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5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和唐人张为秋醉歌(1120年) 宋 · 李纲
秋风愈凄紧,感此梁溪翁。
烟水出砂石,风霜脱梧桐。
岁晏无与欢,步屧携苍筇。
俯视槛中菊,仰瞻峰顶松。
有酒聊自适,旋滴真珠红。
长鲸吸百川,坐使玉樽空。
念古壮气激,怀家归兴浓。
陶然不知醉,如堕烟雾中。
醉魂眇安往,梦渡江水东。
髣髴生六翮,飘忽腾双龙。
醒来无所见,溪冷山重重。
纱窗透残月,瓦枕来疏钟。
起视夜将阑,星河粲玲珑。
乘风欲轻举,骨肉疑都融。
却思向来醉,岂离方寸地。
长醉不用醒,萧然谢名利。
⑴ 原作色,据道光本改

江湖散人气节奇,布衣韦带霜鬓垂。
有田甫里多水潦,阖门百指长号饥。
躬耕粗足输赋税,时赴嘉客同襟期。
西风笠泽起秋色,菰蒲初熟鲈鳜肥。
扁舟乘兴不知晚,笔床茶灶常相随。
著书丛杂自编录,巧怪不择文与诗。
那能枉道窃爵禄,但欲乱世全妻儿。
胸中岂无佐时略,却笑诸郎殊不知。
当年富贵尽磨灭,惟有夫子传于斯。
三高名配范与李,散人虽散元非痴。

桂华十(道光本作千)里凌霜空,再开愈觉秋光浓。
幽人赠我不知数,芬馥飘满禅房中。
蔌蔌风枝堕烟蕊,璀灿金英沾案几。
不须扫去任飘零,从使(道光本作此)清香在毫纸。

游栖云寺(1120年) 宋 · 李纲
清晓戒徒御,出郊为胜游。
霜林半摇落,肃穆天地秋。
散策陟峻岭,凭高瞰清流。
禅居得兰若,迥觉林泉优(蓝格本、道光本作幽)
露草凄更碧,风松郁相缪。
山空钟磬响,地胜池台幽。
竹色森不改,桂香泱漭浮。
经行岂莲社,景物如虎丘。
流水人寂寂,归云晚悠悠。
惜哉光景促,妙赏难淹留。
却步出山径,犹回恋山眸。
登临兴未尽,更理溪中舟。

画荔枝图(1120年10月) 宋 · 李纲
南闽荔枝名四方,非因谪官那得尝。
丁香为核玉为叶,绛绡为壳冰为瓤。
烱如明珠出老蚌,灿如艳女披红裳。
膜凝云母本来薄,液贮甘露初不浆。
剖擎颇讶水晶滑,咀嚼但觉琼瑶香。
贡馀虽幸得一饱,无那品目多难详。
丹青巧为拂绢素,数种磊落皆其良。
牛心最大蚶壳褊,虎皮斑駮龙牙长。
火山早依炎气熟(蓝格本作熟),中元晚待秋风凉。
色奇更变(道光本作爱)江家绿,味旨尤称十八娘。
葡萄结实极繁盛,硫黄著子何芬芳。
若将牡丹与比并,好把陈紫同姚黄。
虽云香味不可画,悦目自足垂虚堂。
饫餐更得画归去,须信远谪元非狂。

丛菊数日来颇有开意戏题(1120年10月) 宋 · 李纲
爱菊如渊明,凭栏惜花晏。
朝来有开意,嫩蕊肥欲绽。
愿承玉露漙,一吐金英粲。
临风嗅馨香,为尔发三叹。

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
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
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
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
幽人赠我意已深,一掬可比千黄金。
世间此味知者鲜,往往既吐还追寻。
我欲持之献君子,自古至言多逆耳。
愿于苦处辨忠良,若待回甘真晚矣。
⑴ 残宋本、左选、朱本作芝

奉酬陈之元教授见赠次韵(1120年10月) 宋 · 李纲
谪官因得穷林泉,陶写聊复资诗篇。
青岑叠叠山满眼,碧波湛湛溪涵天。
南连海峤饶雾雨,北望吴越凄风烟。
感怀触目还得句,但可娱戏那敢传。
譬犹候虫与时鸟,自鸣自已真偶然。
岂知飘落广文耳,饰以妙语烦雕镌。
与公平生未相识,一见倾心谁与易。
沙阳百里阻游从,注目寒空暮云碧。
朅来邂逅慰所思,况得新诗飞霹雳。
我今归去隐梁溪,远迹江湖养愚直。
看公白日上青霄,九万扶摇不劳力。

武夷行(1120年10月) 宋 · 李纲
忆昨(道光本作昔)退朝门下省,槐影(左选作阴)扶疏清昼永。
琐窗一枕梦仙山,觉来毛骨犹清冷。
谪官道出武夷山,风景翛然似梦间。
碧溪九曲山万叠,况值密(左选作云)雪妆烟鬟。
宽恩今日容归去,笑指洞天寻旧路。
霜晴日暖白云深,遥望幔亭天一柱。
羽人导我游仙溪,翠壁苍崖晚更奇。
浩歌快饮纵回棹,星月耿耿风凄凄。
晓来换骨岩中看,玉润金坚馀片片。
三姝骈立映彤霞,二水交流萦素练。
征鞍欲去更从容,仙境灵迹岂易逢。
他日追思不可到,梦魂还过七闽中。
⑴ 残宋本、左选、蓝格本作踪

