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8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有女适王孙,或作黔娄妇。
羡杀嫁田夫,白头常相守。

园林敞南轩,悠然与世隔。
早起看青山,山青一如昔。
清风从东来,吹我头上帻。
眷彼松菊存,品汇随动植。
邻叟有好怀,往来数晨夕。

天时久不雨,池沼水皆涸。
夜来新雨过,水漫复如昨。
游鱼队队行,悠然自泳跃。
莫道我非鱼,我自知鱼乐。

虞山山高高入云,下有古涧烟氤氲。
万树桃花夹流水,水边鸡犬声相闻。
鸡犬相闻茅屋底,屋底老人坐不语。
岂是当时遗世民,避秦虐政来居此。
笑而不荅意自欣,观之古貌亦古心。
我欲跪之问宝诀,回头不见深山深。

晚来雨过烟藏寺,日阁沉沉万山紫。
须臾湖光潋滟回,骊龙弄珠出海底。
海底一跃千仞高,星光闪烁浮金鳌。
朱栏倚遍市喧息,酣歌倒坐醉中豪。
当年此月今不改,曾照吴王旧台榭。
吴王台榭迹巳陈,惟有此月今犹在。
古人今月已千秋,今月古人今在否。
眼前烟月不堪数,何如范蠡西施游。

文山苍苍文水碧,中亘绵延连一脉。
石门閟道虚翠屏,天削芙蓉秀绝壁。
绝壁危崖五色溶,仰看菡萏排穹窿。
丹床石灶随所设,奇花异卉青溟濛。
天降罗公美颜色,即今海内文章伯。
词源倒泻三峡流,珊瑚出海秋月白。
夺标曾擅少年场,甲榜名题金字黄。
明堂法座列镛磬,石渠中秘声琳琅。
建储一疏上天子,万言切直因忤旨。
归来重向洞中游,长斋乞钵常如此。
洞门倒挂莲花巾,手挥玉麈辞将迎。
名山或有异人遇,跪受宝诀祈长生。
按:承惠石莲洞歌调逸意古夐出尘外诵之再四隽永令人不能去手会当索喜镌为入石壁间当与此洞同流宇宙也仓卒未即赓和诚负高情滞迹病踪岁增一岁不足道灯前夜色倍有怀人世讲弟罗洪先顿首

长安今夕是元夕,皇都佳丽无殊昔。
昔时曾到蓬莱宫,龙膏凤炬光千尺。
千尺光凝结䌽楼,鳌山重叠云烟收。
烟收明月正当头,仙禦燃灯复道周。
遥瞻天子六龙驭,五色云车拥高处。
高处离宫别馆开,翠盖鸾舆绣帏御。
出向天街紫陌长,王侯第宅斗新妆。
新妆初罢踏明月,蕙火兰烟满路旁。
路旁许史金张宅,银烛高烧邀上客。
上客调成鹦鹉篇,鸣金伐鼓开华席。
欢歌未巳夜将阑,星斗横斜禁漏残。
传呼行辟候朝者,联镳玉佩声珊珊。

避暑来游到虎丘,虎丘南去林堂幽。
林堂幽静无人至,修竹千竿碧欲流。
竹树扶疏覆亭馆,浮瓜沉李调冰碗。
一觞一咏畅幽情,不用银筝并翠管。
翠管银筝醉昔时,昔曾沉醉习家池。
何如跣足科头坐,世事纷纭总不知。

山田荦角麦秋寒,山雨欲来风激湍。
观鱼踞坐得真乐,闭门新竹千琅玕。
千竿竹映蒲柳绿,阴符在匣羞更读。
惠连池上冒雨来,携幼呼朋慰羁独。
独有元龙兴自豪,命童打鱼鱼尾劳。
大鱼掘强小鱼弃,饔子挥刀飞雪高。
欣然一饱意自足,不羡镜湖分一曲。
六亩鱼租五亩竹,曾看陶朱治生录。
不图利倍有十千,但愿怡怡天乐全。
君不见田家以感荆冉合,姜氏共被今犹传。
况吾与尔乐便便,十日一游期莫愆。
按:右子悱弟约余旬日一游山园偶愆期不来诗用招之即冒雨而至遂命童子打鱼供饷既醉而还赋以长句兼示后期

冈上梧桐高十寻,梧桐翠叶敷清阴。
主人独自抚琴坐,独坐閒调太古音。
太古遗音久不作,此道只今空寂寞。
钟期巳矣伯牙亡,千载知音巳寥廓。
悠然流水与高山,山矗矗兮水潺潺。
方壶员峤在眼底,一笑推琴心自閒。

孤灯明灭茅檐深,布衾单薄寒相侵。
月高山寺闻钟声,耿耿不寐生忧心。
心摧肠断身无倚,春宵独卧荒村里。
少年一刻千黄金,此时一刻愁万缕。
愁思万缕梦亲帏,惊觉惟闻乌夜啼。
起来试取春衫著,犹道当年戏䌽衣。

