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4,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月色欹斜,雪光掩映。
庭前飒飒寒风劲。
良宵旅馆对梅花,与君共卜来年庆。

冻竹无声,彤云漾影。
青灯动壁閒题咏。
呼童沽酒破寒颜,围炉笑乐三更竟。

思归客,残岁忆江南。
遥度高堂观雪月,翁孙煮酒对梅酣。
脉脉冷香含。

横醉眼,千里费详参。
隔巷柝声寒不禁,新词须好未尝谙。
妙旨试初探。

青玉案 忆昔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闲来追响山趣。
吟雪月,餐风露。
水冻山凝云满路。
红梅花下,幽闺深处。
旧迹知何去。
三年湖海惭虚誉。
往日溪山剩思慕。
邂逅津桥权小驻。
半庭红萼,一天飞絮。
且觅消寒句。

二月春郊风似剪。
晴日苍茫,光罩苔痕浅。
嫩柳初舒烟尚敛。
差差碧水纹如篆。

隐约青山明黛巘。
草没长堤,漫踏芳尘软。
冰艳梅开香满苑。
清辉斜映春云展。

金风动,凉露湿阶墀。
迸起十年多少恨,秋声一片独吟时。
去影怕寻思。

清光皎,明月浸高枝。
遥望碧天排雁字,素娥青女斗冰姿。
照我鬓如丝。

维摩古佛深山里。跏趺一心如止水。
色相本来空。切成世界中。

溪声是广舌。净身为山色。
但得绝尘埃。莲华自结胎。

碧天皓魄浸楼台,萧森玉露疏槐。
忽听秋声一片来。
风吹梧叶落,香透木樨开。

淡泊自可免忮求,琴书适性消忧。
贫居陋巷且优游。
凄凉砌虫语,幽绝古城秋。

碧漪名湖,双清人月成嘉偶。
珠帘绮阁,璧月明如昼。

斜映三星,晓露芙蕖柳。
独羡他,西湖西子,并占人间秀。

浓云酿雪畏严寒,除夕传杯饯岁残。
人生行乐须即欢。
嬉笑瞰。
一半儿微醺一半儿憨。

远横罗带。碧水迢迢环舍外。
遥插玉簪。秋山隐隐现峰峦。

悲欢无限。萍梗因风成聚散。
月圆光皎。共君今夕留鸿爪。

离合悲欢皆色相。
以此排愁自旷。
片帆海上来慰我,哀思已无量。
庭前冰艳梅初放。
才见骊歌又唱。
情话一灯青仍成,去影空惆怅。

鹧鸪天 春寒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閒种庭花带雨锄。
隔篱红杏几枝疏。
东风剪剪春寒劲,柳色青青映短裾。

花未放,草先舒。
遥知原上已平铺。
课馀饭罢今无事,默听诸生晚诵书。

鹧鸪天·春游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麦映桃花分外明,风和草长啭莺声。
扶筇偕友登楼望,愁对江山百感并。

寻芳径,径幽清。
画桥入渡水盈盈。
天边云合深林霭,化作山前翠黛横。

设帨画堂中。
瞻慈容寿母,桦烛辉红。
素仰持家淑慎,俭德可风。
庭梅放,乐雍容。
太君数、十年教育,觇令嗣学行,可知辛苦,今致禄千钟。

惟伉俪,道能同。
喜兰玉盈庭,含饴色养。
最是童颜鹤发,寿比乔松。
真不负,少时功。
看后昆、事业兴隆。
积厚泽传家,福德巍然女界宗。

西风萧瑟梧桐落。纤月明楼角。
春申江上雨初晴。往事凄凉怕听是秋声。

自伤皓首苍江上。相顾能心赏。
羡君诗境得清閒。长吟潇洒游遍好湖山。

逝水光阴一瞥中。
去年今日醉颜红。
飞花如絮舞回风。

驱车来听弦歌美,年华虽异喜情同。
岁寒始识后凋松。

风起疏桐。玉露如珠月似弓。
桂子飘香。渐消残暑觉新凉。

旧感新愁。云淡天高满径秋。
学成及早。萧萧白发重堂老。

良宵漫说无生话。桐阴竹影真堪画。
皓月照高楼。虫吟满地秋。

也知空是色。色里参心得。
且志故乡情。妙光泼眼明。


共24,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