泛游仙溪(1120年10月) 宋 · 李纲
去年游仙满溪雪,今年游仙一船月。
武夷已擅天下奇,雪月相(道光本作交)辉更幽绝。
前生定在此山中,缘熟重游六六峰。
惭愧真仙借(道光本作惜)光景,恨无道骨与仙风。

饶阳景物犹武夷,岩石崛起多瑰奇。
此峰厥状更诡异,举首曳尾如灵龟。
穹隆曝甲正霜晓,蹒跚引气当晴晖。
故知造化巧凝结,欲问所以良难推。
我疑龙伯钓溟渤,六鳌连引背负归。
中途遗一尚赑屃,直欲赴海冠峨巍。
又疑清江使河伯,波涛相失留于斯。
化为巨石峙千古,虽欲钻灼无由施。
茫茫神怪不可诘,但使风景增清辉。
我来闽岭厌山水,见此还复伸双眉。
颇嗟行役不果到,侧身西望生长悲。
⑴ 原作负,据残宋本、朱本、道光本改

理装适吴会,避寇由江滨。
宁知治安世,乃作途穷人。
风涛岂不险,舟楫尚可因。
失身入畏涂,难以理义陈。
平生笑子美,逃乱走踆踆。
如今翻自笑,亦须谋此身。
此身何足惜,上有高年亲。
骨肉几百口,干戈已相邻。
以我此日心,知彼无辜伦。
安得济川舟,载之适通津。
徙置安乐土,不知战斗尘。
已矣可奈何,愿为太平民。

其二 (1121年1月)
东南久无备,盗贼起不虞。
揭竿与荷锄,皆是耕田夫。
谁为捕逐者,得官缘苞苴。
不读一行字,况复知孙吴。
厥初既轻敌,屡北辄睢旴。
屯兵非不多,一扫不复馀。
虎兕出于柙,是谁之过欤。
凶焰陵郡县,良民遭戮屠。
坐令腹心地,化为豺豕区。
除恶当务早,滋蔓良难图。
王师何日出,努力观庙谟。

霜风响枯林,旷野惨寒色。
川路阻且长,客子方远适。
东吴眇何在,仰羡归飞翼。
惟有溪边梅,犹能慰愁寂。

游五松山观李太白祠堂(1121年1月) 宋 · 李纲
大江东南流,鼓柁江水上。
薄游五松山,获见谪仙像。
呜呼天宝间,治乱如反掌。
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长往。
谪仙当此时,逸气隘天壤。
脱身来江东,缥渺青霞赏。
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
迄今有遗祠,识者共瞻仰。
嗟予岂后裔,愚拙谁复尚。
珥笔玉殿螭,谪官闽岭瘴。
荷恩许生还,冒险理归桨。
于焉觌仙风,足以慰遐想。
愿言继清芬,何由揖英爽。

上元舟中有感(1121年1月15日) 宋 · 李纲
前年扈清跸,玉辇临端门。
鳌山䌽构耸,露台歌吹喧。
去年谪沙阳,旅泊亦游观。
士女隘衢巷,灯火满溪山。
今年过江南,舣舟烟水湾。
风高不可进,极目云涛翻。
蜜炬照独酌,红炉凌夜寒。
感事心欲折,强歌声无欢。
坐看江边月,飞上青云端。
清光不改旧,对我还团栾。
⑴ 残宋本、朱本、道光本作道

同李似之游蒋山(1121年1月) 宋 · 李纲
北风阻行舟,驾言游蒋山。
相携得良友,谈笑穷跻攀。
松林静杳冥,殿阁罗烟鬟。
宝公骨已冷,白塔孤云间。
乘高望长空,极目波涛翻。
东南正戎马,戈甲照江干。
与子适相遇,偷此半日闲。
怀古六朝远,道旧一笑欢。
忆昨赐对初,接武玉殿班。
螭坳珥史笔,每惭追继难。
迂疏与世违,谪官堕瓯蛮。
宽恩幸脱去,假道来江关。
邂逅两萍梗,飘泊惊风幡。
回首顾浙河,不知涕泗潸。
著鞭愿努力,世路方多艰。

登钟山谒宝公塔(1121年1月) 宋 · 李纲
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
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
我登钟山顶,白塔高嶙峋
再拜礼双足,聊结香火因。

大块已载我,何如未生时。
气变芒芴间,七窍谁凿之。
百骸与九藏,假合以成兹。
与子非故交,从我如相期。
屈伸及动止,契合初不思。
常恐随物化,念此情凄洏。
我生梦幻中,变灭不复疑。
安得永相保,听我悲来辞。

其二 影答(1121年1月)
纡馀非我妍,濩落非我拙。
与子两相依,生来无间绝。
俯仰随顾指,岂是事容悦。
因光长周旋,处阴暂暌别。
况复同物化,子坏我亦灭。
冥冥长夜台,念之五情热。
愿子卫生经,无使精脑竭。
千载永相从,彭殇孰优劣。


共45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