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780,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长干寺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羁人乐此忘归思(张本作志),忍向西风学越吟。

落星寺(1058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① 在南康军江中(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四引《王直方诗话》谓此诗乃章儒道所作,而胡仔不以为然。)
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
坐见山川吞日月,杳无车马送尘埃。
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
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

清风阁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
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
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
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留题微之廨中清辉阁(1066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
鸥鸟一双随坐啸(原作笑,据张本改),荷花十丈对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钟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台。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
眼看春长(原校:一作唯)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⑴ 原作悲,据张本改

庆老堂(陈绎)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板舆去国宦三年,华屋归来地一偏。
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
身闲楚老犹能戏,道胜邹人不更迁。
嗟我强颜无所及,想君为乐更焦然。

寄陈宣叔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
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
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剑阁天梯万里寒,春风此日白衣冠。
乌辞反哺颠毛黑,鸟引思归口血丹。
行路想君今眚(张本作㾪)瘦,相逢添我老悲酸。
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头勒马看。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1051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和微之林亭(1058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未敢许君轻去国,不应如我漫为郎。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酬微之梅暑新句(1066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裈。

① 张本题作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二首
(张本作名)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
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足音。
握手更知禅伯远,隔云灵鹫碧千寻。

其二 (1068年)
七言律诗
漳南开士好丛林,慧剑何年出水心
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槛窥山鸟有真意,窗听海潮非世音。
一笑上方人事外,不知衰境两侵寻。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张本作共)酒缸。

其二
七言律诗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龙舒本作无)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馀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其三
七言律诗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酹一缸。

其四
七言律诗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
飞兔已闻追騕袅,太阿犹恨失龙泉。
遥知更忆河滨友,从事能忘我独贤。

尘土轻飏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高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祇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石竹花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退公诗酒乐华年,欲取幽芳近绮筵。
种玉乱抽青节瘦,刻缯轻染绛花圆。
风霜不放飘零早,雨露应从爱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并,更留佳客赋婵娟。


共1780,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