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70,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君子贞不谅,宣尼有名言。
事在可否间,我心若持权。
理正义所在,趋如鲸赴川。
堂堂大道中,由之自安然。
蹇余有馀力,愈远志愈坚。
匪因穷达异,不以祸福迁。
君子云何学,所贵希圣贤。
君家近东鲁,或此得真传。

何处寻秋光,秋在梧桐上。
昨宵白露下,一叶飘丹状。
今宵风雨声,叶叶堪惆怅。
晓起视庭除,丹铺藉霜降。
呼童扫秋风,爱惜诗景象。
且留秋光在,供我闲酬唱。

止庵,白玉蟾修炼之处。在武夷九曲中,有玉蟾烧丹灶。白玉蟾宋南渡季年应童子科,无何入武夷山中得道,及今二百馀年。琼之人未有游武夷者,顷奉宪檄,夜宿山中,道人出玉蟾所著诗赋,读之有感,因留题此。已而道人持余诗去,余亦袖《玉蟾集》归。玉蟾,吾琼州府琼山县五原都人。少时闻诸父兄云:玉蟾姓葛,宋元父老犹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此不能悉。
南渡琼诗人,求仙得此道。
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
止庵在何许,九曲武夷隩。
上山多灵芽,下涧多瑶草。
景物且夷旷,山水亦绝好。
道人此真修,中有烧丹灶。
闻说烧丹日,精致尤可道。
九转未为至,十转不为到。
温养黄庭珠,乾坤坎离奥。
三光任陆沉,一珠温自保(珠,诗选作“生”。 )
功就山灵泣(就,诗选作“成”。),鼎枯泉脉浩。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
诗赋留山间,手泽犹精造。
永与九曲歌,并作镇山宝。
仙集响琅琅,我心明皓皓。
持集归故乡,为报五原保。
⑴ 真修,明正德《琼台志》卷四○、诗选皆作“修真”。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
母喜心则乐,母忧心则惊。
拊育询饥寒(育,诗选作“背”。 ),常恐兄不宁。
少壮能几时,安得常相仍。
君子重菽水,诗人吟鹡鸰。
寤寐思古人,心切力不胜。
所以构此堂,而以孝恭名。
我闻美人言,双泪下沾膺。
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获,诗选作“护”。)

山路何萦纡,有如羊肠蟠。
遮以千折峰,转我深山间。
啼鸟在高树,猿声隔层峦。
何当共幽寂,石眼泉潺潺。
落日色惨澹,仆夫足蹒跚。
猛虎远林号(远,丛书作“近”。),飒飒风生寒。
十年苦行役,几当生死关。
俯首发深省,暮途良独难。
驾言且自慰,坦途在人寰。
倏忽失所虞,平地千仞山。
顾兹乘除理,而我心自闲。
努力在明发,今晨莫长叹。

武夷六六峰,皆堪著晦翁。
晦翁苟不来,六六峰皆空。
翁兮一寄迹,天柱泰岱同。
翁兮一洗耳,九曲洙泗通。
鸢鱼景尽到,草树春无穷。
注目端我躬,稽首俯我胸。
木石有敬色,岩壑卑仙风。
我欲往从之,道远忧忡忡。
虽未入其室,久已冒苍穹。

皇天鉴晨牝,高庙降神灵。
深沉收庙算,散落出天星。
风云扫周馀,日月光唐经。
殷鉴岂远而,胡昧前车惩。
冰山寒相府,祸水满掖庭。
赐第过乘舆,设榻淩御屏。
胡儿眼孔大,天子无尊荣。
中有言耻者(言耻,丛书作“耻言”。),掷笔但吞声。
倏忽渔阳变,一鼓如西征。
河北指顾间,二十二降城。
潼关半夜开,长安火不明。
乘舆夜西狩,寂寞出咸京。
天人满道路,风雨秋叶零。
昨为金玉枝,今作逋逃丁。
天子保四海,骨肉无依凭。
百里马嵬坡,如在万里行。
六军不肯发,右相首离形。
忍割肺腑恩,宁顾星夕盟。
閒关蜀道难,肠断雨淋铃。
此时何复道,但恨无国祯。
曲江杳何许,平原不知名。
君子道落漠,小人势峥嵘。
巍巍太宗业,飘荡随蓬萍。
所幸一脉存,太子北收兵。
新脱谗言中,其心常怔怔。
灵武事可嗟,亦复有可矜。
殆哉李林甫,万段不足形。
一时天宝事,足戒千万龄。

