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02,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游芥瓶庵,赠希闻上人(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斫入云根便卧云,禅师真可鹤为群。
数竿渐觉龙孙长,一径斜从鸟道分。
山似骨余原太古,僧无肉相即斯文。
胆瓶印处应如许,我亦来参未得闻。

曲江花事已阑珊,春富名园色可餐;
香韵乍经羞后见,风流恰向醉中看。
不妨艳质偏丛绿,却羡芳心自渥丹。
小雨疏窗遥望断,轻绡低护绛云团。

其二 (辛卯)
七言律诗
看花相对数花筹,绮谷偏宜清夜游;
欲比酒容来叶底,频疑灯影上枝头。
妆残莲粉精神别,梦入梨云颜色浮。
暮霭迷离浑一片,湘帘挂处隐朱楼。

挽张鲵渊相公 其一 (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
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
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
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

其二 (辛卯)
七言律诗
纱笼姓氏迥无瑕,晚节何如五柳家。
欲报君恩余白发,祗留相业在黄麻。
楼空燕子从风坠,门冷龙孙带两斜(先生诸姬尽殉,一孙被囚;故云)
一自墨胎歌断后,华亭鹤唳更堪嗟!

挽安洋将军刘胤之(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羽声落日泣兵残,斗大孤城独据难;
虎体拚随朝露尽,龙精空向暮云寒。
数奇偏少封侯骨,力竭惟余报主肝。
岁岁芳洲腥草绿,飞燐犹绕旧登坛。
注:人物考略
刘胤之:名世勋,南直隶上元人。好儒雅,能诗。崇祯末,以武进士历官都督佥事,助防舟山。鲁王时,晋安洋(「海东逸史」安作平)将军。辛卯,张定西奉王出海,而使为城守。城陷,朝服北面望海拜谢,自刎死。国朝赐谥「忠烈」(「海东逸史」及「南疆绎史」有传)。

挽大宗伯吴峦徲先生 其一 (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冰棱玉尺倚容台,一片孤忠天地哀。
俨尔须眉留四皓,黯然慧孛入三台。
引年难遂悬车去,逐日徒悲化杖回!
深负先生归骨望,吴江枫冷鹤还来(先生吴江人)

其二 (辛卯)
七言律诗
一掌河山亦践蹂,老臣霜雪正盈头。
掀髯犹抱沧桑恨,扼吭甘从孤竹游?
自是泽宫堪荐俎(先生毕命于学宫),岂无夜壑可藏舟!
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怅生刍何处投!
注:人物考略
吴峦徲:名钟峦,一字峻伯,别字徲山,学者称为霞舟先生;南直隶武进人。少为诸生,海内推为名宿。晚以明经教谕光州,从河南乡举。崇祯甲戌成进士,年已五十八矣;授长兴知县。辛巳,谪绍兴府照磨。踰年,移桂林推官。福王立,授礼部主事(「南疆绎史」作吏部);未至而南都亡,转赴闽中。唐王以原官召,转员外郎。痛陈国事,王不能用;出为广东副使,而闽又亡。鲁王监国,入朝,拜通政使;寻晋礼部尚书,原官如故,兼督学政。辛卯舟山破,赋绝命词,至文庙右庑奉先师神位,举火自焚死。年七十有五。国朝赐谥「忠烈」(「海东逸史」及「南疆绎史」有传)。

挽王完勋侍御(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忆君被褐草间来,慷慨论兵未易才。
薄海谁堪师昼邑,下江应许画云台。
星沈汉垒贪狼耀,风竞胡营战马哀。
伏剑犹闻歌「正气」,心悬陵母亦悲哉!
注:人物考略
王完勋:名翊,号笃庵;慈溪人(「越殉义录」作上虞人,「南疆绎史」作余姚人)。少孤,为诸生,有智略。鲁王监国,因与王公江同起兵海滨,为江上诸师声援;授兵部职方主事。浙东失守,航海至舟山。已入四明山,结寨于大兰居之,号大兰洞主。设五营、五司,己主五营之军;而五司主饷,俾江任之。鲁王次健跳,擢河南道御史。及朝见行在,拜右佥都御史。鲁王驻舟山,再入朝,升兵部侍郎,兼官如故;寻晋尚书。大兵恶山寨积年倔强,遂分道进伐,乃为团练兵所执。在狱中,赋绝命词;从容束帻,谓守卒曰:『使汝曹见汉官威仪也』。及诸帅会讯,不屈死。国朝赐谥「烈悯」(「海东逸史」、「东南纪事」及「南疆绎史」均有传)冯贞群辑其遗书(寿镛补)。

挽朱闻玄少宰 其一 (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风流名节总相兼,冰鉴高从北斗瞻。
老去汉臣犹避莽,归来陶令本名潜。
一官直与夔龙并,七尺甘随豺虎歼!
试向星辰还听履,炎轮应为返西崦。

其二 (辛卯)
七言律诗
极目烽烟点鬓毛,间关已识两难逃;
黍离社稷无薪胆,草昧朝廷有节旄。
自许孤忠遗海岸,人悲启事失山涛!
临风不尽招魂赋,那忍重看旧佩刀!

