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六言诗
大错错担底物(担当又号大错和尚。),要从白处担来⑴。
滇南长老高足(无住禅师),天启明经秀才⑵。
⑴ 担当诗。老衲笔尖无墨水。要从白处想鸿濛。
⑵ 俗姓唐氏。名泰。天启中。以明经对庭。
吟望春山负杖,分明翠霭横披。
几番大错回首,身在烟中不知。
四边皆是春水,家业曾无一坯。
倘问屋檐宽窄,但驱鹅鸭三回(以上二诗。檃括担当诗意。)。
曾闻写韵楼中,四壁升庵墨妙。
老师九十翻经,一树白茶花照⑴。
⑴ 感通寺在点苍山之麓。杨升庵寓寺小阁。题曰写韵楼。四壁皆升庵墨妙。明末滇诗人。唐大来薙染号担当和尚。亦寓此楼。寿九十馀。楼前白茶花。高数十丈。大数十围。花如玉兰。心殷红。滇南只此一树。见陈鼎滇黔纪游。
书家代降时变,唐宋禅来晋祧。
石老覃翁胜处,到头分路扬镳(两公同师异法。)。
颠倒天吴紫凤,交加叠雪含风。
解与金屏斗帐,共遮月白灯红。
子美江边一树,子瞻竹外一枝。
现活梅花身分,斜更好发垂垂。
虢国夫人澹埽,观音大士白衣。
色香味喻不定,形神影释徒非。
才著语言文字,便非真色真香。
毕竟孤山绝唱,杏花足以承当。
二分月三分雪,一间庐两门庐。
客至容君不得,半榻梅半榻书。
雪后青山有无,片石脩篁古木。
借问临水小亭,谁家梅花书屋。
朝除似是马𣍘,夕迁直上螭坳。
身外何荣何辱,意中有花有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