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8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自注:平声。),风回地近兮将(明本作时)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明本作仆)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颜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
惊回舟而返盼,忽径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馀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⑴ 原作悄悄,据明本改
⑵ 原作顾,据明本改

我思古人兮,不(原校:一本作忽)古今之异时。
生兹世之(明本作以)谁期,欲勿思而奈何。
独斯人之不见,聊(原校:一本作故)永怀而自歌。
乐吾行之舒舒,忘兹世之汲汲。
睇万里以自惊(明本作骛)兮,岂宁俯以效拾。
载重道远兮,予欲行而谁与。
累九鼎以自重兮,顾尪羸之弗举。
矫身以为衡兮,权世之重轻。
广道以为路兮,听人之来去。
⑴ 原校:旧本作忽忘
⑵ 原缺,据嘉业堂本补之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
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明本作侏侏)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
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明本此句起作另一首),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⑴ 原校:旧本作山中之
⑵ 原校:旧本作行趋前

江之水兮东流,溯湍流兮寄人舟。
舟无袽兮载函重,风乘波兮棹人用。
济不济兮奈何,横中流兮涕滂沱。
来何为兮不待,今虽嗟兮安悔。
舟方乘兮人不吾以,覆且溺兮我则同人死。

江之水兮东流,济欲济兮何由。
水浸浸兮滩露,暮涛下兮夜潦收。
舟不行兮推之于陆,力不足兮汗颜,行无由兮涂足。
时不逝兮奈何,归日暮兮涂远,去风高兮水波。
行踌躇兮伫望,聊逍遥兮永歌。
⑴ 原作兮,据明本改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舟来归兮何时,步芳洲兮濯足,陟南山兮采薇。
江风波兮日暮,望夫人兮未来。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风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
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

虢山之远数千里,虢石之重难将持。
舟车虢来每苦重,釜盎尚弃不肯携。
苟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远载以来。
何况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换千琼瑰。
流传中州盛称赏,主以诧客客见祈。
世人贱真珍贵假,见者喜色留肤皮。
强材美干立修荫,罗列满野谁复窥。
我尝客坐例一见,实亦可爱小且奇。
初疑秋波莹明净,鱼子变怪成蛟螭。
鳞须爪角尚小碎,但见蜿蜒相参差。
又如开张一尺素,醉笔倒画胡髯髭。
如何石上非自然,犹是软弱从风枝。
高楼晓凭秋色老,烟容雨气相蒙垂。
乔林隐约出天际,醉目远暝分茫微。
不然谁家老图画,破碎偶此一片遗。
借令人手弄点画,尚恐巧拙成瑕疵。
如何石理自生长,安得当世无猜疑。
高堆黄金募辩说,万口利锐如磨锥。
或云南山产巨怪,意欲手把乾坤移。
先偷日月送岩底,次取草木阴栽培。
天公怒恐浸成就,六丁桃(明本作挑)斧摩云挥。
世人乘此得分裂,锻琢片段贸财赀。
至今风雨虢山夜,树石号作鬼神悲。
又云春气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
根株芽蘖未及出,卒遇匠手相镵隳。
多称老松已变石,此固剪截根须离。
又云鬼手亦能画,多向石室成屏帷。
固知物怪浩难尽,谁能向此明是非。
城狐老能男女变,海蜃口或楼台吹。
世间自是有此类,何必诘曲穷所归。
细思此屏竟无用,石不中礩木莫(原校:一本作不)支。
徒将文理有小异,招聚瞽说成笼欺。
咄哉闭口不复论,为语爱者无我讥。
⑴ 原作金,据明本改
⑵ 原作乎,据明本改
⑶ 原作色,据明本改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宜乎倜(原校:一本作高)傥不低敛,醉脚倒踏青云归。
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誇和。
雷公诉帝喘似吹(原校:一作乞少淹),盛恐声名塞天破。
文章喜以怪自娱,不肯裁缩要有馀。
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
人传书椠莫对当,破卵惊出鸾凤(原校:一本作飘)翔。
间或老笔不肯屈,铁索縳急蛟龙僵。
少年倚气狂不羁,虎胁插翼赤日飞。
欲将独立跨万世,笑诮李白为痴儿(原校:一本作婴儿)
四天无壁财可家,醉胆愤痒遣酒拿。
欲偷北斗酌竭海,力拔太华鏖鲸牙。
世儒口软声如蝇,好于壮士为忌憎
我独久仰愿得见,浩歌不敢儿女声(以上《广陵集》卷二)
⑴ 原作才拔木,据明本改

