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5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续上)
唐多令 其五 (1276年)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
零露下长洲。
云翻海倒流。
素娥深、不到西楼。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

城外土馒头。
人能饮恨不。
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其七 (1276年)
残日下瓜洲。
平安火又流。
月高高、挂古城楼。
回首少年真可笑,无一事、又悲秋。

天在海边头。
天风有意不。
结桂枝、袅袅余愁。
不是银河无去路,先不去、后难游。

唐多令 其六 丙申中秋(1296年8月15日)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明月满河洲。
星河带月流。
料素娥、独倚琼楼。
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

少日梦龙头。
知君犹梦不。
算虚名、不了闲愁。
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唐多令 其八 癸未上元午晴(1283年1月15日)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春雨满江城。
汀洲春水生。
更悲久雨似春酲。
犹有一般天富贵,夜来雨、早来晴。

年少总看灯。
老来犹故情。
便无灯、也自盈盈。
说著春情谁不爱,今夜月、有人行。

空明一朵扬州白。红紫销无色。
是谁唤作水晶毬。惹起高烧银烛、上元愁。

去年一捧飞来雪。不似渠千叶。
狂风一蹴过秋千。憔悴玉人和泪、望婵娟。

天香国色辞脂粉。肯爱红衫嫩。
翛然自取玉为衣。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

寒欺薄薄春无力。月浸霓裳湿。
一窠香雪世间稀。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寿安楼子重重蕊。少见如鱼尾。
向来染得渭脂红。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

赪鳞似是人谁信。但向残红认。
若教随水去悠然。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

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一痕明月老春宵。政似酥胸潮脸、不曾销。

当年掌上开元宝。半是杨妃爪。
若教此掐到痴人。任是高墙无路、蝶翻身。

魏家品是君王后。岂比昭容袖。
风吹满院绣囊香。谁赐大师师号、退昭阳。

飞霞一落无根蒂。空堕重华泪。
离披正午盛时休。闲为思王重赋、洛神愁。

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
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

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污。
此花仍是□微赪。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其十一 (1261年1月15日)
黄帘绿幕窗垂雾。表立如承露。
夕郎偷看御街灯。归奔河边残点、乱如星。

开园蒋李游春雨。蛱蝶穿人舞。
如今烟草锁春晴。并与苏堤葛岭、不堪行。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
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

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
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无花敢与姚黄比。对对鸳鸯起。
识他金带万钉垂。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

潜溪以上难为说。自是君恩别。
后来西子避无盐。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楼台烟雨朱门悄。乔木芳云杪。
半窗天晓又闻莺。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

客中自被啼鹃恼。况落春归道。
满怀憔悴有谁知。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黄柑擘破传春雾。新酒如清露。
城中也是几分灯。自爱城山堂上、两三星。

枝头未便风和雨。寂寞无歌舞。
天公肯放上元晴。自是六街三市、少人行。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
等闲相约是看灯。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

朱门帘影深深雨。憔悴新人舞。
天涯海角赏新晴。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鞓红乾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
翛然一点系裙腰。不著人间金屋、恐难消。

英英肯似焉支贵。漫脱红霞帔。
落时且勿涴尘泥。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虞美人 其十三 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1282年8月15日)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沉沉雨。
眼前儿女意堪怜。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

当年知道晴三鼓。便似佳期误。
笑他拜月不曾圆。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
皱绡池影泛红蔫。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

愁春来暮仍愁暮。受却寒无数。
年来无地买花栽。向道明年花信、莫须来。


共35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