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51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
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
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其八 禹城
七言律诗
空城隐隐枕鸣条,大禹卑宫万国朝。
九数契中非出洛,八年在外独乘橇。
雨收残垒苔痕绿,烧过高台草色焦。
君去明州经会稽,神祠走奠莫辞遥。

嵓隈寺古极幽寻,石径人稀苔藓深。
宝铎有声生晚籁,柏林无雨结秋阴。
山猿抱子眠青竹,野鹿生麑下碧岑。
君正妙年方树立,未甘习静便投簪。

其二 正心堂
七言律诗
昔人经制有规箴,名扁公堂作正心。
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
无私自觉琴书乐,有止何劳簿领寻。
分手属君崇此志,他年阶下有棠阴。

其三 巫咸顶
七言律诗
孤峰削出冠群山,古洞阴风振画栏。
翠竹尚敲环佩冷,白云犹点鬓毛斑。
两朝勋耀壁经在,千古斜阳草树闲。
于此送君还有拟,商家相业尚能攀。

其四 孤石岭
七言律诗
鸟道萦纡入太虚,云根百丈峙山隅。
锦苔春滑支机后,玉骨秋寒塞海馀。
苍怪合教狂米拜,秀灵端似美人居。
南归送过石城下,好倩西风雁寄书。

其五 杨公祠
七言律诗
中条山下古祠荒,祠下疏槐叶半黄。
五载醉乡心兀兀,一封谏疏语琅琅。
朝廷独立寸心赤,岭徼思归两鬓霜。
此去却当书上考,五云飞出紫泥香。

其六 玉溪
七言律诗
树阴回合四围山,一道飞泉转玉环。
嫩竹扫花风外亚,新苔封字雨中斑。
韦编三绝谁能赞,麟笔千年独可攀。
更羡君才长史学,会看执政纪朝班。

其七 中条山
七言律诗
首尾相蟠千里来,中分关陜势崔嵬。
凿开地脉黄流出,劈破云根翠壁开。
古雪埋峰明剑戟,苍烟锁树失楼台。
金陵自古多佳丽,诗到钟山不易裁。

其八 李绰堰
七言律诗
长堤西去势蜿蜒,经理相传大定贤。
秋蚓行泥身确确,苍龙照水影翩翩。
绿杨三月飞春雪,碧草千年起暮烟。
君到汴河南去路,拟将诗句咏当年。

其九 原上寺
七言律诗
高原古刹四无邻,水石清幽洗毒尘。
林下诵经翻贝叶,篱边扫雪折霜筠。
风回峻岭猿声响,雨过沿溪虎迹新。
护国招提有真印,参禅应现宰官身。

楼下九衢千丈尘,楼头爽气豁烦襟。
秋高姑射林烟薄,霜落长汾雁影沉。
万物生成君相力,二仪清静圣贤心。
掀髯大笑无人识,徙倚阑干独自吟。

读冯瀛王长乐叙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五朝荣宠正堪羞,忍更为文耀士流。
节义却交王妇立,安危徒羡聂生忧。
兔园文鄙谁堪读,乡国台高谩久留。
闭口安身窃师保,不知谁起告嘉猷。

送丁大尹之稷山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
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
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

宿介休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吟断西风首重搔,一肩行李不胜劳。
云移天影霁光淡,雨洗山容秋气高。
末路艰危心易感,少年凌轹意偏豪。
月明孤馆不成梦,起坐挑灯读楚骚。

上张思广助教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岁月多因酒破除,自惭弹铗为歌鱼。
万夫胆气双蓬鬓,四海声名一草庐。
霍岳雨晴神惠溥,尧祠风煖圣心虚。
年来顿有江湖梦,且莫频修光范书。

题李延龄罔极堂诗卷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万里燕城烽火飞,天涯亲骨未曾归。
白云遮眼荒山远,春雨惊心宿草稀。
风急广庭无静木,月寒繐帐有明衣。
吾亲亦被兵尘隔,安得相逢泪不挥。

题高以正正心斋诗卷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
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送李可宗归汴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中原烽火二十年,避地今成雪满颠。
无柰忆乡愁似海,不禁哭子泪如泉。
入门惆怅看松菊,隔水依稀认墓田。
此夜中条山馆里,归心应不负啼鹃。

偶书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大笑高吟泄不平,区区宠辱若为惊。
舌头极快深藏剑,意绪难防类守城。
五反自当惩小忿,三休足可了余生。
篷窗终日忘形坐,一席从教野老争。


共51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