鲸牙鲲鬣相摩捽,巨灵戏撮天凹突。
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
我来谓怪非得真,醉揭碧海瞰蛟窟。
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胁相撑挟(明本作魁揬)

鲸豗海翻飞陆尘,铁房孤剑枯紫鳞。
挤排壮士仆不起,天公始自誇为神。
谁令夷路牙蘖横,不拔不锄安得平。
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
⑴ 原作寇敌,据明本改
⑵ 原作常,据明本改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敝两壁无尘疵。
间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
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
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
长冠峨峨伟笏佩,斗以玄白为裳衣。
屹如丁宁立以议,逊若避让行而随。
图成俨(原校:一本作严)毅色可詟,过吏不敢窃目窥。
仍令大笔署行事,写出黑胆朱肝脾。
死者有灵如不泯,合有英气来附兹。
故公之谋不知(疑当作世)出,宜有神鬼阴助其(明本作奇)
茫茫九泉谓巳朽,岂意一旦存形仪。
请留中壁素莫绘,待千岁后公以归。
当搜国匠第一手,状写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绳(明本作纯)备,遗与万世瞻思资。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又闻当世大手笔,磊砢诗句相撑支。
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全脱皮。
郓州溪堂遂寂寞,韩诗尘蔽人不吹。
想应从此传万世,粹玉贯串珠萦累。
小戎何为而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原校:一本作陲)
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原校:一本作攲)
次招当世草茅士,各使呈露心腹披。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后世图为师。
然后回谢阅古堂,彼合异代今一时。
⑴ 原作事,据明本改

春城花草穷朱殷,俗儿趁走脚欲穿。
闲来无悰喜自适,时到双树为奇观。
庄如天官植幢盖,毅若壮士苍衣冠。
老枝又芽忽并出,似欲并力擎青天。
灵根深盘不可究,疑与地轴相拘挛。
不知培栽竟谁手,而又始植为何年。
行扪步绕不可问,但见茂色连云烟。
东风牵人少游此,佛屋日日重门关。
虽有大荫人不及,于此尤得志士怜。
束蒿为楹樗为柱,居者略不忧其颠。
乃令遗材抱美植,不得总载桷与椽。
高堂倾攲未支柱,匠者日亦经其边。
不思大干有强用,反以斧钝难其坚。
吁今(明本作哉)谁是爱材者,定知惜此双树篇。
⑴ 原校:一本作草木

原蝗(1054年) 北宋 · 王令
蝗生于(原校:一本作满)野谁所为,秋一母死遗百儿。
埋藏地下不腐烂(原校:一本作朽腐),疑有鬼党相收(原校:一本作扶)持。
寒禽冬饥啄地食,拾掇谷种无馀遗。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与人为饥。
去年冬温腊雪少,土脉不冻无冰凘。
春气蒸炊出地面,戢戢密若在釜糜。
老农顽愚不识事,小不扑灭大莫(原校:一本作不)追。
遂令相聚成气势,来若大水无垠涯。
蓬蒿满眼幸无用,尔纵嚼尽谁尔讥。
而何存留不咀嚼,反向禾黍加伤夷。
鸱鸦啄衔各取饱,充实肠腹如撑支。
儿童跳跃仰面笑,却爱甚密嫌疏稀。
吾思万物造作始,一一尽可天理推。
四其行蹄翼不假(原校:一本作反),上既载(原校:一本作戴)角齿乃亏。
夫何此独出群类,既使跃跳(明本作跳跃)仍令飞。
麒麟千载或(原校:一本作始)一见,仁足不忍踏草萎。
凤凰偶出即为瑞,亦曰竹食梧桐栖。
彼何甚少此何众,况(原校:一本作而)又口腹害不訾。
遂令思虑不可及,万目仰面号天私。
天公被诬莫自辨,惨惨白日阴无辉。
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
要袪众惑运独见,中夜力为穷研思。
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
扪搜剔拨要归尽,是岂人者尚好之。
然而身尚(明本作常)不绝种,岂复(明本作此)垢旧招致斯。
鱼朽(明本作枯)生虫肉腐蠹,理有常尔无(明本作夫)何疑。
谁为忧国太息者,应喜我有原蝗诗。
⑴ 原作如,据明本改