父母怜儿苦,送投主人乐。
父母心常存,主人恩易薄。
有如涸辙鱼,江南望漠漠(南,诗选作“海”。 )
有如霜林鸟,林稀无栖泊。
东邻岂无主,雕梁而黝垩。
西邻岂无主,衣食亦不恶。
也知恩易深,初非父母托。
彼恩诚则然,我心宁不怍。
所贵守分义,甘心死帘幕。
皇天如有知,白日清霜落。
⑴ 此句以下,民国刊本阙,据诗选、丛书补。

羲农世已远,浇风散太朴。
伊谁返淳淳(淳淳,丛书作“淳诚”。),举世看落落。
洪都养素翁,白首在林壑。
敛华就质实,古人不落莫。
譬如天然玉,所贵在其璞。
圭璋与珊瑚,则已厌锥凿。
譬如生成木,老朽亦不恶。
牺樽而青黄,其性则已斲。
我读质庵卷,梦想在寥廓。
坐见太素心,雕虫可无作。

质庵乃小隐,栖迟厌世烦。
旦旦铲华采,而欲寻根源。
举世尚文辞,质庵讷不言。
举世尚华饰,质庵行是敦。
一质而已矣,多文奚足云。
吾请为质庵,近前一致词。
文质贵彬彬,昔闻之先师。
不见子桑户,谓孔文无质。
欲说而质之,贻笑至今日。
不见孔仲尼,讥户质无文。
欲说而文之,户坚如不闻。
我学仲尼者,质庵无我弃。
他日见质庵,当以文相济。

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
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
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
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
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

劲弓发鸣镝,声作鹅鸱叫。
青阳高入云,发发穿杨杪。
千夫矜乌号,半空静飞鸟。
蓦地成凄凉,千弓弛不张。
黄鹄下云表,昂立如人长。
初集云边城,下我东西营。
爱此天上物,就抱驯不惊。
细羽春雪融,入怀暖且轻。
便欲上九天,依稀乘云骈。
不知此何祥,书待掌梦评。
问之何年月,弘治甲寅正。
正月日几何,尧阶四叶蓂。

海岸谁家女,修发方覆眉。
破舟得不死,傍岸呱呱啼。
问之本贫家,早孤兄嫂依。
长兄苦衣食,前月去贩黎。
次兄欠官钱,卒岁苦监羁。
儿独与嫂居,身无完裙衣。
朝暮取薪水,儿出嫂蒸藜。
东邻有恶少,略人男女儿。
虽为新旧妇,亦被略术迷。
一为略术迷,随之东以西(东以,丛书作“以东”。 )
迢迢海北路,几人乡井悲。
几家母哭子,孤老无依栖。
几家夫寻妻,身只而流离
官方有公事,诉云姑去而。
衔血苦吁天,天远那得知。
此苦长已矣,终天但含凄。
儿昨出不虞,略至此海隅。
先在十数人,亦皆儿所如。
同置密室中,事若有所须。
半夜须者来,门外声相呼。
上船趁早潮,莫待沙乾枯。
男女连绳出,贯人如贯鱼。
一有喧哗声,落头威其馀。
连落一二头,谁不惜身躯。
人人皆吞声,掩蓬泪如珠。
摇摇出中流,天地亦伤感。
海洋忽变色,乾坤皆黯惨。
舟人葬鱼腹,儿身偶得坎。
艰危虽万状,比死苦稍减。
太平群女郎,婚嫁不离乡。
出嫁事舅姑,归宁拜爷娘。
骨肉老相保,其乐且无央。
儿曹独遭此,天道何茫茫。
亦闻此恶少,前月事仓茫。
家聚八九僮,倏忽酢九缸。
渊默而雷声,鬼谴送南阳。
南阳父母慈,置之仁寿场。
双翼插虎胁,放飞食牛羊
世事千万端,言之可心伤。
施恩岂无所,恩虎大不可。
道路今以目,丈人休问我。
行人闻此言,洒泪湿道左。
⑴ 家,明正德《琼台志》卷四二作“处”。
⑵ 身,明正德《琼台志》卷四二作“单”。
⑶ 食,明正德《琼台志》卷四二、丛书作“吃”。

