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99,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下一页
六言诗(续上)
王绂密树层峦(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六言诗
长林崇巘苍苍,乐饥可赋泌洋。
抚观不无后议,何事艳称玉堂(绂自识画于翰林院之寓馆故戏及之)

邵窝(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六言诗
百泉昔曾津逮(邵子安乐窝在百泉苏门山),山水此处颇如。
何必千林张王(二字皆去声),且喜一室含虚。
默验乾德不息,静知春意来徐。
仿佛当年康节,皇极经世著书。

题董邦达画楚南名胜册 其六 浯溪(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六言诗
浯溪峿台𢈪亭,占尽江山清可。
虽然犹有间(去声)然,次山未能忘我(浯峿𢈪三字皆从吾故戏及之)

胜处四美既具,斯时二难亦并。
语虽弗可闻得,大都不涉尘情
⑴ 文贵山水不专师法自成规范说本郭若虚而楼钥亦称其布置精工别有一种风气此幅笔法不名一家翛然无尘凡气非燕家景致而何

焙茶坞戏题(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六言诗
鸽炭鼎烹雪水,龙团碗瀹春芽。
即景谓能供奉,焙茶岂是煎茶。

题邹一桂画册 其五 紫藤翠雀(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六言诗
便拟紫丝步障,等閒春意难遮。
翠雀飞来枝上,似将颜色相誇。

其十 绿筠红果(乾隆壬辰)
六言诗
萧飒绿筠几个,丁星红果数枝。
色形已看恰匹,气味还觉相宜。
未拟栋梁负重,宁同橘柚争奇。
漫认不经意作,或亦别有所思。

香岩室(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六言诗
山势一转一奇,室名越殊越趣。
祗觉花雨天霏,那有维摩床布。
且如非色是空,何异开物成务。
偶因即景拈吟,聊荅今年初句。

虚朗斋作歌(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六言诗
中有物斯弗虚,外有物斯弗朗。
物之蔽虽不同,其惑照同不爽。
一指当前七情,内牵难为虚朗。
昧由已焉故予,坐是斋而瞿然。

狮子林八景 其七 磴道(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六言诗
① 循岩陟磴诗人比之丹梯此虽叠石而成亦自觉风云可生足底
房山石似洞庭,刻峭一例岭嵤。
拾级试登磴道,丹台咫尺通灵。

架空栈道萦纡,问路行人迤逦。
试思孰非此哉,太白言之尽矣。

展卷古香扑鼻,了知手笔不凡。
精神全是天水,秋色祗在云岩。
红叶绿叶错出,远霭近霭相衔。
弗著游人策杖,恐妨湿却衣衫。

突起那论径庭,羊肠盘上峰嵤。
岂惜略劳步履,端知大惬性灵。

题金廷标山水册 其六 松磴花宫(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六言诗
峰峦几伏几起,涧壑一曲一回。
青林觉路松护,红墙法界莲开。
除是盘谷恰当(去声),曾于净室徘徊。
峻挺忽看独出,知为李靖剑台。

其十 荻洲枫岸(乾隆癸巳)
六言诗
枫叶槲叶丹黄,芦花荻花采苍。
设使藤萝月上,不知所映何方。

题清源堂(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六言诗
万事莫不有源,书屋著记曾论(讨源书屋在畅春西园中昔曾作记)
在淀斯当言淀,非园何致是园。
省方问俗政要,大法小廉意存。
一泓清泚映座,澄本思自我敦。

题玉澜堂(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六言诗
窗虚大食玻瓈,澜光翻漾檐低。
富有四时风月,净无一点尘泥。
来往画情舴艋,翱翔诗趣凫鹥。
每到兴怀各别,不妨触绪留题。

题恽寿平山水画册 其六 断桥卧柳(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六言诗
侧岸柳眠高下,浅滩石露两三。
莫谓断桥难渡,攀枝踏步犹堪。

其八 清风劲节(乾隆甲午)
六言诗
渭川淇澳然疑,幽人小立依迟。
子猷无过爱耳,渊明乃可似之。
劲节几曾腰折,清风常得身披。
最意云栖寺路,斸笋其下春时。

湛碧亭(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六言诗
假山高不数尺,春水湛已一池。
俯揽浑谐静观(去声),朗吟弗杂绮思。
月上忖知镜印,风来真见练披。
小徘徊便言去,佳境那恒对兹。


共199,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