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939,分14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五言律诗(续上)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一 (1039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⑴ 夏校:疑误 疑当作邓

其二 (1039年)
五言律诗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其三 (1039年)
五言律诗
自古岂无死,贤哉独可悲。
家贫留旅榇,门庆有诸儿。
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还同羊叔子,罢市见遗思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
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
唼藻有馀乐,渐磐方得时。
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以上《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九)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观水(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辨,谁为扫阴霓。

田家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
遥知绝戎事,水味有槎头。

鲁山山行(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夏校:《苕溪渔隐丛话》引作处)云外一声鸡。

至香山寺报秀叔(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
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
来向林间宿,归须月上时。
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少年游太学,著尽箧中衣。
独剑自为伴,无家何处归。
秋蓬随野转,寒鹊绕林飞。
霄汉有知己,行行宁久微。

古冢(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① 南阳道中作。此以下汝州罢官,再至邓州葬希深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以上《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

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垄川(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暮春过洪氏汝曲小园(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三月花已休,闲来羡丛薄。
河回地势偏,雨入滩声恶。
绿草旋抽心,青梅犹带萼。
主人归未归,谁省曾游乐。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
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
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登许昌城望西湖(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宋荦本作城)望许西偏,湖光浸晓烟。
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
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

疏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
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
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
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故原战(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
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
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
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
野獾穿废灶,妖鵩啸空营。
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


共2939,分14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