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780,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寄曾子固(1047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张本作政)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寄王回深甫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少年倏忽不再得,后日欢娱能几何。
顾我面颜衰更早,怜君身世病还多。
窗间暗淡月含雾,船底飘飖风送波。
一寸古心俱未试,相思中夜起悲歌。

次韵答彦珍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手得封题手自开,一篇美玉缀玫瑰
众知圆媚难论报,自顾穷愁敢角才。
君卧南阳惟畎亩,我行西路亦风埃。
相逢不必嗟劳事,尚欲赓歌咏起哉。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家势(张本作世)到今宜有后,士(龙舒本作人)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以上《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四)

钟山西庵白莲亭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
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张本作杯)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
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赠长宁僧首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① 原作老,据张本改
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
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
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
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⑴ 原作梗,据张本改

其二
七言律诗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祇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张本作乘)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墙屋虽无好鸟鸣,池塘亦未有蛙声。
树含宿雨红初入,草倚朝阳绿更生。
万物天机何得丧,百年心事不将迎。
与君杖策聊观化,搔首春(张本作东)风眼尚明。

寄友人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飘然羁旅尚无涯,一望西南百叹嗟。
江拥涕洟流入海,风吹魂梦去还家。
平生积惨应销骨,今日殊乡又见花。
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

登大茅山(1066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登中茅山(1066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翛然杖屦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登小茅山(1066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淮洲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愿付苓通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

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䌽船春戏城(张本作坊)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赠李士宁道人(1065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季主逡巡居卜肆,弥明邂逅作诗翁。
曾令宋贾叹车上,更使刘侯惊坐中。
杳杳人传多异事,冥冥谁识此高风。
行歌过我非无谓,唯恨贫家酒盏空。

次韵春日即(龙舒本作感)(1051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 其一 (1050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群吠我方憎(张本作惊)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其二 (1050年)
七言律诗
田宅荒凉去复来,诗书颜发两尘埃。
忘机自许鸥相狎,得祸谁期鹤见媒。
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送崔左藏之广东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于此奏箫韶。
水清但有嘉鱼出,风暖何曾毒草摇。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
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


共1780,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