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6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送华昶下第归无锡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一语曾看决壅川,十年文思涌如泉。
科名高讶居王后,鞭策加应在祖先。
安定苏湖吾偶尔,河汾房杜子其然。
鹅湖风月谁收管,知抱遗经夜未眠。

喜雨二首 其一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病身窗下兀然苏,屋溜幢幢势若驱。
坐喜炎埃随洗濯,立看生意上焦枯。
论功合有人调鼎,受赐还同天雨珠。
孤负明时无好策,漫将诗句和童雩(时以久旱求言)

终生文彩弃繻辰,建业秋风擢桂新。
阙下杏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
上章许得天颜笑,奠雁光生故里春。
大小登科俱入手,高堂况有黑头亲。

六一风流殊未远,一门双璧价能齐。
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
凤沼挥毫奎宿逼,羊城按节瘴云低。
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

玉堂退直几相从,茗碗薰炉坐晏舂。
远别芳洲生杜若,清词秋水出芙蓉。
交情淡爱周公瑾,宦况轻怀邴曼容。
问罢起居还就道,渭阳云树思重重。

控带西南坐上游,安危须共主分忧。
蜀人到老怀张咏,边计从前仗武侯。
地远乌蛮耕更早,天高白帝镇横秋。
雪山不见南来雁,书寄同年几日收。

送夏璪下第还江阴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家声戚里流传久,才气科场挺出殊。
自昔昆山誇片玉,一朝沧海得双珠(其弟同登乡荐)
市中定价谁高下,暗里朱衣信有无。
归去江头养神骏,春风历块看过都。

送白进士金归省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才思澜翻涌若潮,青年头角见嶕峣。
一门袍笏还追李,八叶箕裘正媲萧。
发轫早收仙桂籍,过家还下采菱桥。
荣归况是江南乐,不用临岐赠柳条。

北来作镇重才猷,齐鲁权兼坐上游。
官职朝廷犹耳目,地形中国是咽喉。
搴帷尚记来时面,借箸应烦席上筹。
春入四郊狐兔灭,月明还上庾公楼。

平生高义想穹窿,京邸年来会面重。
清论坐中消客气,威棱行处慑妖踪。
泷江行李来时路,僰道音书到日封。
乌府深严公事少,日长谁与坐从容。

使节南行振玉珂,湘江木落洞庭波。
汉朝赤土分封远,楚国菁茆入贡多。
梦渚草长归眺望,芜湖家近好经过。
却嫌选步仍虚席,不得淹留奈尔何。

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
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
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
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

其二
七言律诗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
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
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

和𥣋秫饭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吴人谓转买为行)

龋齿生憎玉蔗浆,短齑真称腐儒肠。
若论滋味风皆下,便说酸寒理亦当。
千里远陪吴下豉,多年何用禹馀粮。
康侯去后谁为赏,耕织还须问当行。

采菱江上忆曾经,百里人传聚德星。
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
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
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
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
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少年落笔便苍然,三礼君家信有传。
我觉后生真可畏,子于同辈复谁先。
一枝仙桂花相付,百步垂杨叶惯穿。
他日山东看小录,程文还有几多篇。

海月庵观灯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碗寒浆渴饮冰。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
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二月雪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一冬天气暖如春,雪到春来见却频。
令敚东皇增料峭,冻含西岳献嶙峋。
郊原润洽晴为雨,窗户虚明夜向晨。
三白丰年称上瑞,如何宫柳漫含颦。


共86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