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8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姑苏城外小湖边,寂寞僧房借榻眠。
诗稿写成丁卯集,历头检尽甲辰年。
中原喋血人争地,南国啼饥水拍天。
起坐夜深如守岁,屋山风雪洒寒毡。

旧雨客来今复来,溪堂新筑柳新栽。
风生玉麈谈诗律,露湿金盘把酒杯。
淮甸三边烽火熄,吴山千里画图开。
相如来奏凌云赋,当路畴能荐逸才。

乱红飞尽绿阴稠,风雨凉生四月秋。
且喜三边清似水,何妨一室小如舟。
欧虞墨帖时临写,吴越青山总卧游。
肯为杜陵题老桂,难兄应作置书邮。

丞相知君念母情,金刀错落赆君行。
衣冠祖帐三江口,帷幔归舟几日程。
乌鹊知人先喜信,鲈鱼入馔试当烹。
高堂若问吴门事,王国金汤第一城。

寄鲍仲孚提举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风雨萧萧五月凉,阶前书带草应长。
心传千古文章印,名重诸公翰墨场。
官舍看山閒挂笏,斋居扫地静焚香。
野夫别后遥相忆,一榻青苔两鬓霜。

寄陈子章申屠仲权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听雨听风半月馀,高斋吟啸兴何如。
雨添泮水芹芽长,风撼帷林杏子疏。
毛颖功名应立传,杜康交绝岂无书。
阳春白雪词皆妙,好寄龟巢慰索居。

贺陈子经赴学士院著作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白玉为堂置此身,诗书端不负人人。
生花䌽笔丝纶美,柳絮宫袍雨露新。
日过八砖趋禁署,天开一国用儒绅。
吴淞江上渔樵客,也为讴歌寂寞滨。

寄因本初讲主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爱尔吴江水西寺,门前流水碧于苔。
松花布地金无数,蕉叶翻经纸万枚。
讲席每留诗客坐,浴堂曾为国王开。
别来雨洗秋容净,凉入袈裟亦快哉。

客来试问钱塘事,冠盖都非旧日人。
尚喜西湖堪种柳,不知东海欲扬尘。
手题王粲《登楼赋》,头戴陶潜漉酒巾。
如此江山如此客,政须倾倒洞庭春。

和沈启之立春作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何物淮夷学井蛙,东风依旧满天涯。
春盘荐酒杯频举,醉笔题诗字半斜。
无数故人俱契阔,一双老眼近昏花。
家贫赖有长镵在,坐待青山长蕨芽。

简徐伯邛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淮海十年犹乱离,清江一曲自栖迟。
门前才送催租吏,篱下还吟采菊诗。
世事纷纭何日已,襟怀潇洒少人知。
卜邻欲近芦花渚,我亦扁舟理钓丝。

寄径山及以中长老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重揽凌霄绝顶秋,归来笠泽系孤舟。
青山何处无黄犊,沧海相知有白鸥。
六合云开天荡荡,百川风静水悠悠。
试听渔父沧浪曲,江上芦花亦点头。

寿庆治中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日下归来年复年,之官未上浙东船。
人怜垂老身长健,自喜居閒志益坚。
好客每呼邻舍酒,教儿不惜买书钱。
试看尚父鹰扬日,渭水秋风雪满颠。

寄沈德斋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入城每问东林老,避地今居巢海头。
秋半即尝菰米饭,冬初已著木绵裘。
青衣捣药邻鲛室,乌几烧香对蜃楼。
我欲移家相近住,钓竿烦为觅沧洲。

上人遗我白团扇,扇上复为兰传神。
足知清兴迥绝俗,更觉幽馨时袭人。
猊座讲经双树下,龟巢织屦五湖滨。
明朝相约看山去,不怕西风扬远尘。

寄朱原道昆季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太湖三万六千顷,流血水腥江海连。
几处焚舟成赤壁,有时飞炮落青天。
鸡虫得失那能问,鸿雁飞鸣亦可怜。
若个桃源堪共住,也须容我钓鱼船。

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
相逢上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
客舍暂如桑下宿,世途危甚剑头炊。
明朝裹茗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

绕屋疏筠玉有光,沿阶细草翠生香。
林藏鹿苑双溪曲,路转龙江十里强。
蕉叶翻经人自乐,槐根做梦蚁何忙。
白衣二老来听法,甘露醍醐得试尝。

词气峥嵘吐玉虹,山林兴与老夫同。
独怜幽草来西涧,共听枯桑叫北风。
四海十年兵火后,双溪一笑夕阳中。
评诗为掉楼卿舌,殊胜仪秦谄七雄。

送和彦良兼简朱端卿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移家喜得好林泉,甫里先生古宅边。
忧世颇添新白发,校书还坐旧青毡。
秋风茅屋都无恙,腊月梅花正可怜。
我有古人多古意,断琴烦为续朱弦。


共48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