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31,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焦山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金山东畔一峰青,长与江流作画屏。
古木深岩藏宝刹,浮云绝顶见沧溟。
老僧去洗降龙钵,游客来寻瘗鹤铭。
问著平吴石无语,晚风吹叶打疏棂。

蒋山 其一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一片风烟画不真,好山却与寺平分。
题名多是王安石,得姓元因蒋子文。
鹤怨猿惊人已去,龙蟠虎踞世空闻。
凭谁指似南朝事,十里青松树拂云。

其二
七言律诗
一片青山画障开,入山便不觉尘埃。
泉声时带松声落,云气常兼海气来。
乞食僧归窗动竹,读书人去洞生苔。
有心更欲登危顶,却被钩辀苦唤回。

其三
七言律诗
半山人去寺留名,想见骑驴道上行。
因屋争墩犹有说,舍家为寺果何情。
旧题到此俱零落,新法于今几变更。
欲吊英灵无处问,春风吹断杜鹃声。

龙虎台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龙虎台高拱帝京,巍然欲与此山平。
山花开近重阳节,野鹤来听万岁声。
天下洪基蟠壮丽,云间佳气郁峥嵘。
年年积粟峰头月,长照君王象辂行。

和尉仲明悼马韵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骅骝一病病何深,千里精神遽陆沉。
架上漫馀笼背锦,壁间空挂络头金。
谁知堕地追风力,不及归鞍带月吟。
明日柳河川上望,野烟秋草总伤心。

几载京都历苦辛,半途天夺玉麒麟。
立残西署楼前月(兴文署有楼),踏尽东华陌上尘。
无梦天闲三品豆,伤心铜枥一番薪。
最怜滹水东边路,不及归鞍昼锦行。

元日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云锁西山旧隐岩,抗尘走俗复何堪。
青云人物斗之北,白发宦游江以南。
故国四千还减一,流年五十又添三。
千辛万苦都尝遍,祇有吴淞水最甘。

再到上海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今春乡保住催科,便觉居民气自和。
下海人回蕃货贱,巡盐军集哨𦨣多。
夜无巨盗且安寝,时有小娘能唱歌。
父老怪余何太苦,鬓毛又比去年皤。

题彻见阁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危栏真在淀山尖,不放云烟拥画檐。
形胜露时无障碍,眼神明处有增添。
半空岚气随挥笔,万顷波光入捲帘。
莫讶新诗容易得,清香一炷读华严。

不寐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四壁萧然春夜深,夜深无寐更难禁。
听残苦雨频欹枕,挑尽寒缸独拥衾。
千里故园难入梦,十年往事漫经心。
少时情味何颠倒,却道良宵直万金。

过静安寺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流水年光老此身,东风又是一番春。
寺僧无语肯留客,沙鸟有时来傍人。
防盗沟渠芦叶老,劝农村落杏花新。
三年善政无堪纪,办得题诗遍海滨。

何处春盘正好行,会波楼外雨新晴。
杯中酒影摇山影,花底箫声带水声。
隔岸人家浑似画,傍人鸥鸟总忘情。
犹嫌归棹匆匆去,不得哦诗与月明。

其二
七言律诗
一色春波正渺瀰,双舟冲破碧玻瓈。
人离北渚歌才放,酒到黄台价自低。
座上有山皆画样,眼前无物不诗题。
馀情更欲欢游去,风雨时来恐路迷。

游清隐寺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不见当年禹凿痕,两山开处一山门。
寺从木杪誇形胜,泉向峰头认本源。
一县香灯供古佛,数声钟磬落荒村。
我来欲写兴亡句,惭愧苏家好弟昆。

淀山寺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半空白塔倚云端,一股清流到淀山。
击鼓撞钟来问讯,舍舟扶杖费跻攀。
祇今田亩纵横际,畴昔波涛汹涌间。
身是十年曾过客,老僧应怪鬓毛斑。

宿龙华寺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十二年来复此行,半空栖阁尚峥嵘。
入门才见灯烛影,欹枕不闻钟磬声。
风软松江鲈欲上,月明芦浦鹤初鸣。
老僧错认云间牧,却作分司礼数迎。

宿资福院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数竿修竹语幽禽,睡起茶馀亦赏心。
溪叟入门瞻古佛,寺僧行道念观音。
迟迟白昼香烟冷,寂寂绿阴窗户深。
我是三生旧游客,作诗聊寄去来今。

寓松江道院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此地空馀道院名,寂然不听步虚声。
新旗誇酒隔篱出,小艇卖鱼缘港行。
潮落潮生分早晚,云来云去弄阴晴。
四年为郡经过熟,谙尽民情与物情。

谒梨山庙 其一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生祇为侯死即王,建安今抵几桐乡。
一篇佳传从前宋,千首新诗动晚唐。
白叟黄童知姓字,丹崖碧水借辉光。
秋风十里东城道,珍重灵祠一炷香。


共231,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