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58,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陶尽黄泥力靡轻,坚刚本自火坑成。
高低序次夫何错,仰覆开沟也不平。
日烁风磨仍有色,云埋雨打似无情。
武安当日皆为震,千古令人百感生。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十载萤窗伴汝居,端居价重百金馀。
累经墨齿亏新样,几沐毫头学古书。
滴露研时惊宿鸟,和冰洗处动潜鱼。
凭渠若就平生业,写得功恩可载车。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锋铓凛凛雪霜寒,闪电浮光未易看。
幸遇达人曾掘狱,好随良将早登坛。
斩蛇壮誉腾天下,断象英名动世间。
我亦旁求年已久,刻舟愚甚得为难。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露华初下月明天,偏重庭柯气洒然。
湛湛草头何皎洁,瀼瀼松顶乍留连。
澄凝蝉叶还堪吸,点缀蛛丝最可怜。
雨后滴声频到耳,几人惊起午窗眠。

从教岁月去堂堂,长得清闲我所望。
通道早希唐李白,封侯不愿汉张良。
世缘淡似秋云影,野兴融如腊酒香。
身已老来逢盛代,挽回强壮恨无方。

移根来自翠微岭,西种东栽一路边。
细叶共生恩雨里,贞枝争长惠风前。
两行翠色凌霜雪,数里寒声咽管弦。
为报吏民须好养,成阴异日记吾贤。

迷伦逐妄轮生死,贤士明心任去留。
缠缚六门无解释,往来三界不知儒。
愿闻秘诀将归道,为说真宗欲洗愁。
礼骨鞭尸皆有失,常思达者与闲游。

二月十八日晓晴。到西郊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泥滑长程信马行,杏花林外一鸠鸣。
烟沈翠麓晴岚捲,风软清溪细浪生。
日色漏云霞锦烂,雨痕留叶露珠明。
个中何物添春意,草陌鸧鹒上下声。

闻任尚书弹琴诗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余俗性鄙野。于琴瑟间曾不用心。虽不知调弄音律。其广狭方圆之制度。高低紧缓之得中。亦可考而详也。此岂陶渊明所谓但取琴中意。何劳弦上声之意欤。今有奉善护军任公。曾为乐府之首领官。于其八音。各尽其妙。岂非自从仙界来降人世。化顽嚚而归于闲雅者也。月二十日。到于乡而夜坐。悄然索琴而弹之。其音泠泠然普矣。可以解吾愠。吟得长句四韵一首。示诸同席。此情动放中而形于言者也。
我今虽不解音声,但好丝桐浪得名。
閒弄清溪歌五曲,兴深明月夜三更。
一弹宛转尘怀静,再鼓飘零古意生。
既已泠然得真趣,弦弦雅韵不须评。

少年才气冠朝端,扬历荣班播美音。
贯日孤忠悬古鉴,裁云秀句比南金。
驿楼夜月情方洽,野店春风兴转深。
此是丈夫行乐处,几教红粉暗伤心。

其二
七言律诗
莺飞出谷调毛羽,拟欲迁乔啭好音。
韫椟多年藏美玉,陶沙几日见真金。
功名也任期先后,揭厉应须较浅深。
且喜客中逢好客,欣然一笑共论心。

病中作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寂寞愁怀未可摅,一窗风雪正萧疏。
齿牙疾痛连针炙,头发蒙尘不洗梳。
云自无心生远岫,山如有约对幽居。
良辰已过阳生旦,默数光阴检历书。

立春日。寄元少卿立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白发丁宁不放吾,堂堂岁月又云徂。
老来却恐看新历,病后无心换旧符。
行乐及时君勿让,酒杯穷处我当沽。
风光已作青春意,花下相期共醉扶。

竹岭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策马行穿竹岭云,行装彷佛接天门。
高低远近山无尽,南北东西路自分。
处处封疆平布列,重重洞壑互驰奔。
停鞭四顾乾坤豁,眼界微茫入暮痕。

到宁海。次官舍板上韵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丹阳风景胜襄阳,觅句人人援笔忙。
海气连轩浮霁色,日光涵壁照新章。
鹭翘烟渚离离白,蝶绕花丛点点黄。
对此襟怀清且静,更无馀事搅吾肠。

苍海西头有一城,羽溪曾得玉堂名。
一园梅竹云光静,十里桑麻景气清。
林外鸣鸠呼雨过,檐间飞燕让风轻。
仰看壁上珠玑句,欲和多惭竟未成。

次春州拱北亭诗韵 其一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万像森罗拱一亭,天悭披豁露真形。
迢迢二水铺霜练,隐隐千山展翠屏。
三岛奇观移恍惚,十洲佳致见丁宁。
使君莫惮登攀醉,铃索长闲草满庭。

其二
七言律诗
登临指点短长亭,俯鉴澄江照我形。
却爱云烟供酒席,欲教图画上金屏。
经营不日人相悦,游览多时客自宁。
到此凝然得真越,学仙何更读黄庭。

伏以无双穷困。有一孤鳏。曾蒙荐拔之恩。实达疏狂之志。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望其赐待其言。若守株而待兔。庶承一笑。聊献三篇。诗曰。
奸凶邪佞尽排挤,曾见方燃太一藜。
拄笏看山云捲北,鸣琴卧阁日沈西。
美名既已书青史,宠唤应当降紫泥。
要识恩波最深处,道边乌鹊不高栖。

其二
七言律诗
任看时俗互撞櫅,雪尽春山可采藜。
半缕轻烟梅树外,一竿斜日杏花西。
幸逢政教清如水,何害遨游醉似泥。
深感仁风无厚薄,旁吹惠爱及寒栖。


共258,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