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1,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七言律诗
与休庵泛西浦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蜂起是非从二豪,天游江海继三高。
青蛾满载黄龙轴,金盏浓斟白玉膏。
晴月上蒿推画烛,水风吹面散红潮。
张帆更欲横江去,直访仙山大小劳。

风掣炎云献楚天,碧幢红旆小楼前。
中台勋业西平后,从事声名北斗边。
玉露欲成千树栗,银鳞戏破一江烟。
重修滕阁归今日,莫说当年艳舞筵。

其二
七言律诗
岭南形胜草连天,云物凄凉八月前。
佔毕名园荒野外,签书妙句劫灰边。
江通驾洛千年国,树锁辕门万灶烟。
生客只今经百折,白头何幸忝华筵
⑴ 李签书崇仁诗。一竿渔父雨声外。十里行人山影边。

次学子韵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放情山野两年过,除却闲行更作么。
胜得好官诗有眼,挽回淳古酒无何。
昏花已破耽书癖,瘴热那堪长睡魔。
多谢亲交时请一,惊人险语莫咨嗟。

二十年前此寺中,纸窗灯烛五更风。
重来僧面依俙是,乱后琳宫灰烬空。
浮世已规方竹杖,旧题何望碧纱笼。
禅门气味无炎冷,乞句还忘是秃翁。

琴鹤楼头昔别离,重逢不敢话相思。
十年面目风霜后,千里关河雨雪时。
鸿雁影分云海阔,凤凰声远驿程危。
向来聚散本无定,此别何须问后期。

十生九死命真顽,宜以着之岩壑间。
忘世已能安寂寞,卜居端为听潺湲。
青囊道士绀瞳透,锦里诗仙醉墨班。
泉石散分吾不惜,白云无力倘来还。

乌鹊蛟龙第一州,鸬鹚鹦鹉破新愁。
曾沾惠化歌遗爱,敢为严程惜少留。
人事却生今日恨,宦游空想昔年秋(丁酉以分曹在此府)
登临只欲试筋力,暮景千山雪映楼。

荒山大捷碑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一点荒山数仞过,嵩高万丈先嵯峨。
商声犹似助厮杀,滩韵尚疑喧凯歌。
八斗文章摸日月,十年兵火不销磨(倭千人曳之不动)
长陵遗耻今难雪,倘借馀威镇海波。

重阳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四时佳节是重阳,兰有清芬菊有芳。
尘世几番开口笑,胜游无惜一传觞。
纤云归尽桂花白,重露滴来梧叶黄。
景物登临收拾尽,樽前会意莫凄凉。

赠闵子愚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闵子愚名左史淫,争名当日棘园深。
怜君尚鼓齐门瑟,笑我今成昭氏琴。
万死归来谁着眼,十年离别旧知音。
过逢不有青山路,始识男儿方寸心。

送李使君春棋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悃愊无华安静吏,两年为政不惊鱼。
阳城自署下下考,何武宁永赫赫誉。
月下不闻厖也吠,市中谁信虎为虚。
波涛异日循良传,遗爱方看不一书。

建德东流境接邻,闻公政化断如神。
已传南海万人口,更作西湖百里春。
时雨却追牙旆去,圣恩还逐竹符新。
他年舆地收名宦,李正言来又一人。

李同年景善见过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忆昔完山赋御题,九人携手上丹梯。
青襟胄子云楼敞(春宫时御紫云楼),黄榜新郎象笏齐。
诸彦声名俱省院,小臣踪迹更尘泥。
杏园春色浑无赖,妆泪时时入梦啼。

次柳溟韵 其一 明 · 姜沆
七言律诗
万事悠悠独自哀,十年流落在尘埃。
只缘乱世无全物,敢道清时弃不才。
宵旰尚勤忧日域,丹青频见画云台。
谁知我亦轻生者,欲借长缨系越来。

其二
七言律诗
四远秋声学七哀,前村细雨湿轻埃。
闲中阀阅归攻律,幽处光阴付育才。
宿鹭眠鸥分梦寐,浊醪粗饭混舆台。
山林钟鼎皆天分,适去何须问倘来。

其三
七言律诗
分外秋山当画屏,小窗虽设不曾扃。
晨霞解事常围坐,夕月多情自入棂。
葵藿有心知向日,亲朋无字散如星。
摧藏愧学高人态,白帽何须似管宁。

元亮声名夙昔闻,十年犹未细论文。
今来自说识权子,宿契还传有赵君。
长笛一声喧口耳,永嘉千首倒机云。
无盐刻画吾何敢,涴笔相酬且赏勤。

其二 次石州
七言律诗
怜渠萧散爱林丘,世路风波独出头。
龙象工夫惟寂静,水云踪迹不迟留。
金刚选胜无千里,丹岳安禅且一秋。
胶漆半生黏不动,见君谁会我悠悠。

甲地公卿二百年,几时流落瘴江边。
崔卢旧姓今编户,韩李通家幸二天。
荡节肯临花树会,霜红交映绣袍鲜。
钿筝画角江村咽,野老浑疑鹤背仙。


共71,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