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2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涤器垆边笑长卿,卜钱帘底问君平。
青衫未了三生梦,白发犹须万里行。
老马关山天上道,敝貂风雪日边城。
冷云不放峨嵋月,谁照先生去国情。

五载艰辛不一陈,却从诗句见温淳。
同时知已无多子,异地逢君有宿因。
雁引归心离阙下,鹤留行李住江滨。
紫阳香火今消影,要与荒祠作主人。

翰林诗笔自辉煌,能使苏坡姓字香。
为学必须从义理,教人初不在词章。
一身观国元无物,八品还乡亦有光。
明日江行发新兴,倚天山色照池阳。

寄曹光辅扬州教授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吾曹莫道广文寒,世上无如此地安。
宦海风涛无骇梦,慈闱日月有清欢。
诸生正慕孔常甫,一念要参邹志完。
近日横江楼上望,为余曾倚北阑干。

不惜长书别荐君,喜君此职系斯文。
一轮采石矶头月,万朵青山顶上云。
经乱尚馀功父集,更忙先拜谪仙坟。
眼前尽是新诗料,要看飘然思不群。

送余义夫衢州教授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占得荣乡第一除,上饶境界接三衢(余信州人)
常教学校无虚席,谁道朝廷不用儒。
文采晓鸾方绚烂,形容秋鹤最清癯。
萋萋烟草蓝山墓,为我殷勤一酬无。

再上兹楼感客心,金杯先怯十分深。
人情世态有新旧,山色湖光无古今。
莲荡风翻红艳艳,柳桥烟锁绿阴阴。
百篇佳句题评尽,谁似容斋最赏音。

其二
七言律诗
廉察诸公雅集时,也须逋客共追随。
祗因柏府交情好,忘却松江职分卑。
病久不禁新酒醉,兴来犹记旧题诗。
十年踪迹今如此,惭被风标白鹭知。

白石清泉五月寒,每逢佳处辄忘还。
细听禽语高低际,绝胜人情喜怒间。
万事不如连日醉,千金难买暂时閒。
明年拟作比邻住,留我临湖一半山。

其二
七言律诗
炎歊无地散襟怀,远作兹游亦快哉。
湖面好风将暑去,山头落日送阴来。
半岩松竹新精舍,四座衣冠旧宪台。
最喜容斋今有暇,饮樽更约几时开。

过苏州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一从凫燕葬阊闾,几见麋鹿游姑苏。
山城不逐往事改,风景岂与当时殊。
官旗直送粮入海,私舟尽载盐归湖。
邓侯不来谢不去,临风吊古独踌躇。

焦山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金山东畔一峰青,长与江流作画屏。
古木深岩藏宝刹,浮云绝顶见沧溟。
老僧去洗降龙钵,游客来寻瘗鹤铭。
问著平吴石无语,晚风吹叶打疏棂。

蒋山 其一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一片风烟画不真,好山却与寺平分。
题名多是王安石,得姓元因蒋子文。
鹤怨猿惊人已去,龙蟠虎踞世空闻。
凭谁指似南朝事,十里青松树拂云。

其二
七言律诗
一片青山画障开,入山便不觉尘埃。
泉声时带松声落,云气常兼海气来。
乞食僧归窗动竹,读书人去洞生苔。
有心更欲登危顶,却被钩辀苦唤回。

其三
七言律诗
半山人去寺留名,想见骑驴道上行。
因屋争墩犹有说,舍家为寺果何情。
旧题到此俱零落,新法于今几变更。
欲吊英灵无处问,春风吹断杜鹃声。

龙虎台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龙虎台高拱帝京,巍然欲与此山平。
山花开近重阳节,野鹤来听万岁声。
天下洪基蟠壮丽,云间佳气郁峥嵘。
年年积粟峰头月,长照君王象辂行。

和尉仲明悼马韵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骅骝一病病何深,千里精神遽陆沉。
架上漫馀笼背锦,壁间空挂络头金。
谁知堕地追风力,不及归鞍带月吟。
明日柳河川上望,野烟秋草总伤心。

几载京都历苦辛,半途天夺玉麒麟。
立残西署楼前月(兴文署有楼),踏尽东华陌上尘。
无梦天闲三品豆,伤心铜枥一番薪。
最怜滹水东边路,不及归鞍昼锦行。

元日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云锁西山旧隐岩,抗尘走俗复何堪。
青云人物斗之北,白发宦游江以南。
故国四千还减一,流年五十又添三。
千辛万苦都尝遍,祇有吴淞水最甘。

再到上海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今春乡保住催科,便觉居民气自和。
下海人回蕃货贱,巡盐军集哨𦨣多。
夜无巨盗且安寝,时有小娘能唱歌。
父老怪余何太苦,鬓毛又比去年皤。


共72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