挽冯跻仲侍御(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一夜烽烟五丈原,文星早共将星昏。
埋肝尚拟扶宗社,洒血何辞溅庙门!
同穴先悲梁上燕,覆巢早泣峡中猿。
只今大树还零落,异域谁招冯母魂(跻仲妻缢,子穇随母被没入;故云)

吊肃虏侯黄虎痴(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百年心事总休论,堕泪凭看石上痕。
竹帛早应传魏胜,河山终不负刘琨。
当时杖履知何在,此日衣冠赖孰存?
一自将台星殒后,胡尘天地尚黄昏!

吊沈五梅中丞(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香台咫尺渺人琴,万里寒潮送夕阴。
报国千年藏碧血,毁家十载散黄金。
名山难瘗孤臣骨,瀚海空磨战士镡。
留得荒祠姓氏古,春归唯有杜鹃吟。
注:人物考略
沈五梅:名廷扬,字季明;南直隶崇明人。少为诸生。崇祯中,由国子生为武英殿中书舍人。以海运功,擢郎中。寻加光禄少卿,仍督运,驻劄登州。京师陷,福王立,命以海舟防江;寻命兼理饷务。南都失守,航海入浙,鲁王加以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浙、直。未几,为时相所忌,乃至舟山。闽中亦授以总督(「海东逸史」云:『唐王在福建,授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水师』)。丁亥,以应松江吴胜兆之师,被执不屈,死之;年五十三。后赠户部尚书。国朝赐谥「忠节」(「明史」有传)。

步韵答徐闇公(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
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
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舟中听雨分得「长」字(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坐来知己忘觞薄,话到英雄看剑长。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
相怜身世真飘泊,岂为春风欲断肠!

同姚兴公、万美功过访陈齐莫小酌(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回首乡关北海滨,南来犹见故乡人。
君因久客翻为主,我亦同仇况比邻。
八载沧桑愁欲老,一樽清酒话相亲。
共悲吴楚烽烟急,太史占星正聚闽(姚吴人、万楚人,故云)
注:人物考略
姚兴公:「夏校本」云:『法号耀公,名翼明』。「鲒埼亭集」「钱忠介公碑文」称:『叶尚宝谋葬公海宁,故职方姚翼明披缁海上,尤力助之』。又云:『姚为僧,即所称独耀上人也』。
万美功:「鲒埼亭集」「外编」「李杲堂先生轶事状」云:『癸巳,黄冈佥事允康来吾乡。及别去,先生饯之;座客为筮「易」得「睽」之三,皆大駴。先生因固请佥事潜身甬上,佥事不可。行至吴中,杨昆之变作;先生终身痛之』。观诗为壬辰所作,又「过访陈齐莫诗」注:『万,楚人』;与「李状」黄冈合;「美功」或「允康」之字,义亦相近。据「南疆绎史」:『允康,名曰吉。崇祯庚辰进士,知昆山县,罢去。乙酉,起为佥事,分巡建宁。事败,遂游江左。杨昆以滇中敕存问旧臣七人,曰吉与焉。已而巡按获昆,曰吉为人所告,故死之』。观此,则允康非美功名也。然曰吉或一字美功。
陈齐莫:名士京,号佛庄。先世为浙江奉化朱氏;明初迁鄞,改姓陈。崇祯末,京师陷,浙东画江之役,荐授职方主事(「海东逸史」作郎中)。戊子,鲁王在闽安,擢兵科给事中,迁光禄寺卿。奉表粤中,桂王加都察御史(一作「重授职方主事」),固辞不受而归。己亥,郑成功入长江,参豫岛上留守事;触疾卒,年六十有五。国朝赐谥「节悯」(「海东逸史」及「鄞县志」有传。张美翊案曰:「南雷余集」有「陈齐莫传」。「莫」,刻本误作「英」)。

昨夜惊涛势转雄,孤帆何处御长风?
沃焦不信胶舟解,博望初疑银汉通。
欲问冯夷愁莫应,倘成精卫恨何穷!
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注:人物考略
沈彤庵:名宸荃,字友荪(「东南纪事」「钱公肃乐传」附载作「字葵中」);慈溪人。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奉命旋里。福王立,复命南都,擢山西道御史。时马、阮乱政,上疏论之。出为苏松兵备佥事,未赴而南都亡。与浙东诸公起义鲁授以右佥都御史。及江上师溃,从王入闽,累官至兵部尚书(「南疆绎史」作工部)、东阁大学士。复从至舟山,加太子太傅。舟山破,又从王泛海,抵中左所及金门。后遭风没于海。国朝谥赐「忠节」(「明史」有传)。

书怀(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首看天狼。
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
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
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同诸子步月(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醉余散步兴遄飞,挈伴耽看素月辉;
濠濮自然成独往,关山几处照人归。
横襟坐啸风微至,曳履行吟星渐稀。
清影自怜同鹤瘦,可能肥遁遂初衣?


共302,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