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生平喜闻善,愿游君子侧。
有友若干人,为学既心得。
尝念每相随,百世同摸索。
自机侵迫来,一城犹远域。
故人独山斋,朝暮唯对岳。
闲忙顿二迹,路杏空我落。
岂无相恋情,叙心兼春酌。
长安虽万家,无一投我足。
宦游苦如斯,徇人且强色。
真性见一凋,恐负前所读。
须当解缠去,永为吾性适。
葵诚差太愚,顾望终有极。
但恨素蓄无,补拾应不博。
大道久寂寞,异议今峥嵘。
浑浑千丈波,黄流欲掩清。
王泽滞莫下,残岷无自生。
尝闻古君子,叹靡逢君明。
维时难再得,为君鸣不平。
慈母保赤子,莫学中儿情。
吾民且有口,我志当先明。
济物固分事,素学为今行。
化宣君能不,最父子弟兄。
大雅曾未闻,污染何由清。
君行属春时,天地养仁和。
活油江新流,丰茸草生坡。
道迥千里尽,眼中几历多。
君子惟心远,无非意所加。
他年闻报政,须忆此日歌。
聚散无端事,分离可堪情。
怅朴周期远,况有大载行。
南欢同母子,北乐讲延英。
忠孝难全保,随居各倾诚。
湖人问洛息,君传圣志贞。
按:仆性不能诗。又莫好之。虽有素者。只以口言而不敢诗也。顺之来宿侬斋。固素(二素皆当作索)数章之诗。顺之之意。岂非一别而久隔大期。朋友相规。迥渺无得。以此而欲作慰想之一事。警懈之一助耶。不较拙也。书其宿夜之话。以拟顺之后日箴戒云。静庵养老。
朝廷荐叔父镇庆源。以有学也。学之名。非徒章句文辞而已。学知事物之理。处得其宜之谓。故在朝而格君。处藩而宣化。无往而不以学。源。国之北门。捍敌之谋。农桑之课。政化之修。皆出镇帅。苟非学者。何以当之。况关北。如源者六。不可轻内重外。而尽任以君子。可以才德表于六者。择一人任之。以为观化。其为责。重矣。然责重者。难副。苟一事之小乖于理。人皆惊怪。莫不缺望。六亦必不矜服。将有讥侮。居是责者。岂不畏哉。叔父有古人之学。事事以义。侄决知其不然。然非上智之资。未必事皆合理。常常儆畏。亦君子之道。其不致意欤。叔父之志。朝夕于帷幄。坐使朝廷有道。四方以富。边鄙乃安。不必亲行藩镇而后可也。然古之人。或由幄而以出。自镇以入。一出一入。丈夫之事。而况是命。出于表率之意。其视寻常帷幄者。何如。且戎狄难化。而必以德。德非一朝之成。所为尽出于诚。无一毫假伪。可以感动其心矣。然则学必处物而后益明。还而入幄。以益明之学。行平昔之志。岂不易哉。
世人不究理,文武为两事。
文既非章句,武岂善射骑。
武侯在草庐,所事明心地。
朝廷重北门,叔也充其帅。
野人虽难化,禀性非有二。
闻道服廉洁,是事犹可类。
德来必来服,但念治不治。
镇将闇且悍,威武且贪肆。
遂使昔来格,反致城下伺。
固知禦戎道,不在威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