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43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太守为园自一邱,遥看薜荔接沧洲。
醉来忽下湘君泪,赋罢深知楚客愁。
黯淡欲飞天目雨,萧条犹带洞庭秋。
惟应日共蓬蒿长,安得聊从仲蔚游。

其二
七言律诗
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独怜远道难为理,欲采何由寄所亲。

青萝馆 其一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十亩青萝别馆开,使君延眺意悠哉。
风摇北渚清阴合,烟杂南山黛色来。
台敞高秋深染翰,庭虚斜日净衔杯。
西邻荣叟常还往,带索应同薜荔裁。

其二
七言律诗
湖上高斋此一时,垂萝四面绕茅茨。
欲令何处红尘入,可道窥人片月疑。
色借古松成远势,意含幽石有馀姿。
空传蒋诩开三径,不遇裘羊那得知。

寄子与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何言雨雪蓟门深,明日褰帷是上林。
湖海弟兄馀洒泪,云霄词赋足知音。
犹堪一起中原色,莫使长悬万里心。
不为故人劳问讯,十年书札总浮沈。

冬日登楼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佳节高楼酒复清,鲍山斜日入杯平。
天涯谁借穷交泪,海内空传拙宦名。
四野浮云垂雪色,千林朔气拥寒声。
醉来极目中原尽,独抱风流万古情。

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
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
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

何言紫气满昆崙,须信中原五岳尊。
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
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

病苏忆王徐二子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荅赠庐陵刘山人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西来献策蓟门深,栖泊王家玉树林。
说剑夜高湖海气,鸣琴秋入薜萝心。
别时春色长相似,归去浮云不可寻。
萍梗愧君能记忆,十年遥寄白驹音。

荅寄余德甫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
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
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赤堇山火照城东,郭外巍然太守宫。
旧俗龙蛇元自厌,比邻燕雀竟相蒙。
独飞蜀郡尚书雨,再反江陵大尹风。
四壁遗经亡恙在,诸孙往往见文雄。

寄忆余德甫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䌽笔花生尺素寒,西山飞雪正漫漫。
何来章贡双江合,并倚雌雄两剑看。
无那中原长伏枕,可知千载一弹冠。
即今寥落阳春曲,满眼巴人和客难。

荅寄聂仪部子安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司马雄才动帝京,当时群从独高名。
奏成华省青云气,赋就仙郎白雪声。
春色迥分南北望,江流不尽古今情。
应怜此意同岩穴,千里传书历下生。

越客风流问字年,登台把酒白云天。
一毛实自河东下,双鲤兼从海上传。
彩笔乍含星野动,明珠长对雪宫悬。
已看霸气前朝尽,犹说当时鲍叔贤。

病间荅许殿卿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病客高斋黯澹生,何来一札大梁城。
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
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
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

中原才子动相闻,谁复高名得似君。
南海一珠悬北斗,黄河双鲤堕青云。
城边五色羊何在,台上千金马不群。
献赋几年犹未遇,罗浮春思坐氤氲。

送魏按察之潞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壶关上党切云霄,宪府中天插汉标。
山势西临三晋险,地形东控两河遥。
名从出守高郎署,策本和戎宠圣朝。
尽道疆场悬节钺,犹能书札满渔樵。

送崔明府之宿迁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山阳列郡接青徐,宿子中开百里居。
自是燕台求骏马,飘然淮海驾蜚鱼。
邑因美政花相似,令有文名锦不如。
共理即今明主意,怜君指日捧徵书。

题李水部恩荣卷 明 · 李攀龙
七言律诗
自奉天书出建章,明时谁不羡仙郎。
五云偏借斑衣色,列宿遥含画省光。
水部盛名悬楚望,南山佳气入高堂。
鹿门咫尺庞公宅,那见恩波绕汉阳。


共143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