① 此乃垓下所生,但俗有此名,姑用寓意
秦代有佳人,嫁与重瞳客。
一剑起陇亩,万夫惊咤叱。
自言初嫁夫,倚此拔山力。
天地有崩陷,此身得安息。
夫何事多违,往事成追忆。
始也斩冠军,提兵入赵壁。
秦军三十万,土崩原野赤。
指挥五诸侯,在手左右易。
西楚霸乾坤,诸侯皆列辟。
刚强本难恃,百胜竟何益。
无何屡胜后,一败见中极。
垓下决雄雌,楚歌惊四剧。
汉已得楚乎,是何晚也识。
壶关三老书,此汉基王迹。
汉已得楚者,胡不早惊惕。
从来学兵法,本学万人敌。
一姬儿女身,可当雄剑击。
姬兮神不死,年年春草碧。

《隋书·四夷传》:“百济有异树,名波罗婆。”《酉阳杂俎》,段成式著。《异木篇》云:“婆罗婆树,其实如瓮。”又云:“出波斯国,亦出佛林国,呼为阿苦亸树(苦,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菩”。 )。长五六丈,皮色青绿。叶极光净,冬夏不凋。无花,结实从树茎出,有壳裹之,壳上有刺。瓤至甘甜,可食。核大如枣,一壳里中有数百枚。核中仁如栗,炒黄,食甚美。”此其书之所云,与今之所见无异。然且咸以为异树,则是树自古未有种于中国也。国初时,始产临高,邻邑父老曾有未之识者。佐少时亲见其然。及今方五六十年,邻邑大半有之。则是此种传来未久,当在元中叶时也。
大易称硕果,此物无与友。
重大难著枝,一一树腰吐。
造化妒全美,命形有好丑。
好者如圆瓮,丑者如缺缶。
周壳刺森森,乍见惊触手。
秋来腹酿蜜,好丑无不有。
簇簇黄金胞,十百聚一母(叶某。)
胞胞崖蜜满,蜜霜堪比偶
异香谢龙脑,慎摘敢轻剖。
置之密室中,香风穿户牖。
霜刀分黄金,入口来聚首。
老稚各满量,弃核收升斗。
濯香炒其核,比栗犹可口。
下惠食饴美,思以养黄耇。
我心亦似之,食此忍下脰。
忆昔博望侯,空遍西域走。
波斯佛林产,武帝曾识否。
寥寥千载下,识者属谁某。
怪哉段成式,秘检搜二酉。
著此异木篇,其传亦已久。
何时来琼海,名称小变旧。
无乃西海舶,世远不可究。
在昔岁丙辰,尤物为民咎。
谁俾死复生,女中尧舜后。
遗泽万万年,每食祝万寿。
⑴ 霜,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唧”。
⑵ 其,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弃”。

① 未结实者曰白。明正德《琼台志》卷九小序云:“未结实时,则食其嫩白花茎。”
首夏一夜雨,霜花千苞开。
不嫌茅舍贫,清香日日来。
徐步探小园,嫩白纷蕤葳
膟膋出肠胃,琼瑶有根荄。
一味紫烟外,百和惟取裁。
呼童南园隈,薄采新年栽。
灵芽呈雀舌,枸酱剸龙胎。
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
和香一入口,春风行百骸。
肺腑畜瘴腥,固结难推排。
顷刻发轻汗,清飙扫云霾。
豁开胸中天,寸境何恢恢。
云汉转无声,星斗皆昭回(昭,诗选作“照”。)
天机动一闼,天籁鸣九垓。
开襟当凉风,洒洒何快哉。
⑴ 葳,明正德《琼台志》卷九、诗选皆作“绥”。

