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54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衡门风雪人稀到,一个幽轩竹四围。
半子送年将旧酒,诸孙迎岁索新衣。
惊鸿此日犹南去,老鹤何年共北飞。
却忆太常张博士,天香携袖早朝归。

题渔乐手卷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江湖如此两閒人,除是玄真与季真。
长笛自吹皆古调,短篷相并即比邻。
科头不异今渔者,托迹空闻古逸民。
亦有渌阳湖上客,买舟来约理丝纶。

蓬莱阁前春水生,丹邱之凤双飞鸣。
沧波照见云锦色,碧落散作箫韶声。
岂无仙人下刷羽,亦有隐者来濯缨。
池上于今望吾子,一曲阳春歌太平。

四月上林蒲笋出,玉堂风致一时新。
也知天上樱桃宴,不致山中草莽臣。
皂帽醉归当此日,金盘分赐共何人。
吾家一树红堪摘,取荐春醪莫笑贫。

清朝如此盛公卿,何以摅忠答圣明。
数月未收蕲水贼,一时谁散武昌兵。
朱门旧邸空文藻,黑夜归舟有哭(一作笑)声。
独使状元贤太守,至今犹捍九江城。

其二
七言律诗
边报传来实失惊,妖氛独不犯湓城。
义兵一日同生死,信史千年托姓名。
别戍几人回士马,沧江通夜走公卿。
九州尽得如公者,始信文儒有老成。

维扬馆里送轺车,却算分携八载馀。
天使出求沙苑马,星郎厌食武昌鱼。
数鞭已报充华厩,上冢毋忘过旧庐。
老我平生无骏骨,可从郭隗借吹嘘。

送霍仲皋还京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驿程万里入皇都,还过梁城取别途。
天下军需何日了,淮南民瘼几时苏。
求田问舍非良策,忧国忘家是壮图。
黄阁相君应有问,愿闻一语赞嘉谟。

十年三送沧江别,此日分携又不同。
辟掾远趋青锁闼,移家喜近水晶宫。
勿论后会知何地,且念离群独老翁。
幕府郎君(一作官)应问讯,为言憔悴坐诗穷。

懒性何堪接贵游,松江(一作长松)之下每科头。
不能取友山中社,更欲移家海上州。
老去生涯清似水,兴来诗思淡于秋。
玉堂杰作难为和,白首狂吟秪自愁。

武昌遗老望旌旗,正是诸君报国时。
令弟九江全死节,明公南海有生祠。
台中妙选邱山重,湖北先声草木知。
一道宪纲还旧睹,真儒端可佩安危。

居竹轩中也自宽,不愁无地著琅玕。
文公胸次空千亩,李洞门前只一竿。
天与老夫医恶俗,日凭童子报平安。
崔家别墅尤高致,迟子归来守岁寒。

从向经山礼法城,善端开后愈分明。
千年楚国非无宝,一个吴僧得此名。
江月自随行道影,风林犹听读书声。
旧家白雪亲曾和,处处丛林得散行。

天宇清明淑气微,昔年曾约试春衣。
傍花随柳无人识,弄月吟风只自归。
达士一生空好饮,老夫六十始知非。
陶然不得从君乐,注目沧江白鸟飞。

先生武惠之子孙,粹然言貌如春温。
清门为庶忽老大,白首穷经犹讨论。
诸生分题候堂试,二膳击鼓供盘餐。
今晨拂衣不肯住,兴在江南山水村。

星郎自是鲁璠玙,宝善称之信不诬。
岂与黄金同日语,合登清庙应时须。
渑池漫诧连城璧,沧海空传照乘珠。
何似人中无价者,君家先世有三苏。

送娄所性归溧水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大学小学列六斋,先生讲席多英才。
公堂昕鼓会食罢,门榜月录分题来。
清时如此教养备,老夫一见心神开。
束书胡为赋归去,石田未必荒苍苔。

次陈养吾见寄韵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我本沧江樵牧人,却怜垂老见风尘。
边城笳鼓伤心近,野寨旌旂入望新。
四海正歌垂拱日,百年犹忆至元春。
艰难未改心如铁,潦倒空悲发似银。

淮楚风尘可奈何,南州又复动干戈。
三山城郭故人远,八月江湖夜雨多。
白发满头同老境,沧洲何处可行窝。
裁书欲问平安否,海阔天高雁未过。

老去思亲十二时,灯前犹诵蓼莪诗。
烝尝彷佛归来也,颜色分明梦见之。
问寝不忘晨起早,倚门谁念暮归迟。
多君苦行多于我,忍听长原楚些词。


共54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