沈休别我非一日,归自南屏岘山隔。
岘山岧峣霅水西,碧浪湖连芳草色。
今来访我白云深,云深塔影空沉沉。
铜盘戏曲梅花衲,驻颜不用烧黄金。
修髯玉立绝尘鞅,竹箨为冠鸠作杖。
恍如洪景出山图,独行徐步红桥上。
红桥东来虎阜居,分明诸葛南阳庐。
与君朝夕数来往,还读人间未读书。

与君同学二十秋,复同追随京国游。
两都共赋献宸旒,当时人拟称元刘。
天閒寥旷俱未收,皋比君拥登莱州。
掖道宫墙环讲求,洧川再转仍淹留。
何当伊洛多名流,种成桃李满溪头。
忽忆吴山思乞休,拂袖归来志已酬。
孙曾绕膝鸾凤俦,□琅作赋辉皇猷。
我今花甲亦巳周,费尽黄金一敝裘。
何时解脱钓鳌钩,归与君盟沙上鸥。

去岁有儿同客处,一灯相向愁依倚。
我今归来忽踰年,儿独淹留在京邸。
归来儿辈仍纷纷,大儿小儿皆属文。
盍簪会友集同志,奇文赏析俱殷勤。
须臾雪霰满庭宇,飞花如掌随风舞。
燃烛高张四壁灯,坐中上客调鹦鹉。
吾家老叔八十强,床头酒熟呼我尝。
东邻兄弟衣金紫,尚忧不足心遑遑。
今日诸君各矢志,致身早早少年事。
流行坎止顺吾常,鼎鼎百年真是戏。

当年曾卧楞伽寺,日有敲门问奇字。
窗明几净独焚香,燕雀犹怀鸿鹄志。
南郊上人方少年,诵经趺坐佛堂前。
闭关日夕修禅观,金磬时闻落远天。
汲泉煮茗随吾适,时采于山美可茹。
上人真是远公流,愧我元非苏晋侣。
误落尘网三十年,归来重到湖山边。
来参雪窦一龛里,袈裟云卧如金仙。
香灯岁晚无异昔,小阅浮提已七十。
愿结莲社山之中,自笑声名何用足。

吴山山高高入空,悬崖削壁青芙蓉。
登高今日逢重九,结伴同游山上峰。
峰前山下人如蚁,走马乘舆并肩倚。
日暮行人尚未稀,画船箫鼓中流起。
箫鼓声悠湖上游,湖光山色总宜秋。
行歌杂沓游人散,明月满山烟雾收。

十年上书不得意,归来高卧深山里。
山深被褐掩柴扉,环堵萧閒少知己。
知己无人断往来,兀然独坐茅檐底。
茅檐兀坐不记年,无复驰心慕青紫。
一朝忽枉故人书,问我何为不入仕。
幡然一出向长安,万言不敢干天子。
天子诏许为园官,低头授职聊居此。
此身疏懒不受拘,白首为郎还自耻。
飘飘挂冠神武门,神武门前乞恩旨。
蒙恩早赐拂衣归,拂衣依旧还桑梓。
桑梓山林日月长,日上山窗呼不起。
罗列孙曾绕膝前,膝前欢舞歌乐只。

四言诗
悠悠厥初,爰自西伯。
以谥为氏,系用以翼。
汉有蜀守,声名洋溢。
学校聿修,民沐其泽。
若晋儒林,文学藉藉。
有唐节义,光于史册。(一章)

维指使后,历世徵庸。
宋至宝祐,笃生信公。
义尽仁至,大显贞忠。
迨我始祖,宋咸淳中。
宣教衡州,是为衡宗。
衡岳庐陵,谱牒寔通。(二章)

衡山之麓,乃世其族。
金紫大夫,犹食宋禄。
载世元季,乃易武服。
佩金虎符,武昌振肃。
国兵既下,镇远系狱。
赦长千夫,戎勋备录。(三章)

长子骁健,入侍高皇。
剪平伪汉,特被宠光。
赐名锡服,厥族用彰。
时八世祖,从兄平扬。
职充散骑,徙居苏杭。
苏之有文,寔自衡阳。(四章)

我祖存心,占籍长洲。
皇矣涞水,敷教优柔。
甲科继起,恩渥宠褒。
牧伯中丞,世济其休。
显显祖考,作德好修。
荐修国史,翰苑名流。(五章)

我父是承,世德克存。
南北二雍,桃李盈门。
嗟予寡陋,宿好是敦。
述此祖德,贻我子孙。(六章)


巍巍岱山,五岳之宗。
蟠九百里,上有秦封。(一章)

巍巍岱宗,元君有宫。
俯视下邑,凫绎龟蒙。(二章)

载登天门,层峦蔽空。
秦观在西,日观其东。
梁父左控,石闾右通。(三章)

载登高峰,憩于石室。
卧听松涛,夜观日出。
蓬瀛海岛,周览惟悉。(四章)

瞻彼同岩,群仙并列。
叩彼金童,授我宝诀。
金泥玉简,终莫能诘。(五章)

载登载瞻,身若羽化。
骨异玄丘,思旋其驾。
回观其巅,诚小天下。(六章)

注:巍巍六章二章四句四章六句


共38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