橘过淮为枳,非恋淮南好。
南方风土宜,橘性自能保。
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
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
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
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
大者或连梗,如孛如旄头。
小者累十百,附大如赘瘤
携来煮大铛,翁媪坐绸缪。
熟盛巨瓦钵,剥嚼饱乃休。
儿孙分瓦碗,满量各自由。
饱睡到天明,何管蝶梦周。
主母晨相过,煮茶亦见留。
加教致殷勤,洁脱烜膏油。
馀留上市卖,今夜赏中秋。
城中剥鬼皮,比屋有价酬。
外此惟果腹,闾阎以优游。
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
⑴ 累累,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礧礧”。
⑵ 瘤,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疣”。
⑶ 教,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敬”。

① 此首诗中“琼枝”,明正德《琼台志》卷八皆作“琼芝”。
忆昔为群儿,手弄琼枝菜。
唤作白珊瑚,相持助王恺。
或持枯木枝,唤作铁如意。
欲击而碎之,争雄以为戏。
栖迟今白首,逢人话年少。
冰盘嚼水晶,坐对琼枝笑。

桃李虽不言(言,丛书作“云”。 ),下自成径蹊。
所珍桃李如,市里争奔驰(此言不求售而人自趋之。)
茫茫烟岛深,漠漠千园林。
云落羽扇乱,日高华盖森。
就之千万株,青翠悦人心(就人所见言。)
繁霜开夏花,清香飘水沉。
湛露满秋实,溅齿寒淋淋。
昨看嫩秀茎,青子何离离。
风霜飒变易,红紫离披垂。
年年炎洲叟,独擅居货奇。
小贩纳岁月,钜贾守藩篱
主翁但坐笑,索价高层梯
风味何所嘉,非蜜非饧饴。
冲淡紫烟外,世人那得知。
入体散无声,满面春熙熙。
点唇脂失色,登颊酒无姿。
风味寻常事,浓华世俗肌。
所喜花草部(喜,诗选、丛书作“嘉”。 ),尤足重伦彝
婚姻重然诺,河山誓不移。
宾客交堂阶,鞭霆来恐迟。
陆羽随先倡(随,诗选作“推”。 ),杜康张后师。
三千周曲礼,孰敢事先施(第六节言行礼,最为急切先举。)
消息忙归女,风情属赘儿。
银刀开宝匣,金蒂趁花枝。
交际尤珍重,蓬山路不迷。
故人京洛缶,游女汉皋缡(汉皋,诗选作“结纰”。 )
俗尚恒为命,人情固自怡。
木奴轻楚帛(木奴,诗选作“价虽”。),树本越神赀
二广同风俗,八闽均礼仪。
车航隐囊橐,山海平路岐
怪落金盘里,能光刘穆之
⑴ 贾,明正德《琼台志》卷九、诗选皆作“商”。
⑵ (高,丛书作“万”。 )。(言种者坐而享利)
⑶ 言风味容色未足嘉尚,所尚者有关诸彝伦云。
⑷ 事,诗选作“争”。
⑸ 俗尚至此,极矣。以其有厚利而人趋慕之,如下文所云也。
⑹ 此推极至于闽广俗尚人情之同,无间远迩,故趋利者视车航为囊橐之隐,而冒山海之险如平地,决性命以求之者,有由也。
⑺ 此总结诗意,言俗尚人情如此,无怪乎刘穆之虽贵至公卿,亦以金盘盛一斛誇耀于人也。《前汉书·李广传》:“桃李不言,下自成径蹊。”以比槟榔,亦然也。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
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
初如凫足撑(撑,诗选作“掌”。 ),渐见蛙眼突。
又如散细珠,钗头横曲屈。
草部非所同,谷部颇公共。
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
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
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
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
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
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
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
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
荑稗虽可食,苟且充饥肠。
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
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
持此问司穑,可曾在所属。
⑴ 荑稗,明正德《琼台志》卷八作“稗荑”。


共370,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