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七言绝句
空明潭影月溶溶,向夜寒随剑气冲。
三尺枯蛟抱树死,祇馀秋水绕加冬⑴。
⑴ (作者注:「树名,高耸蔽天,相传荷兰插剑树上,树忽生皮,包剑于内,不可复见。」)。(施懿琳编校)
日日开笼放雪衣,海天难得寄书归。
祇教早脱将雏苦,化作诗肠白凤飞(施懿琳编校)。
一堂缶瑟愿交陈,拚取樽前血洒尘。
廷吒强秦浑不惧,引车时复避同人(施懿琳编校)。
等閒嫌怨且全抛,两虎何堪共怒哮。
举国无心完赵璧,祇疑廉蔺是私交(施懿琳编校)。
潮鸡齐唱二更初,竹影空斋自校书。
记得传柑春宴散,玻瓈灯里看红鱼(施懿琳编校)。
佛桑庭下露盈盈,旧梦难追隔水程。
记得踏歌人静后,油窗坐听斗牌声(施懿琳编校)。
胆瓶清供一枝梅,新月如圭照客杯。
记得彩幡头上卸,粉香轻逐落英来(施懿琳编校)。
竞誇麻达好腰围,健足凌空捷似飞。
萨鼓铿⑴锵声近远,轻尘一道走差归⑵。
⑴ 编者按:「铿」,台银本作「鉴」,形近而误。
⑵ (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箍腹)、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箍腹)。(施懿琳编校)
争迎使节共欢呼,骢⑴马前头众妇趋。
首顶糍盘陈野食,大官曾未识都都⑵。
⑴ 编者按:「骢」,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骏」。
⑵ (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迎使)。(施懿琳编校)
鹅筒惯写红夷字,鴃舌能通先圣书。
何物⑴儿童真拔俗,琅琅音韵诵关雎⑵。
⑴ 编者按:「何物」,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宁馨」。
⑵ (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社学)。(施懿琳编校)
藤毬掷罢舞鞦韆,世外嬉怡别有天。
月几回圆禾几熟,岁时频换不知年⑴。
⑴ (作者注:「番众不知年月,以谷熟为一岁,月圆为一月,尝以藤丝编为毬,会社众为蹋鞠之戏,与鞦韆为乐。」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戏毬)。(施懿琳编校)
傀儡山深恶木稠,穿林如虎攫人头。
群凶⑴社里谁雄长,茅宇新添金髑髅⑵。
⑴ 编者按:「凶」,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蛮」。
⑵ (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悬颅)。(施懿琳编校)
重里筠笼寄海南,寺闻未减树头甘。
年时最解相如渴,玉手搓香酒半酣(施懿琳编校)。
① 作者注:「在台湾道署内,高拱乾观祭建。沧波浩渺,岛屿参差,悉入望中。」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编者按:《重修台湾府志》题作(澄台小集次韵);《重修台湾县志》将
澄台上下树婆娑,满目残阳动碧⑴波。
天水无垠同一气⑵,风帆如叶岛如螺(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碧」,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作「远」。
⑵ 编者按:「气」,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作「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