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6,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七言律诗(续上)
万里崎岖愁不禁,飞猿更听雨淋淋。
剩将暑药凉无用,未著秋衣寒已深。
刻鹄雕虫成底事,牧羊喂鸭负初心。
还家渐近病渐好,得句自题时自吟。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野阔村归如暮鸦,路沿溪曲似春蛇。
不谙水土愁多病(原校:一作屡眠野馆愁为客),忽听乡谈喜近家。
一带青山将屋绕,数行(原校:一作垄)绿竹倚门斜。
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

祖帐寒梅白未空,已看新叶绿重重。
八州斧钺送行客,十里旌旗绕暮峰。
北斗独高韩吏部,南州争慕郭林宗。
一时宾主俱豪杰,敢道招要到野农。

其二
七言律诗
(小集本作武)夷长想蕙兰踪,螺渚幸修桑梓恭。
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
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

下笔翩翩如史君,年过五十始朱轮。
蜀山久托无家客,滕国曾为负耒人(自注:先任福倅)
脱印忽闻过我里,攀辕尤更甚州民。
乍晴乍雨黄梅道,好听泥封下紫宸。

其二
七言律诗
扶羸十日候行期,瓜叶初生荷满池。
别袖难禁须进酒,离情未足更题诗。
飞鸾渡口还家后,老鼠梯前到阙时。
士论民谣如缴日,甘泉直上岂容迟。

别林黄中帅湖南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① 明《永乐大典》卷一五一三八作陈藻诗
清秋缓辔马如云,论定忠邪黑白分。
湘水传呼新刺史,霸陵改观旧将军。
平生孤节人难到,自此一番名愈闻。
定有诏书催入觐,不劳下担楚江濆。

谢安旧宅翠云环,复见新墙月样弯。
市近岂容三岛客,楼居须向九仙山。
去天尚郁金门步,计日催归玉笋班。
好与衣冠添盛事,一门三府照人寰。

其二
七言律诗
云锦轩楹兰玉阶,暂从仙仗下蓬莱。
良辰歌馆声声起,明月妆楼夜夜开。
天上李藩批敕手,蜀中严武总戎才(自注:曾知成都。)
可教问舍悠然去,即下红泥促召回。

暂著芒鞋归故丘,新诗吟罢恍如秋。
麦堆去后惟君胜,荔子红时送客愁。
好句合教吾北面,生年长恨海东头。
如今别袂应须惜,一日能留便少留(以上《网山集》卷一)

未作鹏飞万里程,一时英俊已铮铮。
只应傲雪凌云气,合得惊天动地名。
明月酒杯如李白,暮年官职似阳城。
秋风癸亥古祠下,多少行人泪眼盈
⑴ 自注:韩退之癸亥年守潮,本朝陈文忠尧佐及黄魁并以是年出守,故此郡有三癸亥祠。

一声哀管水边闻,忽忆秋风留月轩。
洛下书生来问字,襄阳耆旧亦过门。
游梁无限通宵话,访戴如今何处村。
纵使鸾封到幽垄,白云荒草不堪论。

陈伯顺夫妇挽词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晴春相(原校:一作一)见未多时,忽叹霜芜雪屋非。
僵瑟楼前方悼往,吹箫台下竟同归。
读书历历向秋树,织锦悠悠空晓机。
须信人间伉俪重,生年死日不相违。

陈仲罕母挽词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橘林霜后欲寒天(原校:一作黄柑时候欲霜天),多记陶家作客年。
碧水青山如昨日,白云红旐是新阡。
鸤鸠七子母恩重,寡鹄孤巢妇德贤。
最苦哀箫老松下,漫漫瞿麦雪平田
⑴ 自注:《洞箫赋》:孤巢寡鹄娱优乎其下。

稚春母郑氏挽词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他谁天外哭声长,有客归程何太忙。
同爨情亲如五服,升堂义重比诸郎。
昔人浇薤蒸梨事,即我浮家泛宅傍。
叹息白头陶母意,中秋三日转凄凉。

蔡以之母挽词 南宋 · 林亦之
七言律诗
邻母悲歌长短声,客窗闻此梦魂惊。
新乡谁共鸡豚社,先世由来香火情。
薤曲纵教如宋玉,里丧终是愧陈平。
伤心起望秋云乱,愁断千山几日程。


共36,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