
浩缈流成带,嵬峨矗作城。
山河磅礴是天成。
枕臂控瑶京。
绮陌连阛阓,云阡乐凿耕。
狼烽永静贺时平。
弦诵溢欢声。
九陌联街列,重城匝地开。
离宫别院共嵬嵬。
化日政迟徊。
瑞气浮金殿,祥光艳玉杯。
诸臣拜赐罢朝回。
醉舞乐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