二夷之来始何自,乘我中国方迷昏。
各投阴诬张诞妄,寻附罅隙为株根。
例誇难能压甚畏,钓博天下要推尊。
其流汗漫已不制,尚自冲荡洪其源。
一戎中侵欲内侮,犹遣万甲疆场屯。
何哉二戎日内坏,不思刷去仍资存。
尝闻古人第气类,皆以夷敌禽兽论。
惜乎无伦弗礼义,几希不得人相扪(明本作群)
吾观世之陷此者,不啻火立足向燔。
岂期之子既自悟,不思跳出乃欲𨀛。
余方往就西北食,闻子亦整东南辕。
虽然去就固在子,安忍惜手不试援。
⑴ 原作敌,据明本改
⑵ 原校:一本作设险张怪
⑶ 原作敌,据明本改
⑷ 原作敌,据明本改
⑸ 原作化外不足,据明本改
⑹ 原作乎,据明本改

自古名士(明本作自名士者)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如其可学不可逮(原校:一本作殆),三满夫子皆儒豪。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穷吭折吻气力绝,始尽退伏非所曹。
近来笔砚思置去,新诗苟有亦自韬。
闲时屡索不肯(明本作敢)出,若欲献贵贱厥操。
李君南来久有日,我始得见试捾搯。
忽逢诗挑欲我接,快句锐利磨(原校:一本舌如)矛刀。
要令口献近章句,若急敌迫不可逃。
颜赪舌涩不可(明本作易)吐,滞若乱绪强抽搔。
惟其自陈尚讷怍,况又听者宁不聱。
退归自与败者比,誓欲弃甲弓矢櫜。
新诗见投又须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⑴ 原作吮,据嘉业堂本改
⑵ 原作姑,据明本改
⑶ 原作杀,据明本改

① 原作黄,据明本改
木落不去根,水流常背源。
木落方病寒,尚覆本根温。
水流忘由来,散乱(原校:一本作漫)卑湿牵。
读子二思诗,起予二者言。
木实类君子,老有孝感(原校:一本作慕)存。
水亦(原校:一本作乃)人迹然,动由名利牵(原校:一作作动为世俗缠)
使我父母感(一本作感我父母恩),一夕身百翻。
人世但可悲(原校:一本作人生徒可悲),小官何足言。
情义有相夺,心迹固(嘉业堂本作因)(原校:一本作已)分。
勉之多自宽,行见西归辕。
⑴ 原作蒙,据明本改

昼睡 北宋 · 王令
太古一去浩万世,百智竞起纷修治(自注:平声。)
交将砭刀溃疮痏,纵得平好无完皮。
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
中间秫稻不满掬,日益酝酿成浇漓。
不知淳风竟何适,万手齐举招(原校:一本作争)不回。
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间支龟。
尘埃不到日影薄,枕簟拂拂生凉飔。
四支舒安百虑废,彷佛认得太古遗。
(原校:一本作精)魂怡愉不旁适,心肺正静无邪思。
因能不有世俗梦,独与淳气相盘嬉。
伏羲持刀刻爻画,古意荡尽无铢釐。
睡无吉凶无得失(明本作失得),纵欲强卦安能为。
故能独存至今日,人各已有反不知。
须知睡义大亦盛(原校:一本作益甚),岂独床笫誇昏迷。
君子劳心事业暇,得时休息安天倪。
小人一心包万险,迨退就枕皆平夷。
使其睡心大充扩,去与君子何毫丝。
当年尝闻曲肱乐,曾及至圣宜无非。
何况于梦更有得,不见公旦因嗟衰。
后来纷纷不知乐,舍去大路趋邪歧。
竹林猖狂事饮锻,扪拨蚤虱无留衣。
好恶纸上浩万端,竟不及此亦可嗤。
蚊虻纷然始谁造,一一口吻如针锥。
食人肌肤得腹饱,不解默去犹鸣飞。
攘拳挥臂不可却,聒耳不异笙匏吹。
虽然今尚尔无奈,当有猎猎秋风时。
尔躯糜溃尔口坏,我床安稳我枕攲。
平时多贤贵(明本作责)不及,会日偃瞑休恬怡(一本作怡怡)
⑴ 原作扇,据明本改
⑵ 原作割文,据明本改
⑶ 原作低,据明本改
⑷ 原作念,据明本改

哭辞 北宋 · 王令
一哭摧心肝,屡哭彫朱颜。
心肝摧日痛,朱颜彫日乾。
二十人未壮,我衰已毛斑。
古人不得(原校:一本作可)见,今人诚可叹。


共48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