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18,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七言律诗(续上)
千龄楼上醉霞觞,孟夏南风麦正黄。
少长朋侪欣宴集,师生歌舞兴何长。
厕身教育惭无补,厚味交情喜欲狂。
回忆月圆花好事,十年家国感沧桑
⑴ 余六十时,校中师生作「花好月圆人寿」之表演。

寿施德涵母九十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太君能以贫为乐,化及家人亦乐天。
默守孝慈传世范,克遵俭德并前贤。
红梅春献乔松寿,白雪词颁玳瑁筵。
无量佛光常护佑,清樽旨酒咏遐年。

寿杨晶卿姑七十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华筵开处新秋爽,乡里咸称节母贤。
淑慎持家崇百忍,艰难德教重三迁。
并佳子妇堪承志,繁衍孙曾卜大年。
贫病我惭亲献寿,只应遥祝玉堂仙。

岁暮喜南云小妹书至赋寄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十载暌违值岁阑,忽传书到为开颜。
知君娱乐庭闱下,慰我平安尺素间。
杳杳龙山明积雪,悠悠崇水隔尘寰。
苦辛赢得头如雪,六十馀年事可叹。

先生修养得真如,林壑能专不羡鱼。
偕老早营三径宅,遗安惟有五车书。
祗缘爱竹和烟种,端为怜花带雨锄。
千里缄诗聊献寿,期颐可卜定非虚。

其二
七言律诗
残年愧我鬓如丝,故里溪山忆昔时。
苑敞有花堪煮酒,世艰无调可吹篪。
闻怜犹子行高谊,并恤乡人勇护持。
想得春秋佳日里,龙眠胜境好吟诗。

病起书谢亲友与诸生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已死何须竟又还,亲朋犹子易悲欢。
深情顾复衷师弟,病味呻吟在肺肝。
渐去秋光枫叶醉,频闻鸟语桂花残。
馀生祗合禅床了,飞度江天雁阵寒。

闰端午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惊心艾虎犹留壁,朱索飘摇仍挂门。
此日漫传曹女恨,依辰再吊楚臣魂。
阶前树色摇风影,山外晴光带雨痕。
最爱渔樵幽谷里,梯田环绕几家村。

雨后春风到槛边,时吹馀滴落阶前。
溪山乍别还相恋,佳节初过思渺然。
美酒何须誇满榼,浩歌且欲效斜川。
遥知此日江村外,草色湖光翠接天。

其二
七言律诗
几点归鸿天际来,棠梨花发映莓苔。
深惭知己弹珠柱,好放襟怀向玉杯。
小涧水生青草满,长空风捲白云开。
幽人只恐春将老,拄杖寻芳日数回。

秋夜述怀寄漱芳尊者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霜天斜月夜迢迢,小苑秋声动碧霄。
四壁虫吟清梦醒,五更鸡唱素心消。
陶潜高尚缘能淡,贾谊遭谗岂自招。
料得幽怀能旷达,不为贫病惜飘摇。

寒梅横槛放幽香,点缀盈庭白雪光。
念我清寒增怅望,知君萧瑟倍思乡。
钟摇投子山光白,风急津门海气黄。
鞍马孤城又兄弟,轮帆南北望高堂。

秋杪雨后怀漱芳尊者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风飘宿雨洒残蕉,小院晴霞锁寂寥。
动我遐思秋渐老,怜他清况景将凋。
惟嗟徐淑辞情雅,仰慕班昭著述饶。
想得湖光清万顷,一庭凉月度中宵。

去年今日喜生还,今日重逢倍觉欢。
霜稻未登瓜芋熟,木樨欲放芰荷残。
相依贫老怜离乱,古谊周旋照胆肝。
满地烽烟虽未靖,成城众志莫心寒。

闻河北警报示王桐生补录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亿兆同心始奋扬,谁任金革北方强。
风过荷径香穿户,月上槐阴影拂廊。
谁哭秦庭能践誓,独怜漆室枉悲伤。
腐儒亦有兴亡感,北对河山泪几行。

大雪有感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自嗟耳目聪明减,去住随缘愧累人。
曲苑寒侵松色翠,平芜风劲雪光新。
已醒蝴蝶劳尘梦,未息惊鸿困顿身。
逆顺穷通皆系命,平心消遣了馀因。

赠言行一孙士枚夫妇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守铭春暮索吾诗,行一新秋又致辞。
愧我枯肠无健句,感君雅谊有清思。
白云缥缈金风爽,碧树纵横玉露滋。
鸿爪相逢欣小聚,为怜衰朽共扶持。

盈池碧水叠荷钱,初夏风清麦熟天。
肴馔亲烹知味美,世情验久觉愚贤。
非常浩劫皆因造,祸福由来岂偶然。
多谢诸君期我健,他时同乐太平年。


共118,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