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73,分1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
喜秋雨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① 十六岁时见太平监郡马公昂夫,承命面赋喜秋雨诗,用七言律,秋字韵。
甘雨知时不待求,使君心事与天游。
一时润泽知无价,千里歌谣庆有秋。
山色洗青当郡舍,稻花垂白亚田畴。
作亭曾见东坡记,名笔如今出品流。

家世渊源汉太常,乡闾德望鲁灵光。
苍颜白发今何处,老竹枯芸尚满堂。
物外懒窝闲晚境,濠东小圃瘁秋香。
深衣社里前修远,士类相逢重感伤。
按:老竹枯芸懒窝记语

送牟景阳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清才曾赞玉堂臣,婉画旋登阃幕宾。
蜀郡衣冠家谱旧,河阳桃李政声新。
骊珠落纸成文富,鲸浪飞艎督漕频。
正是前贤遗爱地,摩挲苍藓认坚珉。
按:其祖牟忠清公尝知太平,有《太白脱靴图》《山谷返棹图》石刻

送沈掾还乡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华辩风生动四筵,公侯礼貌重留连。
江南作客千馀里,幕下淹才数十年。
荒径菊松陶令酒,行囊书画米家船。
故山莫讶归来早,染就恩袍又着鞭。

呈谦斋内翰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累朝耆旧著勋名,行处农民蔼颂声。
清昼玉堂雄洒翰,暮年金鼎倦调羹。
江南久爱溪山好,天上曾依日月明。
袖有济人医国手,更闻帛璧召还京。

次韵前进士唐仲文登黄山诗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献策当年动玉音,云霄旧路复追寻。
江山聊寄登临兴,草木犹知抚字心。
菊意渐香螃蟹实,松阴乍冷鹤猿吟。
荒岩醉访歌台迹,雨长苔花翠湿襟。

采石晚渡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
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
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
幸有蛾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挽严厚斋(字国用)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皓首衣冠寿七旬,全归无憾见真淳。
济人德厚黄承事,教子功深窦禹钧。
月夜返魂香已断,云山埋骨地方新。
忘年交契今难得,东望蓝桥一怆神。

芙蓉池馆得秋多,深巷浑无俗客过。
河朔明星遥拱极,街衢尺雨任扬波。
豸冠风采当重整,驹隙光阴有戟何。
坎止流行随所遇,暂时留憩白云窝。

次韵秋声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送师鲁倅庐城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金斗城坚淝水流,淮西重地控衿喉。
屏星勤驾常侵晓,鬓雪新添独耐秋。
桥板照波飞骑远,弩台过雨老僧游。
但令民物沾恩泽,田里熙然共解忧。

送刘仲彬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天堑仅同衣带水,霎时摇过渡头船。
半帘霜月留孤馆,两岸江淮共一天。
镜里年华催绿鬓,屋西山色拥青毡。
月娥裁得绯衫就,桂子风高待着鞭。

客中相遇最相知,官务纷纭理乱丝。
井邑近来多惠爱,簿书老去少奔驰。
换鹅墨妙公馀事,放鹤笼虚客到时。
守分不踰为上计,世情机巧却成痴。

其二
七言律诗
灯下功勤老砚知,何时心绪似游丝。
一天细雨侵人冷,半世流光背我驰。
溪屋且宜扪虱话,海波未是钓鳌时。
偶然自得忘言处,默坐书丛绝类痴。

面承天语出京华,春满江南百万家。
碧落云开悬月镜,青山霜晚避雷车。
恤刑宛合虞朝典,道远如乘汉使槎。
原隰咨诹王事毕,欢浮玉色见褒嘉。
⑴ 太平之名山曰青山

送天门山长孙伯明归富春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热官何似冷官尊,讲席横经圣道存。
春雨蛙鸣闻鼓吹,晚潮鱼上富盘飧。
亭松滳翠笼书榻,池藻吹香度戟门。
莫学严陵便归隐,诏黄换取被新恩。

送艾秀才赴京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太液三山驾碧鳌,五门遥望郁金袍。
虞廷诗乐夔功盛,汉殿贤良董策高。
尘散海桥观白象,酒香官务荐黄羔。
椿翁近在词臣选,亲听当朝说凤毛。

其二
七言律诗
天禄青藜照夜深,校书重喜得刘歆。
牙牌带月趋棕殿,马辔牵春过柳林。
照眼西山悬屋角,近人北斗在天心。
新年忝预南宫试,把酒论文拟盍簪。

探梅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东君消息乍来时,访问江头慰所思。
踏雪且行新霁路,向阳应有半开枝。
遥知暖意回苔干,惊喜寒香度竹篱。
又恐重来花烂漫,细看蓓蕾最相宜。

挽戴母刘氏(旌德县大族) 元末明初 · 陶安
七言律诗
梅花愁满雪寒天,无计能留住百年。
礼义防身闺阃肃,诵弦盈耳子孙贤。
银绡锡命旌高寿,玉树藏辉惨暮烟。
列女传中名可续,词垣正有笔如椽。


共273,分1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